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植物细胞染色体观察在物种亲缘关系鉴定、染色体变异和杂种分析等工作中有广泛的用途,是遗传学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该文结合遗传学实验教学,以蚕豆根尖作为实验的材料,介绍植物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的制片,结果制备出理想的观察标本,可观察到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染色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毒性效应的细胞遗传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晓芝  钱晓薇 《江西科学》2003,21(2):101-105
以蚕豆和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明矾对蚕豆和大蒜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明矾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发较高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且在同样的条件下,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大蒜的(p<0.01或p<0.001)。结论是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均具有明显的细胞遗传学务性效应,且对蚕豆根尖的务性效应明显高于对大蒜根尖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蚕豆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环磷酰胺对间期微核细胞及染色体畸变的作用,并对环磷酰胺的诱变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磷酰胺可能通过激发细胞内的自由基反应而导致染色体畸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蚕豆根法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环磷酰胺对间期微核细胞及染色体畸变的作用,并对环磷酰胺的诱变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磷酰胺可能通过激发细胞内的自由基反应而导致染色体畸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蚕豆根尖经镉染毒后,染色体会发生畸变,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畸变率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大于或小于这一浓度或时间范围后,畸变率反而减少.在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几种畸变中,以染色体断片出现的几率最高,染色体环出现的几率最低. 本文讨论了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与染毒的浓度和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为诱变剂,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盐酸吗啉胍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随着盐酸吗啉胍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随着盐酸吗啉胍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测定了亚硫酸氢钠(NaHSO3)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能抑制中期分裂相的形成,对有丝分裂指数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有效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和染色体畸变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8.
亚硫酸氢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测定了亚硫酸氢钠(NaHSO3)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能抑制中期分裂相的形成,对有丝分裂指数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诱发高较高频率的微核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有效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和染色体畸变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本科院校遗传学实验课程中难度较大的《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实验,从培养材料起,对唾腺的剥离、解离、染色、压片,再到观察唾腺染色体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实验对本科院校生物学专业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剥离果蝇幼虫唾腺的关键技术,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多线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带,染色体分散好,没有细胞质干扰,带纹清晰,首次获得了蚕豆子叶染色体C-带核型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对蚕豆种子根的生长、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在3000-5000GS范围内,根的生长速率最快,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最高;磁场强度低于3000GS时,对种子根的生长和细胞分裂指数影响不明显;高于5000GS时,蚕豆根的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降低。不同磁场强度对染色体畸变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蚕豆中期染色体内的RNP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水教授和邢苗讲师,在1989年1期《中国科学》B 辑上发表题为《蚕豆中期染色体内的 RNP 结构》的学术论文。作者对完整蚕豆根端细胞的中期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用常规电子显微镜方法进行观察时发现中期染色体内存在着一些低电子密度区域(electron-lucent compartm-ent),一种内在结构位于低电子密度区域中。用 Bernhard 染色结果表明这种内在结构是由直径15-20nm 的 RNP 颗粒和纤维组成的。这种 RNP 结构分布在染色体横切  相似文献   

13.
磁场对蚕豆种子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对蚕豆种子根的生长、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在3000~5000GS范围内,根的生长速率最快,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最高;磁场强度低于3000GS时,对种子根的生长和细胞分裂指数影响不明显;高于5000GS时,蚕豆根的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降低.不同磁场强度对染色体畸变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发表文章介绍和阐述利用不同方法对不同种动植物材料进行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各相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研究减数分裂,过去经常用的植物材料是玉米和蚕豆的花粉母细胞,动物则常用的是昆虫,如蝗虫的精母细胞等。这些材料也常用于大专院校的实验课及各制片厂的制片上。植物减数分裂研究较为容易,因易于取材和制片,各分裂相及染色体行为清楚。动物减数分裂的研究常因材料不足和技术上的困难而不如植物材料来得方便,本文即试图寻找一些动物材料,既不受季节上的过大限制,难于取材,又有染色体大而少的特点,并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洋葱(Aillum cepa)根尖为材料制备染色体组型标本的方法与传统用蚕豆(Viciafaba)、玉米(Zeamays L.)等相比较更容易得到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其优点是材料价值低,易获得、易培养,尤其是洋葱的染色体比前几种材料的染色体略大,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自来水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自来水对染色体有明显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结荚期适宜温度)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带,染色体分散好,没有细胞质干扰,带纹清晰,首次获得了蚕豆子叶染色体C-带核型图.但是,超高温(40℃)抑制细胞分裂,破坏染色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高压静电场对黑麦和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与对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足够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可以引起黑麦(Secale cereale)和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染色体发生断裂、出现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碎片、多极纺锤体和微核。染色体畸变率有随作用静电场强度之增强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草间小黑蛛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草间小黑蛛的核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材料采自石家庄市郊区.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混合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细胞的染色体数是雄体细胞2n=24,雌体细胞2n=26,性别决定机制为X1X2O系统.X染色体为全部染色体中最小的和次最小的一个(对).对其C-显带标本观察表明,所有染色体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氯霉素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用不同浓度氯霉素处理蚕豆根尖,结果表明,氯霉素会造成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上升和染色体畸变,畸变类型主要有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染色体多极分裂等。染色体异常行为与氯霉素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说明氯霉素是一种环境诱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