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毅 《自然杂志》2019,41(2):137-143
<正>2019年2月21日,由以色列一家私营机构主导制造的"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搭乘美国"猎鹰9"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开启奔月之旅。这是世界上首个非国家发起的探测器登陆月球任务,拉开了私营机构探索月球的序幕,标志着全球商业化探月大潮的来临。如落月成功,以色列将成为继俄、美、中之后第四个有探测器在月表着陆的国家。无独有  相似文献   

2.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作为地球最亲密的邻居,月球是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体,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月球对地球的地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美国和苏联未曾实现的。2018年,探月领域会出现新的领先者。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中国将做成其他宇航超级大国未能做成的事,即在月球背面着陆。随着探月计划的实施,中国的航天能力将得以迅速提高。2018年,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这是嫦娥系列的第四次任务。嫦娥四号的第一部分将于2018年6月升空。这是一颗中继卫星,定位在月球背面6万公里高空,用于提供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家航天局(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局")宣布,中国的太空探索于2019年1月3日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历史上首次将一艘飞行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只是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项,这些任务展示了中国加入甚至引领太空竞赛的雄心。2013年,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行列,成为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的国家之一,但嫦娥四号是第一个降落在月球永远背对着地球一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6.
正坠毁于月面的以色列登陆器搭载了大量图书数据、DNA样本和几千只水熊。这让人想到——2019年4月11日,午夜刚过,在以色列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个大屏幕。其中左侧屏幕上显示的是由准备登陆月球的机器人登陆器创世纪号正在传回地球的数据流,而创世纪号是以色列首部私人月球登陆器。在右侧屏幕上,显示的是准备在月面"平静海"位置软着陆的创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全球各国已进行过100多次探月活动,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过月球数十次。月球有丰富的能源,利用月球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和核聚变发电,能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探月工程。然而,从地球上看月球,看到的永远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月3日10日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四号在登陆之前到登陆之后,陆续传回了探测活动的照片。且活动过程中,嫦娥四号的巡视器和着陆器还来了一次可爱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连续不断耗资庞大的空间探索计划导致美国航空航天局面临资金短缺、公众指责的窘境。然而,lop年国防部研制由航天局发射一枚试验型空间探测器"克莱门汀号"在多巨月球250英里空间近地轨道为期2个月的月面测绘中,发现月球南极一座陨石坑内可能存在冰湖从而使月球探索再度升温、高潮迭起。美国航空航天局已作出紧缩开支、调整空间探索计划规模和降低航天器造价的决定,并根据现行规划安排,于今年初成功地将一枚新一代小型月球资源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以期详细勘查月球资源状况。造价低廉、性能优越的航天器此次月球近地勘查无论投…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最近公布了跨世纪的系列航夭探测工程计划。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筹备的两个太空飞行项目,一个是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发射一架探测器,另一个是向火星发射一架着陆器和游动探测器,对火星表面进行研究。这两个项目都将在明年进行。1997年,一颗命名为"月球观察者"的人造卫星将飞向月球。不久前,宇航局曾成功地向月球  相似文献   

12.
前沿     
正1"玉兔"发现新类型月球岩石中国"玉兔"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勘测到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玄武岩样本,这是一种富含独特的二氧化钛和橄榄石混合物的岩石,它完全不同于美国宇航局阿波罗号探测器采集的任何月球样本。虽然月球表面多数区域被认为形成于30亿年前的火山喷发过程,然而"玉兔"月球车发现的独特玄武岩样本形成于29.6亿年前。通过分析这种岩石有助于掌握月球表面火山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由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负责主管的"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上搭载了一台空间激光通信实验载荷,名为"月球激光通讯演示"(LLCD)。这台设备日前开始运行,向我们展示了在地球之外进行激光双向通讯是可行的,也让未来进行大量数据的星际激光传输成为可能。这项技术未来将  相似文献   

14.
天问·火星     
正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计划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天问一号"负责执行的任务充满艰辛和挑战,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祝融号"火星车(由"天问一号"搭载)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当时,远在3.2亿千米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大厅中的一名女调度员激动之余仍不忘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播报着:"根据遥测判断,着陆巡视器转入无控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嫦娥"再度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三次不同的是,"嫦娥四号"将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国防科工局今年1月宣布,我国"嫦娥四号"探月卫星已经通过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将在2018年发射,去完成人类航天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虽然人类对月球探测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但尚未有探月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因此,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经过约38万km、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km的落月准备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 km处开始实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6,(5):41-41
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美国将在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释放2个固定着陆器收集岩石样本,之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务命名为“月光”,它将在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着陆,其目的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时间并将该地的土样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的科学家将为这2个着陆器确定盆地内最佳的着陆点。每一个探测器将收集1kq的岩石和碎片。“月光”任务将有助于了解盆地形成的独特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漫长的太空旅行,"嫦娥三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我的私人座驾——"嫦娥三号"探测器下降到月球上空预定高度时,通过反推火箭缓冲的作用,在月面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自动弹出斜梯。这时,月球车缓缓地驰出出舱门,滑下斜梯,便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约会之旅……"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最令人瞩目的是它搭载的一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探月的征途早就起步且越来越快,作为整个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关键组成,嫦娥四号的一小步,无疑是整个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大步。那么,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宝贝让人如此着迷?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探月的步伐已迈过了半个多世纪。回顾探月史,所有的阿波罗载人任务、甚至苏联和美国的其他无人着陆月球任务几乎都集中在月球正面。之所以一直探测正面、在正面着陆,却从不去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