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利用2017—2019年银川都市圈贺兰山东路、贺兰山马莲口、石嘴山沙湖旅游区、吴忠教育园区、宁煤烯烃的NO、NO2、NOX、O3质量浓度资料,对不同功能区臭氧(O3)污染及超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3年,贺兰山东路、贺兰山马莲口、沙湖旅游区O3质量浓度“先升后降”,吴忠教育园区O3质量浓度升高,而宁煤烯烃O3质量浓度“先降后升”。(2)各站点平均O3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6—7月,其中贺兰山东路O3质量浓度值最大,为215.4μg/m3,教育园区O3质量浓度值最小,为160.9μg/m3。(3)各站点O3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一天中O3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16:00—17:00,最低值出现在08:00前后。(4)O3质量浓度超标主要集中在5—8...  相似文献   

2.
姚豫奇 《河南科技》2022,(19):101-104
基于近年来逐日和逐小时的O3、PM2.5、CO和NO2浓度数据对郑州市O3浓度特征及其与PM2.5、CO和NO2浓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O3年平均浓度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21年O3年平均浓度较2014年升高54%,臭氧污染仍不容乐观;O3浓度变化具有很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特征,夏季O3浓度最高,其次为春季,再是秋季,浓度最低的是冬季,O3浓度从1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到春末夏初O3浓度达到高值,最高在6月份,之后O3浓度逐渐降低,到秋末冬初达到低值;O3浓度日变化呈明显的倒“U”型分布,早上7时左右O3浓度逐渐升高,到午后15时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O3浓度逐渐降低,到6时左右达到最低值;O3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在现代的环境、能源、工业、医疗、水处理等领域都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聚酰亚胺是众多聚合物膜材料中性能和化学性质都比较优良的材料,自具微孔聚酰亚胺是近十几年出现的新型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及分离性能,对CO2/N2,CO2/CH4,H2/N2,O2/N2等分离体系都有很大的提升.综述了应用于聚酰亚胺膜中常见的3种结构:Sprio双环中心结构、桥接双环结构以及Iptycene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该类聚合物研究方向做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葡东社区的大气污染物定位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研究评价2017—2018年北京典型社区空气污染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季节各污染物日变化特征为:NO、NOX浓度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峰值时间为7:00—8:00和20:00—23:00;NO2、O3、S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时间为15:00—16:00;CO日变化曲线无明显规律;(2)各污染物月季变化特征为:O3、SO2、CO、NOX月变化曲线分别在6月、2月、1月、3月,峰值分别为60.32×10-9、2.96×10-9、4 209.81×10-6、42.15×10-9,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月、7月、3月、8月,谷值分别为11.75×10-9、0.05×10-9、1 052.37×10-6、10.99...  相似文献   

5.
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外加电场对V2NO2/TiSi2N4异质结构接触类型和肖特基势垒的调控.计算结果表明,外电场可以有效地调控V2NO2/TiSi2N4肖特基势垒的高度及其异质结的接触类型.正负向外电场均能实现V2NO2/TiSi2N4异质结构p型与n型肖特基接触之间的动态转化.此项工作为基于TiSi2N4半导体的肖特基功能器件及场效应晶体管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V2NO2和Mo Ge2N4的基础性质,及其异质结界面的电场响应特性.V2NO2具有类金属特性,Mo Ge2N4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两种结构搭建的异质结具有六种不同堆叠方式,全部构型进行优化并选用了最低能量构型进行电场响应特性分析.V2NO2/Mo Ge2N4异质结构的界面相互作用为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两种结构在异质结中良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本征性质.在外电场的调控下,V2NO2/Mo Ge2N4异质结可以在p型肖特基接触和欧姆接触之间转换.结果表明,V2NO2/Mo Ge2N4是可调的金属/半导体接触.  相似文献   

