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密度大豆生殖生长期群体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两个大豆品系在不同群体密度下比较生殖生长期冠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大豆的植株形状、群体生育和产量均发生变化,密度对干物质积累、LAI动态、叶片空间形态、株高/茎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品系9808较品系9395有更高、更稳定的干物质积累,株高/茎粗变化不大,高密度群体下能维持较高的LAI,叶片不早衰,叶片自身的调位能力强,叶倾角大,且叶片分布均匀,有利于高密度下形成较高群体产量。图4,表4,参12。 相似文献
2.
大豆宽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宽行密植栽培技术的设计兼有大豆现行垄作和平作人优点,即能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增加株数,又便于中耕管理。做到良种良法结合,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因子及聚类分析研究春棉数量性状及品种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全国2005年春棉区试(A组)的13个品种,包括植株、产量和纤维品质共22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24%,反映了所考查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根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13个供试品种从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聚为5大类。图1,表4,参8。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选择上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淑荣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11(1):75-77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是: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为大豆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
钙素营养对大豆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素营养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从大豆对钙的吸收及钙在大豆植物体内的分布,钙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钙对大豆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我国大豆钙素营养研究较少,探讨大豆钙素应用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参24。 相似文献
6.
大豆高产栽培体系的增产效果是不同栽培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的单项技术因区域和种植方式不同而表现出增产的差异。研究探讨了不同品种、生物菌剂、奈安、叶喷剂及种衣剂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品种和种衣剂增产潜力较高,新品种1342和4404的产量较当地主栽品种711,分别增产10%和6%,主要是荚数和百粒质量的差异。种衣剂增产9.1%。尽管不同生物菌剂均能增加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但只有生物菌剂BRF-1和保根菌剂表现出6%和5%增产效果,初花期喷施研制的叶喷剂增产6.7%,除草剂药害及残留防控剂奈安对大豆产量没有影响。制定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体系,既要考虑增产效果,也要注重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有机肥、生物肥、化学肥料组合施肥技术对大豆产量、经济效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施肥各处理较单施化肥,产量提高1.70%~18.4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6~0.23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处理A:有机肥 土壤磷素活化剂 化肥(磷1/2)比对照增加18.8%,处理C:有机肥 酵素菌肥 化肥(全量的2/3)增加24.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坐水种、苗期补灌以及坡耕地垄作区田节水抗旱技术集成的研究,对大豆在节水抗旱技术集成作用下的产量、干物质积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技术集成节水效果明显,对土壤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9.
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有增强作用,钾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产量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纯K量150kg/hm2时,高油品种东农434产量达2727kg/hm2,高蛋白品种黑农35产量达2651kg/hm2。施钾有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表4,参6。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肥料组合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了锌、锰、钼、硼4种微量元素肥料单独及配合施用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锰和钼配合施用以及硫酸锰单独施用对黑农35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对蛋白质含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硫酸锌和钼对东农434的产量影响较大,但是各处理对其品质影响并不明显。表4,参10。 相似文献
11.
依据植物营养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出能够促进蔬菜优质高产的生物叶面肥配方,经室内盆栽试验和温室应用效果验证,能有效地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表4,参10。 相似文献
12.
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多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也能明显地降低土壤密度;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下降;化肥 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当化肥 有机肥较大施用量时,才可以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图3,表2,参3。 相似文献
13.
磷肥与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有效磷含量很低的土壤中,施磷能够显著增加大豆产量,其籽粒产量与施磷量的关系式为y=2287.9 6.5x-0.03x2;并且施磷能够增加大豆蛋白质含量1.0~1.5个百分点,蛋白质产量与施磷量的关系式为y=1015 3.8x-0.017x2;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高度负相关,如果以生产脂肪为目标,那么大豆脂肪产量与施磷量的关系式为y=427.4 0.7x-0.0038x2。表4,参4。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营养面积对大豆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I-110植物冠层分析仪,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营养面积的大豆群体冠层指标参数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L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和叶分布进行测定。经过分析,不同营养面积所形成的冠层的指标参数是不同的,随着单株营养面积的减少,LAI逐渐增大;平均叶倾角先增大后减少;散射辐射和直射辐射逐渐降低,但是散射辐射始终大于直射辐射;叶片分布密度增大。单株营养面积大,所形成的冠层会给大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因素的形成;单株营养面积小,所形成的冠层郁蔽,限制产量因素的形成。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15.
黑土区大豆配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黑土区大豆花期配合施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建立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数量化,精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化学肥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德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35-236,240
就目前人们对化肥施用的一些不正确提法,从化肥与土壤肥力、绿色食品生产、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简述,指出关键在于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参7。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粮食单产通道模式及施肥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省1949~2005年粮食单产为原始数据,引入产量通道概念分析了辽宁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1980~2005年辽宁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施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单产通道对分析单产的变化趋势辅助作用很强;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氮钾肥用量持续增加,磷肥用量有所下降,复肥用量呈大幅度增加;农用化肥施用一定程度上推动粮食单产的提高,但无法改变气候等外界条件引起的粮食单产的波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