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柳  木马 《科学之友》2009,(11):72-74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大草原里,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水塘,被列为动物世界里十大致命杀手中排名第五的非洲狮、排名第九的非洲野牛,都生活在这里。而这大水塘则是它们唯一活命的水源。为了抢夺生命之源,这两大"杀手"常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战争,也由此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然而,我国野生动物摄影家罗红在前往非洲进行野生动物的拍摄时,却惊喜地看到,无尽的残酷战争,不仅没有使这两种动物衰败没落,反而令它们各自都发展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Safari是在非洲非常流行的一种野生动物生态观赏旅行,很多人都专门跑到东非大草原去看动物大迁徙。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好的野生动物资源,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属于中国的safari。那时的记忆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类的纪录片,记得最早是在电影院看的,然后是看八英寸的黑白电视,再到用大型的背投,一直到眼下随身携带的i Pad等,痴迷几十年。原以为自己这样的高级粉丝不多,不料有一年在太白山偶遇一位驾车独行的70多岁的老人,闲聊时说起一些《动物世界》中的片  相似文献   

3.
强悍凶猛的水牛 经过23天的旅程后,我(吉姆·福勒)终于到达了南非首都开普顿以北的旷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原野之一。我问当地人:什么动物最凶猛?回答既不是狮子,也不是猎豹,他们告诉我:是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一种食草蹄类哺乳野生动物。非洲早期的狩猎者很多死于非洲水牛的牛角下。我的非洲之行的目的就是考察这种野生动物,或者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猎获一头非洲水牛,弄清楚这种水牛的生活习性。 非洲水牛并不如狮子或老虎那样凶残,但它们却能成群结队地伏击其他动物,其攻击方式让掠杀者望而生畏,使猛兽凶禽避而远之。从…  相似文献   

4.
正人造机器能否骗过野生动物?英国制片人唐纳用机器动物打入动物族群内部。这些机器"间谍"不仅外形酷似真实动物,行为举止也惟妙惟肖。"间谍"记录下的画面,为我们观察野生动物带来了全新视角。骗过野狗在撒哈拉沙漠南部,博茨瓦纳的山地中,唐纳率领的摄制组将一只机器非洲野狗放置在野狗领地内。在确保机器狗的活动部位能正常工作后,  相似文献   

5.
正"搞笑野生动物摄影奖"(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由2位专业且关注动保议题的摄影师——保罗·乔伊森-希克斯(Paul Joynson-Hicks)以及汤姆·苏拉姆(Tom Sullam)所创办,期望藉由有趣、生动的摄影作品比赛,呼吁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动物生存的关注。2019年为该大赛的第五年。  相似文献   

6.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7.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8.
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以及人的管理等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指出各管理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成千上万年中,多刺的非洲洋槐一直在为攻击性蚂蚁提供食物和庇护;与此同时,蚂蚁攻击企图吃洋槐叶子的动物,从而也保护了洋槐。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联盟。随着非洲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科学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假如动物不再吃洋槐叶子,会发生什么呢?为了迅速得到答案,他们用篱笆把一些野生洋槐围起来,这样一来,大象、长颈鹿及其他动物就无法吃到洋槐叶。  相似文献   

10.
正野生动物摄影师顾莹,身材娇小,身高一米五三,为了拍摄,她在生命禁区蛰伏3年,冒死拍下绝密画面。她去到地球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寻找那里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动物——帝企鹅、北极熊、藏羚羊,重点拍下了它们的繁衍生息,成为完成这个题材的世界第一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人。2016年她成为"中华文化人物",2017年获NBP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大奖,作品被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别  相似文献   

11.
我小时候生长在贵州边远山区,常与山沟、丛林里的走兽毒蛇为伴.童年时看过动画片《森林大帝》,其中雷欧的遭遇、非洲动物王国的故事对我颇有触动,以至于我经常梦见金合欢树、浩瀚的稀树草原以及狮子、花豹、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从那时起,我就决心今后一定要去非洲亲眼看看这些野生动物朋友.  相似文献   