7.
金属离子和氧化剂对4-氯酚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条件下,Mn2+/Fe2+/Cu2+/Zn2+/Al3+/Y3+/La3+(特别是Y3+和La3+)、KMnO4/K2S2O8/KClO3/KClO4/KBrO3/KIO3对4氯酚光化学降解起加速作用,且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强.KIO4对4氯酚光化学降解起抑制作用,且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强.KClO3/KBrO3+Y3+对4CP光化学降解的加速作用更为显著.无光照时,KMnO4、KIO4+Mn2+/Fe2+都能够使4氯酚立刻发生化学降解,尤其以KMnO4、KIO4+Mn2+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根据室温和77K下电学性质测试数据,计算了非掺杂VPEGaAs材料中空间电荷中心密度与散射截面积的乘积NSOA,然后从NSOA分别与NDμ300K间的关系,推测空间电荷散射中心是某种SiGS-(O1,V1)型的络合物.结合本工作,为了在AsCl3欠纯的情况下获得适当纯度的外延层,在气相外延系统中装入去硫装置,有效地抑制了硫、硒等杂质,附带发现该装置对碳的去除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反应溅射SiO2薄膜作了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反应溅射法所获得的SiO2薄膜中,硅与氧的反应并不完全.我们认为这是造成它与硅之间界面态密度升高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善Si与反应溅射SiO2薄膜的界面特性,将溅射在硅片上的SiO2薄膜,在含CCl4的气氛中于950℃温度下进行氧化与退火处理.结果使Si-SiO2的界面特性大大改善,对于n型(100)晶向的硅片其界面态密度下降到5.3×1010cm-2·V-1.以此SiO2薄膜作为栅,成功地制出了MOS场效应晶体管.  相似文献   

10.
二元过渡金属硫化物Ni Co2S4是典型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近年来被深入研究.综述了Ni Co2S4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Ni Co2S4为基体制备复合电极材料的相关研究以及Ni Co2S4电极材料的不同形貌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从CF2HCl裂解制备C2F4已有很久历史.七十年代以来不少作者从热分解[1]、分子束技术[2]、以及多光子解离[3~7]等方面对反应机理作了详尽的研究.本文利用连续CO2激光为热源,研究了CF2HCl的非均相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粉状颗粒和连续薄膜在γ-Fe2O3与Fe3O4之间的相变中矫顽力Hc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无论在氧化中或还原中,球状颗粒和连续薄膜Hc的增加主要是应力各向异性引起的;而针状颗粒Hc的降低则是受到与颗粒尺寸变化相联系的形状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研究了添加Al2O3、CaO、Cr2O3和Fe2O3的SrZrO3陶瓷的制备工艺及杂质对SrZrO3电阻率的影响.加有添加剂的SrZrO3陶瓷可沿用普通陶瓷工艺,于1750-1800℃烧成.适当的添加剂可使SrZrO3的电导激活能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地降低电阻率.对于组成为90%SrZrO3+5%Cr2O3+4%CaO十1%Al2O3(重量比)的样品,电导激活能为17.6kcal/mol;对组成为SrO+(ZrO2)0.9+(Fe2O3)0.05的样品,电导激活能为4.53kcal/mol.上述组分的陶瓷具有电导率较高、易于烧结等优点,有希望作为高温导电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气敏半导体矿灯式瓦斯自动报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国内煤矿中瓦斯的检测方法多半采用接触燃烧传感器,或光干涉测量仪.我们参考国外近年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结果[1~4],利用SnO2半导体敏感元件作瓦斯传感元件,安装在矿灯上,研制了一种矿灯式瓦斯自动报警器.  相似文献   

15.
从31种TCNQ离子自由基盐的粉末压片中,观察到Li-TCNQ、Mn(TCNQ)2·3H2O、Cu-TCNQ、Cu(TCNQ)2、Zn(TCNQ)2·xH2O和Ag-TCNQ有电开关效应.粉末压片的直径是5或8mm,厚度300-600μm,片的两面分别蒸镀Cu和Al电极.电压超过阈值5-8 V时,伏安特性出现突变,电阻值突然下降,从104-105Ω降至102-103Ω.高阻态(关态)与低阻态(开态)的电阻比值约几十到几千.  相似文献   

16.
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热腐蚀行为作了初步研究.腐蚀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离子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NiFe2O4、LiFeO2、NiCr2O4等,同时进行了双极板和阳极的腐蚀动力学测量及腐蚀机理的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双极板和阳极的热腐蚀速度均较快,腐蚀层较疏松,并且可能具有共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发现Ba-La-Cu-O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性以来[1],人们一直在探求氧化物超导体的导电机制,其中孤子超导模型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在李政道等人提出的非拓扑型孤子系统会出现类似的Bose凝聚后[2],苏联Davydov在分析Y-Ba-Cu-O材料的导电结构时指出[3]:这种导电过程可用准一维链式模型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