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低碳经济的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容强 《自然杂志》2010,32(3):149-155
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安装了约5.2MW光伏发电系统,预示着太阳能光伏是低碳经济的希望。笔者展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未来,重新思考光伏发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建议把支持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作为占领太阳能科技制高点,同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策。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在生存环境破坏严重、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开发环保能源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免费、清洁的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不断有大型太阳能电站涌现,而且不断有国家声称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2004年全球安装的人阳能发电系统容量已超过1000兆瓦。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资料表明,太阳能发电产业在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  相似文献   

4.
阿碧 《科学之友》2005,(19):66-67
在生存环境破坏严重、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开发环保能源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免费、清洁的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不断有大型太阳能电站涌现,而且不断有国家声称要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2004年全球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容量已超过1 000MW.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资料表明,太阳能发电产业在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  相似文献   

5.
阿碧 《科学之友》2005,(10):66-67
在生存环境破坏严重、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开发环保能源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免费、清洁的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不断有大型太阳能电站涌现,而且不断有国家声称要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2004年全球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而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在吕梁市文水县,就有这样一个围绕太阳能做文章的企业,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供应商。在这里,不仅拥有年产6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700兆瓦太阳能组件的能力,更有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已突破18.7%的骄人战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从风能、波能、太阳能,再到垃圾能,关注一下现有的这些绿色环保项目是如何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等一批开创性新能源项目建成,69项能源新技术在奥运场馆应用,绿色能源为奥运能源保障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能源枯竭的叫喊声中,正在进行着各种各样代用能源的开发性研究,太阳光发电技术是最有希望的候补者之一。一方面,太阳能具有取用不尽,无公害污染,地区偏向性小,完全免费供给等巨大优越性;另一方面,它有单位能量密度低,受天气和昼夜影响的缺点。太阳光发电就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最容易应用的电能,但主要问题在于太阳电池的价格太高而未能广泛采用。然而,由于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以半导体的量子效率为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自己家里有一个小型的发电站,或许可以缓解停电带来的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家用电站往往利用绿色能源来发电,经济而且环保。利用太阳能发电这项技术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后,利用太阳光照条件产生电流,通过充电控制器和逆变控制器,将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上,晚间可供电灯照明和家用电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桑洋 《自然与人》2009,(6):28-33
2009年3月,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不言而喻,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三大新能源。到2020年。核电从现在的近910万千瓦发展到7000万千瓦;风能发电规模将由3000万千瓦调整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规模也将由180万千瓦调整到上千万千瓦。三大新能源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一些日本展览馆展出了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高科技产品,其中有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和机器人、确保有效利用地球资源的新能源系统和新式住宅。顶级节能技术复合能源——在展览馆外西出口处的附近,排列着200米左右的太阳能发电面板。另外,科技人员还会利用每天产生的大约5吨的垃圾来发电。所谓的“复合能源”就是指使用这些面板的太阳能发电以及把垃圾作为原料的发电组合。这个系统可提供所有日本馆的电力供应。生物厕所——展览馆外西出口处附近的“生物厕所”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把污水变成无味的透明水。该系统是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曾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世界领跑者,如今,除非新一届德国政府重新调整其能源政策,否则,德国将错失其所有的环保目标。德国2000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后,成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全球领先者,令全世界羡慕。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推动清洁发电的成本下降超过了50%。爱纳康和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开始主导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阳光来发电,而植物也是用阳光来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目前,制约太阳能发电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太高。那么,有没有可能舍弃昂贵的电池板,而利用廉价的植物来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载体呢?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的确可以用植物来发电,他们还发明了一些用植物发电的新奇产品。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阳光来发电,而植物也是用阳光来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目前。制约太阳能发电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太高。那么,有没有可能舍弃掉昂贵的电池板.而利用廉价的植物来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载体?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的确可以用植物来发电.他们还发明了一些用植物发电的新奇产品。  相似文献   

18.
早在10年前,美国休斯敦能源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指出,从长远看,月球是维持地球所需能源的重要保证。该中心研究员戴维·克里斯威尔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设计并制定的一个月球太阳能发电系统(LSP)的实施方案。克里斯威尔说,到2050年,地球上的100亿人需要消耗20×1012W能源。月球从太阳上获得的发电能力高达13000×1012W,如将其中1%的太阳能加以利用并送回地球,就足以取代地球上使用的矿物燃料能源。将月球变成太阳能电站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物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美国休斯顿大学太空能源专家阿列克斯·弗兰德里奇教授和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含高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功率波动性给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采有何种方法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性、高耗能负荷的调节特性、以及天然气和石油管网特性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平抑含高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功率波动性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国能源资源发展和负荷分布的特点,提出通过转移中东部地区的高耗能负荷至可再生能源发电集中开发的西北部地区,并开发高耗能负荷潜在的功率调节能力,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部分就地消纳和波动性在电网送端的平抑.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的电网受端,利用天然气管网和石油管网与电网混合运行,构建家庭和商业混合用能系统,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性在电网受端的平抑.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阐述了在电网送端平抑可再生能源集中发电功率波动性的原理以及在配网侧平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功率波动性的原理,并评估了两种方式平抑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的暑假,我参加了浙江大学光学夏令营。在这次活动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光学知识,并对太阳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在想,太阳能被誉为清洁、可持续能源,但人们长期以来所关注的只是它的使用过程是否环保,而忽略了在太阳能的生产和维护环节会不会产生污染。可太阳能发电真的环保吗?真的不会产生一点污染吗?为了全面判断太阳能是否为绿色环保产品,我萌生了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一次深入调查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