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英国一家公司曾对500名成年男性进行调查,发现87%的男人更喜欢曲线优美、丰满圆润的女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体质指数(BMI)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姑娘们还在拼命减肥吗?"微胖"才是最好的身材。网络上,关于"微胖"的话题成了网友们讨论的热门,微胖成为了美丽的全新"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微塑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通报》2021,66(13):1544-1562
环境微塑料污染正成为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受到世界多国政府的严重关切和科技界多学科的广泛研究.本文从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系统综述了水、土、气、沉积物、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来源、分离与分析方法、陆海空迁移与预测、表面变化与吸附特征、生物吸收积累与生态风险、食物链传递与健康风险、降解与削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环境微塑料未来研究方向与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促进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与治理.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是一项正大力推广的农业措施,既可避免秸秆焚烧导致的空气污染,又可通过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而促进作物生长.与此同时,秸秆还田对农田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影响值得关注.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秸秆还田导致铜、镉、锌等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下降,然而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汞环境行为与风险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秸秆还田影响汞污染地区"稻田汞"行为与风险的研究进展.近期研究揭示秸秆还田可显著提升"稻田汞"的生态风险:秸秆还田可影响"稻田汞"的地球化学相态分布、汞的微生物甲基化、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汞的植物累积,并讨论了这些影响可能的内在机制(如微生物活性上升、秸秆产生溶解性有机质导致汞活性上升等).本文所阐述的信息,有助于从机理层面理解陆生系统中汞的行为与风险,并有助于汞污染地区有关秸秆处理方式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正王家大院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素有"王家三宝"的美誉,而在这一件件雕刻精美、保存完好的文物背后,是该景区三雕传承人任清文16载如影随形般的精心守护。初见任清文,就一个字"精",小眉小眼小身材;再见任清文,还是一个字"精",精于武术,擅长跳舞;再近任清文,更是一个字"精",精通匠艺,精益木雕。任清文精精瘦瘦,虽已年近五十,但每天都会习武健身,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他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使得他在王家大院口碑芬芳。他自小痴迷木雕,16岁时拜师学木工,后专门从事  相似文献   

5.
食用蔬菜能吸收和积累微塑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连祯  周倩  尹娜  涂晨  骆永明 《科学通报》2019,64(9):928-934
微塑料(100 nm~5 mm)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动植物和人体健康风险,其污染已成为高度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当前已有不少关于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的报道,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匮乏,高等植物对微塑料的吸收和积累更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室内培养实验报道了微塑料在生菜(Lactuca sativa)体内的吸收、传输及分布.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聚苯乙烯微球(0.2μm)可被生菜根部大量吸收和富集,并从根部迁移到地上部,积累和分布在可被直接食用的茎叶之中.研究结果为开展土壤-植物系统中微塑料积累机制及食物链传递与健康风险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博览     
《科学之友》2005,(8):17-17
英国公布性感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的平方。研究称,一般认为,正常的体质量指数为18~25之间,超重的体质量指数为25~30之间,肥胖的体质量指数为30以上。当这个描述身高和体质量比例的体质量指数为20.85时,就意味着这位女性的身材最性感。研  相似文献   

7.
转眼间,又到了"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八月徒伤悲"的季节。瘦身除了能获得令人羡慕的姣好身材外,更重要的是能收获健康。早操、夜跑,似乎每天都在锻炼,可体重就是减不了。你是否开始怀疑自己的瘦身方法,或是觉得运动量未达标呢?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群热情且经验丰富的"小伙伴"——健康类手机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  相似文献   

