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智斗食人虎     
印度东部的松达班原始森林是野生虎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经常在这个森林里采集蜂蜜或在森林里的河里捕鱼。但是现在,人们频频遭受老虎的袭击,已经有1000多人丧命虎口,伤残者不计其数,松达班的居民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老虎生活在野生状态下,而且都说印度保护得最好。但理查德·伊沃走了一趟发现,那里的老虎也生活在很可怕的境况下,印度政府与保护组织都失败了……中药与虎,让人欢喜让人忧想到老虎的前景真令人痛苦。虽然估计的野生老虎数量是不准确的,但所有的专家都承认老虎有灭绝的危险。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从伊朗的群山一直到印度尼西亚的岛屿到处是连绵不断的森林。那时人们只在里海  相似文献   

3.
<正>在老百姓心里,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所以民间视它为保护神和吉祥物,因此便有了以虎为原型缝制而成的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缝成布老虎,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勇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时把鼻子做成瓶子状,因"瓶子"代表"平安"称为"平安虎",希望老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时把老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初,一只老虎在尼泊尔和印度杀死并吃掉400多人后,在1907年被猎人射杀。其实,这只被称为"查姆帕瓦特食人虎"的老虎并非天生就喜欢吃人肉。当它还很年幼时,曾被一位猎人打伤,使它的嘴巴严重受伤,失去了两颗犬齿。这个缺陷让查姆帕瓦特食人虎不得不从猎杀水牛或其他大型有蹄类动物转向更容易捕食的猎物——人类。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在吃人的大型猫科动物中相当普遍。人类通常不是它们的食物,但在某些情况下大型猫科动物为了生存,只能把人类当成"晚餐"。  相似文献   

5.
子真 《科学之友》2010,(4):19-19
<正>俗语说"枕枕老虎枕,百病不挨身",可见这老虎枕与虎头鞋、虎头帽一样都饱含了长辈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都是祝愿孩子健康成长。可是二者的用途和做法却各有不同。这老虎枕在孩子小的时候放在身边,俨然一位虎威大将军,看护着孩子。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困  相似文献   

6.
要拍一张野生虎的生活照难吗?很难。我们见到的不少虎照中的老虎是来自动物园、保护区甚至马戏团,明显缺少了野生老虎的生机和活力。全球70亿人,却只有几千头野生老虎,而且野生老虎数量还在不断减少,因此人们见到野生老虎的概率很低,拍摄到野生老虎的概率就更低了。为此,一张野生虎照成为了英国《BBC野生生物》杂志举办的首届陷阱相机摄影大赛的年度总冠军作品。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相声段子,逗哏替捧哏算命,说他脾气不急躁也不"温吞水",不去沾别人便宜也不肯吃亏,不会拍人家马屁又不吃别人马屁。正在捧哏连连说"灵验"时,逗哏者却道出了"灵验"的奥秘:"谁会觉得自己是个‘马屁精’或贪婪的人呢?"这个相声段子说得妙,因为它准确地把握了算命者与被算命者的心理特点。多少年来,人们总是把算命术视为预知未来的法术。一直到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以生肖、手相、面相、八字之类算命的人依旧层出不穷,且不少人还觉得很"灵验"而深信不疑。据说,西方某些政治家也以占星  相似文献   

8.
正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挽救作为地球上最濒危动物之一的西伯利亚虎(在中国称"东北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学家们正在煞费苦心地探索研究。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一只雌性西伯利亚虎的情况,希望让这只名为"灰姑娘"的雌性幼虎最终成功回归野外。  相似文献   

9.
老虎"宪法" 印度是亚洲的产虎之地.20世纪初,印度约有4 000只老虎,由于人们的乱捕滥杀,1972年已下降到2 000只左右.为此,印度政府通过了一个老虎"宪法",规定不能随意捕杀老虎,违者依法惩处.结果,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印度的老虎数量又回升到了4 000只.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虎啸     
华南虎──中国特有虎林,被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为世界第一号濒危物种。1988年.野生动物专家黄恭情人工繁殖华南虎取得成功,打破了世界范围圈养人工繁殖成功率零的记录。文顺为当老虎在丛林家园中黯然隐去时,人类正在失去自己最高贵的对手。在中国十二生肖属相中,虎雄踞着一尊三者的五座,但现在它额上那个让人畏惧和神往的“十’”窄,只成为了一个孤独的符号、一个本路英雄苍凉的象征。孤独是老虎与生俱来的天性,今天,孤独也可能就成为了老虎的宿命。正在回失风问虎是亚洲特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一种食肉型的猛兽,被…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桂林,听说有个叫周伟森的斥资2.5亿元构筑了野生动物驯化基地,养了171只老虎,堪称是"中国养虎第一人"!笔者半信半疑,决定"深入虎穴"实地考察。周伟森的野生动物基地,坐落在桂林市郊太平乡,占地50万平方米,分成科研、繁殖、野化三个基地。科研基地是动物学家的工作场所;繁殖基地是野生动物的"产科医院",怀了孕的  相似文献   