12.
我小时候生长在贵州边远山区,常与山沟、丛林里的走兽毒蛇为伴。童年时看过动画片《森林大帝》,其中雷欧的遭遇、非洲动物王国的故事对我颇有触动,以至于我经常梦见金合欢树、浩瀚的稀树草原以及狮子、花豹、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从那时起,我就决心今后一定要去非洲亲眼看看这些野生动物朋友。  相似文献   

13.
汪洋  木马 《科学之友》2010,(7):66-69
<正>特里斯坦是美国新泽西的一名专业摄影师,以拍摄野生动物而闻名。在他醉心于用相机和各种野生动物交流时,女友尼特拉以被冷落为由提出了分手。为挽回女友的心,特里斯坦做出决定:偕同她前往加拿大最北端的埃尔斯米尔岛摄影,希望在近距离感受神奇的野生动物世界后,  相似文献   

14.
朱靖 《科学通报》1959,4(15):490-490
自古以来,狩猎业已成为人类經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在現阶段,它是有計划地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生产事业(一般水生动物如魚类等除外),它的范围包括了狩猎,引种馴化,再馴化及驯养。动物资源区系的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生物量和产量、狩猎經济是确定現代狩猎业的性貭和类型的三个因素。自从全国农业綱要頒布以来,狩猎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現拟就目前在我国发展現代狩猎业和狩猎学的几个问题提出粗浅意見,与大家討論。在狩猎业方面: (一)将各地狩猎物明确正名,統一名称,以便于全部生产过程中的經营和管理。 (二)为了保护资源和发展生产,目前迫切需要建  相似文献   

15.
云帆 《科学之友》2001,(1):21-22
在广袤的西部,有许多身怀绝技的珍奇野生动物。有的筑造的"地下宫殿",令现代工程师惊叹不已;有的能制服令人望而生畏的眼镜蛇;有的"狩猎"招效让人前所未闻。它们的生活神秘而又十分有趣."土木建筑师"河狸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小河边,人们有时会发现,一条由树枝、泥土堆砌而成的土堤,横架在小河的中间,使朝向上游一边的水位明显高于另一边。这是人工建造的堤坝吗?不!土堤树枝上被尖牙啃咬过的痕迹,会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土木建筑师"——河狸的杰作.通常,这类堤坝长二三十米,可是在美洲阿拉斯加,有人看到过河狸建造的长达270米的土坝。在美国蒙大拿州,人们还发现了这位动物建筑师更加宏伟  相似文献   

16.
特里斯坦是美国新泽西的一名专业摄影师,以拍摄野生动物而闻名.在他醉心于用相机和各种野生动物交流时,女友尼特拉以被冷落为由提出了分手.为挽回女友的心,特里斯坦做出决定:偕同她前往加拿大最北端的埃尔斯米尔岛摄影,希望在近距离感受神奇的野生动物世界后,能理解他痴迷拍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前段时间,野生动物界最出圈的"明星"可能就是15头亚洲象,它们从西双版纳保护区一路向北,大摇大摆地行走着,多次上热搜、上直播,让人类哭笑不得。这群亚洲象很可能是在寻找新的栖息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人类开垦种植的挤压下,亚洲象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减少了4000多平方千米。这次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地球除了人类以外,还有许多别的居民,人类是否过多地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空间?我们的建筑行为,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人与动物共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误杀幼犀 在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共和国,有一片名叫库尔皮特朗的大草原,那里不仅是长颈鹿、角马、狮子、犀牛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土,也是科学家考察研究动物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9.
正通常情况下电鳗是独自狩猎的,而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一群电鳗一起放电狩猎鱼群。在食物链中,除了人类,其他动物很难威胁到电鳗,因此电鳗几乎位于食物链顶端。一旦电鳗成群合作狩猎,鱼群几乎无法逃走,因为一条成年电鳗一次输出的电压可高达300~800伏特,更别说几十条电鳗一起放电,这会让它们所在区域的水面瞬间"沸腾",让鱼群迅速失去逃跑能力,最终被电鳗群捕食。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大多畏惧人类,有趣的是,在非洲有一种小鸟,竟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称得上是一种共生现象,尽管生物共生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但动物和人类共生却非常独特,令人惊叹不已。在非洲一些地区生存着一种灰色小鸟,名叫响蜜啄木鸟,它们是寻找野蜂窝的能手。当在森林中发现一处野蜂窝后,它就马上飞向附近的村庄,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