8.
正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身体机能失调,其主要负面作用是导致肥胖者罹患疾病和死亡。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取多少能量,其中又有多少转化为脂肪,而这又与肥胖发生风险相关。在一项针对早期发生的重度肥胖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有20多个基因会对身体质量指数(BMI)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炯  甄育  史宸宁  张蕊  刘春光 《自然杂志》2021,43(4):259-262
自从海盐中检测出微塑料以来,其健康风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海盐微塑料的来源、分布、物理特性、化学组成、检测技术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海盐中微塑料可能来自海水及加工过程,产自亚洲的海盐中微塑料丰度相对较高。检出的微塑料尺寸大多小于500 μm,其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海盐微塑料检测技术主要有光学显微镜法、光谱分析法、热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0.
张一 《世界科学》2004,(12):22-23
血管内介入(或微创伤)治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和支架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微创伤治疗技术是目前西方国家治疗各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最流行的医疗手段,在所有的手术中微创伤介入医疗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85%,微创伤治疗技术代表着国际上最高手术水平,亦是全世界医疗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如果产生不良情绪时,应尽快地进行化解,"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有损健康。现介绍化解不佳情绪的七种简单方法。运动、跑步、转圈、游泳、疾走等运动是化解不良心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运动可使心率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对氧的吸收利用,从而使人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26日,由4男4女8位科学家组成的"生物圈2号"试验小组,开始了一项史无前例、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试验。两年后的9月26日,这8名生物圈人满面春风地从"生物圈2号"中走了出来,重新返回了人间。"生物圈2号"是美国提出登月计划后实施的最令人瞩目的科研项目。它由美、英一个联合小组设计,美国"太空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经营的,其目的是探索人类在其它星球上生存的可能性,为将来向太空移民创造条件。"生物圈2号"是一座钢和玻璃结构的温室式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科学家召集两组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其中第一组包括10名健康男性;第二组包括9名有代谢疾病或有两三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高胆固醇、高血糖和高脂肪,即所谓"三高")的男性。采集两组男性志愿者在食用高脂肪牛奶奶昔前后的血样。在这些血样中,科学家测量61个生物标记物,如胆固醇和血糖等。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有代谢综合征的志  相似文献   

14.
从最巨大的建筑到最小的零件,从最坚硬到最柔软的材料,人类一直致力于超越各种"之最"。现在,"最轻材料"这一纪录又被科学家超越了。日前,中国刷新了世界新材料领域的一项纪录——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的一种超轻气凝胶创造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正这些年,任振斌一边做着木版年画和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边坚持篆刻艺术创作,一路走来,用手中的笔刀与平和的心态倾诉着自己的心声。兴趣使然不间断1991年刚参加工作时,任振斌在中国建筑三局一公司从事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期间进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不断有篆刻、绘画作品在建筑行业报刊上发表。其实在木版年画、木活字印刷和篆刻几项技艺当中,任振斌说他最钟情的也是篆刻。  相似文献   

16.
刘锐平  曲久辉 《科学通报》2009,54(3):273-277
饮用水质安全风险控制是饮用水质净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饮用水的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纳米物质污染表现出低剂量、复合性和难以控制等最基本特征, 并在处理、输配与存储过程中产生水质健康风险, 为构建饮用水末端风险控制技术系统提出直接的技术需求. 本文以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为基本理念, 提出了面向用户末端的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系统, 并介绍了若干关键单元技术. 开发了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求的饮用水健康风险末端控制技术系统, 并在北京奥运村及其中心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白雪皑皑的迷人冬季,正是同学们进行滑雪运动的好时机。作为冬日里的户外运动,滑雪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锻炼活动,而且其最大的魅力在于人们能够从运动中体验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健康时尚的运动为什么有些人一到冬季就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浑身乏力、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其实这是典型的"冬季抑郁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微塑料由于其粒径小、光降解能力弱等特点,被视为一种潜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微塑料的来源、迁移分布、生物效应和分析方法方面,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缺乏对已有近期研究成果的比较系统、全面的综述.因此,本文对近几年来微塑料在自然环境(陆地、淡水和海洋)中迁移分布、生物效应和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为初级微塑料的直接排放和环境中大块塑料的降解;微塑料在环境中迁移主要通过淡水环境在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双向迁移;当前,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研究证实微塑料通过洋流作用分布于整个海洋;微塑料的生物效应主要分为摄入效应和与有机污染物结合的复合效应,微塑料对生物的潜在健康风险被初步证实;微塑料的分析方法是微塑料相关研究的基础,很多仪器方法(如显微镜检、光谱质谱分析)已经应用到微塑料的分析鉴定之中,一些新的仪器联用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热吸附解吸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也被开发出来.今后应加强对陆地和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生物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并发展更为准确的微塑料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本文为微塑料的污染防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料,也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大规模新研究发现,每天食用坚果至少20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近30%,降低癌症风险15%,降低早死风险22%,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近50%,降低糖尿病风险近40%。该研究还发现,树木坚果(如榛果和胡桃)与花生的效果相同(花生实际上属于豆类)。科学家说,坚果的健康好处在于它们的营养价值。坚果和花生都富含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不觉间,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把跑步当成了日常生活里的正经事儿。跑步成为了我们身边异常火热的一项运动,在近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爆点正是通过马拉松比赛表现出来的。原本冷门的马拉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现象。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跑步的低门槛性是跑步热的主要动因,人们希望能借此达到健身和减肥的目的。对身体的关切,也是人们走出温饱阶段后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的跑步群体还是很少,但人们对健美身材的追求,已然成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