12.
正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在众多手工艺品中,"卢医山"布老虎堪称一绝。为了传承"卢医山"布老虎的制作技术,弘扬传统文化,2011年,冯禄芝成功注册"卢医山"虎商标。  相似文献   

13.
鲁赣 《科学之友》2001,(9):10-11
近来,一股"恐龙热"席卷甘肃大地,所有的目光,纷纷投向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老虎口巨型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发掘现场. 在挖掘整理出的一片浅褐色地面(远古时的湖滩地)上,呈现出10组,140多个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从现场看,恐龙并不是沿着同一方向行走,足迹显得较为杂乱,呈现出蜥脚类、兽脚类以及原始鸟类足印,还有一处呈现出恐龙翻滚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著名笑星侯跃文因心脏病不幸逝世。其兄侯耀华在《同胞兄弟》一诗中感叹道:"……就这么撒手人寰,扬长而去。要走的留不住,由不得我和你。谁让你不去检查身体,把健康当儿戏。事实再一次证明生命的脆弱,在死神面前生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原来,因奔波劳顿,体力透支,侯跃文已感到疲劳胸闷,兄长及同行多次劝他检查明白,遗憾的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杆呼啦作响的相声大旗,就这样过早地倒下了——  相似文献   

15.
周毅 《科学之友》2008,(1):48-48
老虎在猫科动物里属于珍稀品种,即使人类想尽办法去保护它们,也无法改变老虎数量逐年下降的现状.人类除了采用人工培育圈养的方法对它们保护外,还专门划出保护区让它们自由驰骋,即便如此,老虎仍未像它们的同类--狮子那样壮大自己的家族.  相似文献   

16.
从2010年2月14日开始,我们就迎来了农历的虎年.超市、商场都摆满了各类老虎玩具,各种造型十分喜气.然而,人人熟知的老虎在野外已经十分稀罕了,曾经威风凛凛的"山大王"已经被人类逼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说一首歌能让死去的人获得重生,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在神话、小说或电影里才会出现的事情。但是,在危地马拉北部的雨林里,生活着一群与世隔绝的土著人,几百年来,族中一直流传着一首被人们称作"重生歌"的古老歌曲,因意外或疾病而死亡的人,只要听到那首"重生歌"就会奇迹般地死而复生。世界上真的有这种让人死而复生的歌吗?  相似文献   

18.
五谷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穿街走巷,希望在司空见惯的寻常巷陌中寻找一些非比寻常的"珍稀"奉上,聊表寸心。其实,有一句歌词把山西的"珍稀"概括得很好:"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可见风光和五谷,是山西的代名词。风光虽好,不能带走;而五谷之美,不仅可饱口福,更能让人在精细的饮食中品尝出别样的风味和均衡的营养。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我们又进入虎年。虎为什么会成为“百兽之王”?它都经历了怎样的生命演变?我们特邀著名古生物学家张玉光老师给我们讲讲——老虎是哺乳动物,属于动物世界中现存体形较大的类型。老虎体态健硕、力大无比,冷酷凶猛,是众人皆知、百兽俯首的林中之王。虽然虎静卧打盹之时,毛茸茸的样子憨态可掬,但当虎张牙舞爪穿越于山林时,又莫可匹敌,所向披靡!那么,老虎为什么如此生性“嚣张”?它都历经了怎样的生命演变才成为百兽的主宰?让我们在虎年之际一起走进虎的世界,管窥其中的一番奇趣。  相似文献   

20.
微观妙论     
正相聚不易,别让红包伤了乐趣和亲情。——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红包又一次成为"节日话题"。从当初的互动有趣,抢红包因过多和过于占用时间,渐渐让不少人生发出新的感慨,比如不该讲究攀高比阔,而电子红包则被批为"节日时间杀手"。其实,红包"很伤",比阔气、当游戏玩,本就不是其初衷。有媒体指出,让红包回归初衷,其代表、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反而更加浓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