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处的幸福     
正每次去讲课,我都会问问大家:什么能让我们幸福。典型的答案有两类:一类强调外在条件。如"家里有点存款"、"买得起房子"、"有空闲时间"。另一类则强调内心感受。如"内心的平静"、"喜欢自己做的事"、"觉得生活有意义"等。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很符合普通人对于幸福的想象。大部分人说完他们的幸福标准后,我都会照例问一句:"你达成了吗?"可奇怪的是:说买得起房子才幸福的人,其实还没买房;而说内心平静才幸福的人,正犹豫要不要从一个高薪但是压力很大的工作中辞职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的事情总不是那么完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处处可见. 所有有困难的人都需要我们奉献爱心,去发明创造,为他们排忧解难.爱,是人类最普遍、最高尚的感情;爱,激励着人们不畏困苦,持之以恒地去发明创造,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爱心"发明.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7,(12):31-32
如果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之星,那么地球人的兄弟在哪里? 有人问:"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之星吗?"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德雷克如是回答:不是,仅在银河系内就可能有1万个文明世界.那么,宇宙中哪里才有地球人的遥远兄弟呢?  相似文献   

4.
<正>丢掉响个不停的手机、带上心爱的人,在一个放松心情、亲近自然、还原自我的地方,放一张躺椅,喝着饮料晒着太阳……营造"慢生活""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离我们而去。"英国歌手约翰·列侬的话无疑成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写照。许多去度假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此刻繁忙在这里停滞,呼吸在这里变得绵长,眼眸在这里变得清澈,生活步调在此慢下来。慢生活,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的向往。它不是慵懒,而是一种从容、悠然和豁达。当这种态度辐射到城市发  相似文献   

5.
一个朋友准备花点钱把已领到《住房证书》的老式二室一厅的房子装修一下,以改变旧房的居住压抑感。他们做好了初步设计,又来拉本人去实地"考察",提提意见。其实,本人不是建筑专业出身,也不是学装修设计的,只是平时爱好看书读报并剪集一些专业及生活常识,加上有一点"小聪明",朋友就爱请教我这个业余"顾问"。朋友的房屋是老式设计,房间布局不怎么好。看了他们的初步设计,笔者给他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刷爆荧屏。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奇思妙想,气势磅礴的末日场景,"家国情怀"的情感投射,宏大的背景构建,完整的世界观,这部远超预期的国产科幻电影贏得情理之中的喝彩。《流浪地球》在科学的基础上去发挥人类的想象空间,更好地引领了科技的发展。它所表现的,在千般艰难、万般  相似文献   

7.
唯一亲密的动物地球上所有的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对动物友善,喜欢它们,能为它们付出一切;另一类则漠不关心,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家中养动物——它们能带来什么好处?何况猫、狗一般在乡下它们才"有事可干"。当然,狗守护不了房子,不能保护房主免遭偷盗和抢劫;城里的猫,不是每只都见过老鼠,哪怕只一次,但是猫和狗,以及其它的动物,住在房子里也是"有事可干"的。现代人需要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在一次调查中向一些大孩子们(分别来自幸福家庭、精神病医院和感化院)提出了若干问题。问  相似文献   

8.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无可比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无所不包的OFFICE首选"是成就WORD的双刃之剑.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对其前者的强大是受益颇多;而对后者的表现却知之甚少,这办公软件中的"公"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吴权 《科学24小时》2007,(10):33-34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或与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但不管房地有多大,每当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群人,他们相信人类终将走进‘太空时代’,人类终将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站在新高度思考‘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终极哲学问题。"在北京亦庄一栋普通的写字楼里,钱学森的画像悬挂在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显眼位置,他慈祥的微笑时刻鼓励着在这里来来回回、昼夜工作的年轻人。2018年3月,这群年轻人获得了无上的荣光。不是巨额奖金、不是国际大奖,是他们3个月设计、3个月  相似文献   

11.
<正>3天小长假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最适合你随心到处走走看看。毕竟是草长鸢飞的时节,对于上班一族而言,3天时光不是用来消磨而是要用旅游来"打磨"的。清明自古就是踏青赏花、祭奠亡灵的时节,小伙伴们,想好要去哪里了吗?是徜徉在花海中感受盎然的春意,还是到"天然氧吧"做一次深呼吸,或者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2.
白皙细嫩的皮肤,谁不想要?但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却时常和我们过不去.怎么办?适当改变一下饮食结构,就可能使皮肤得到很大的改善.你的皮肤哪里不好,应该在哪里对症下"菜"才行.  相似文献   

13.
<正>风又萧萧,雨又飘飘;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前不久,一则"《生活新报》停刊"的新闻,搅动了整个媒体圈,这已不是2015年第一家停刊的报纸,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停刊的报纸。但无论怎样,都没人能否认新闻的价值:老去的只是纸媒的商业模式,而有核心内容、有价值的报道将摇身一变,大行其道,普惠于世。"纸"削减"媒"未死过去几年里,很多纸媒没能熬过"寒冬"。随着《生活新报》停刊,纸媒生存的话题再次被推到舆论  相似文献   

14.
它们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出现,不管我们去哪里,做什么!细菌,这些无处不在的入侵者总会不知不觉地侵扰我们。有许多细菌是无害的或容易被驱逐的,有的却是可怕的杀人犯。虽然现代医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但一些致命的传染病还是十分猖獗。1994年9月,在一艘"皇家加勒比人"游船上,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更是现代社会、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盛世考古、考古盛世",传承中医药首先是要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与来踪去迹."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中医药起源与应用的传说,中医药迫切需要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重要科学与哲学问题.明晰了"从哪里来"可以指导我们"到哪里去".近代出土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便利,一些老年人就面临着"数字鸿沟"问题:老人无法网上预约挂号;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消费遭遇拒收现金;行动不便的耄耋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从容?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沉浸式的仿真世界体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假若有一天这类技术成真,多数人大概会想利用它来体验自己从未领略过的异域世界,体验一种自己无法企及的生活,但也有些人会利用它来重温过往,找回自己所失去的东西……当马修开车穿过熟悉的大杂烩风格的郊区时,灯光闪烁着。白雪撒落在房屋的阴暗边沿上,他由此知道这不是真实世界。这地方已经有很多年没下过雪。他将汽车驶入第一栋房子的停车道,他和辛西娅一起住在那儿。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都建造得十分奢华,惟独元朝的皇陵除外,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部有一个成吉思汗陵,但那仅是后人设的一个祭祀之地,而不是掩埋遗体的地方。至今,仍没有人知道元朝皇陵在哪里!按照蒙古旧俗,人死之后,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19.
童年的疑团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岗县回龙村,他从小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到私塾上学。在上学路上有几块不小的石头,最大的一块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它们远离大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李四光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发问:"这是什么石头呢?""普通的石头呗!"父亲答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知道呢!"父亲觉得问题提得太可笑了。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李四光在少年时代没得到解答。后来,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又到阿尔卑斯山去考察现代冰川。1921年,他学成回国,带  相似文献   

20.
<正>"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m2的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达2611t。节能减排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