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孙良  马中林 《松辽学刊》2006,27(4):80-81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心理健康的含义、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对如何保护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女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身体形态测量指标、身体机能测量指标、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和心理健康变化因子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实验数据,探究瑜伽对大学生体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代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校德育工作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29-133
为了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为其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对现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采用质性研究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质性分析软件处理访谈数据,总结归纳了大学生在生命意义缺失情境中出现的三种心理问题,反映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生命意义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芳  王玲  李慧 《河南科技》2013,(16):277-278
大学生教育一贯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入手,结合积极心理学在培育人的健康心理上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客观总结和深入剖析,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海南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好于女生;文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正向情绪方面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大学生.针对此结果,我们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为进一步制定科学系统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新调研资料,结合对福建省四所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