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老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水”、“柔”、“朴”及“无为”等,以后现代主义的语言结构解释了《老子》中的道的作用,并通过《老子》的思想反醒20世纪理性主义(二分法思维结构)的有限,展现出老子思想中共视与开放的思维系统。  相似文献   

2.
“思维导图”具有“树状”结构的可视化“图式”功能,对培养学习者发散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具有“图式组织者”、“图式思维导航”、“图式脚手架”等作用,应用在基于“解决物理问题”探究学习中,对建构“问题图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红"与"Red"的语义扩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红”和对应的英语“red”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语言中,两个词的原型义都是“火或血的颜色”,虽然语义扩展的路径基本相同,不同的文化视角使两千词的语义产生了差异。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把客体,颜色和主体三方面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颜色概念所表达的客体方面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颜色在人的主体方面所能引起的一切刺激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无声语言”和口头言语同时并存。“无声语言”的运用能补充、强化教学信息的传递,影响学生心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无声语言”表达的几个要素,让“无声语言”与口头言语有机结合,共同表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不仅具有作为辩证法的理论意义,还是一种认识论,即以探讨思维方法和概念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的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其中蕴涵比较深刻的思想,但某些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6.
孝感话语气词“了”和“的”的连用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了”在前,“的”在后。在语法意义上,“了”、“的”连用时,“的”表示对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性状的一种肯定,“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完成,“了的”表示对曾经发生的但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性状的肯定。“了”、“的”连用的句子相当于普通话里用情态动词“过”加语气词“了”的句子。从对孝感话语气词“了”、“的”连用的分析中还可以发现,汉语的语气词只分两个层次而非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的”和“了”,第二层是“呢”、“吧”、“吗”、“啊”:第一层的“的”、“了”无论是在用法还是在表达的语气上都和第二层的“呢”、“吧”、“吗”、“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神思”的一个重要的思维特征是浓缩时空。对“神思”的时空意义较早地作全面准确把握的古代文艺理论家是陆机,他在注重思维现时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思维的空间性价值,并将时空在现时性的统一中糅合在一起,凸显了思维的时空意义。陆机之后,对“神思”的时空意义做出较为详尽讨论的是刘勰。他关于精神死寂的表面追溯是“神思”时空意义的深化。刘勰追溯的本质不是显示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心如死灰,恰恰相反,是为了展示心对时空的熔铸能量。无论陆机还是刘勰,他们对“神思”的时空考察都注意到了时空的虚拟性。这不同于一般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8.
根据动物学课程的特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动物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形成了动物学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即通过理论、实验和课外实践三个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再经过多元化考核的检验,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亚敏 《科技信息》2010,(5):184-184,174
授受表现是日语中独特而复杂、细腻而微妙的语法现象,它反映出日本文化特征和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思维方式又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使用。正是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内外意识”、“上下意识”、“恩惠意识”制约着语言行为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日语授受表现。  相似文献   

10.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点菜”、“喝酒”、“自助餐”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常客”,通过对其“仿真”提炼出的“点菜模型”、“喝酒模型”、“自助餐模型”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移植”来解决企业供应链中高库存高脱销并存问题的新方法,更是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的新思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陶亭亭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28-130
如何理解和翻译英语倍数表达:“A is n times greater than B”和“A increase(s)by n times”,英语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归纳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英语倍数的理解和翻译基础上,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探讨,并揭示出中英文表达中倍差概念、语法词义、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胡其峰 《科技信息》2004,(12):50-51
目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不久前,笔者在江苏扬州、江阴、张家港、常熟的一些企业、工业园区、村镇实地采访后清晰地感到,循环经济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这一经济理念及其“三个层次”的发展模式,正被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所实践,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地理思维,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是区域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认为“世界经济地理”和“世界自然地理”合并的新课程“世界地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实现这一重要目标上。  相似文献   

15.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的质疑转化为“知”的方式,最后转换为“于何知”,以“知”的空间场所作结。相对来说,惠施将“异类不比”的逻辑贯彻始终,对认知的可能性保持了悬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化的栽体和表达形式,在反映民族历史和化背景的同时也蕴涵着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征。从语言的角度解析“龙”在汉英民族中的不同内涵,可以看出汉英民族不同的“龙”化,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两个民族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对"文化"和"体育文化"定义的求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准确定义“体育化”,从力图准确定义“化”开始,引伸得出了关于体育化的定义。认为“所谓体育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13年,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外交可用“战略谋划”、“主动塑造”、“积极创新”和“底线思维”四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些特征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内涵,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对于“外射”的探讨,而中国古典“移情”理论更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这种差别的产生是中国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此对中西移情理论进行对比,探寻这些差别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深层根源,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移情的发生机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中华元典中已有所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古代文学理论的诸多范畴,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批评。“意象”与西方文论中的“原型”具有相通之处,但中国的意象批评更注重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