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富立叶红外学谱(FT-IR)法对超强酸催化剂SO_4~(2-)/ZrO_2-TiO_2—SnO_2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固体超强酸有1220、1137和1050cm~(-1)三个特征吸收,当出现990cm~(-1)吸收峰时则没有超强酸性;SO_4~(2-)以螯合状双配位的方式吸附在金属离子上,没有形成硫酸盐。  相似文献   

2.
利用浸渍法将Fe2(SO4)3溶液负载到β分子筛上,经过焙烧制得β分子筛负载SO2-4-/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以乙酸丁酯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查了β分子筛与Fe2(SO4)3的质量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催化剂酯化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制备条件:Fe与β分子筛质量比为5:2,焙烧温度550C,焙烧时间4h.用指示剂法测其酸强度H0≤12.7,为固体超强酸.  相似文献   

3.
刘新奇 《河南科技》1998,(11):21-21
一、引言无机强酸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得较早,应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但超强酸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研究则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关于超强酸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方面的研究,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美籍匈牙利人乔知·欧拉,由于发现碳正离子可利用超强酸保持...  相似文献   

4.
用Fe2SO4.7H2O直接焙烧制得的固体超强酸SO42-/Fe2O3作催化剂,对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42-/Fe2O3具有超强酸性,对丙酸丁酯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酸)∶n(醇)为1.0∶1.2,催化剂用量8 g/mol丙酸,反应时间2 h,丙酸的转化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浸渍法将Fe2(SO4)3溶液负载到β分子筛上,经过焙烧制得β分子筛负载SO2-4-/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以乙酸丁酯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查了β分子筛与Fe2(SO4)3的质量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催化剂酯化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制备条件:Fe与β分子筛质量比为5:2,焙烧温度550C,焙烧时间4h.用...  相似文献   

6.
硫酸根助氧化铬体系超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Cr2O3和Cr(OH)3,用(NH4)2SO4对共活化做成超强酸,并以IR、XPS和正戊烷转化对超强酸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r(OH)3硫酸化后的酸性比硫酸化的Cr2O3强。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 Gillespie把酸强度比100%H_2SO_4(酸强度函数H_0=-11.92)更强的酸称为超强酸。1973年美国科学家合成出酸强度比硫酸强一千万倍的液体超强酸,例如S_bF_5—FSO_3H和S_bF_5—HF等。许多反应在一般强酸中不能发生,而在超强酸作用下就能发生。例如它们能使惰性很大的饱和烃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发生分解,异构化和烷基化等反应。因此近年来超强酸化学发展极为迅速,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普遍重视,先后制出了很多液体和固体超强酸。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合成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的工艺条件.以香茅醛为原料,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剂用量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固体超强酸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6 h,60℃的选择性和催化性能比较好,其中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含量为32.87%.  相似文献   

9.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硫酸镍为原料,经离子交换和碳化制得催化剂载体——磁性碳微球.又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负载到磁性碳微球上,制得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酸性,并以乙酸丁酯为探针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酯化性能.结果表明,磁性碳球负载SO_4~(2-)/TiO_2固体酸催化剂,保持了完好的锐钛矿晶型、较强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当焙烧温度为550℃时,硫酸浸渍液浓度为1.0 mol/L时,乙酸的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固体超强酸Al2O3/SO2-4的制备方法及在合成乙酸丙酯中的催化作用,发现固体超强酸Al2O3/SO2-4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乙酸丙酯产率可达 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固体超强酸Al2O/SO^2—4催化合成乙酸丙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固体超强酸Al2O3/SO^2-4的制备方法及在合成乙酸丙酯中的催化作用,发现固体超强酸Al2O3/SO^2-4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乙酸丙酯产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型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 -Fe2 O3,并将其用于二芳基乙烷的合成 .制备该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 :钛铁摩尔比为 1∶2 ,浸泡其用的硫酸浓度为 0 .5mol/L ,焙烧温度为 5 5 0℃ ;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优于单氧化物固体超强酸 .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最佳条件为 :苯乙烯与二甲苯之比为 1∶7.5 ,催化剂用量为 1 %(总投料质量百分比 ) ,反应时间为 3h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产率可达 92 .1 %.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固体超强酸(I)-Fe_2O_3/SO_4~(-2)的制造和催化活性。它是由Fe(NO_3)_3转变为Fe(OH)_3用硫酸处理烧制而成。其酸强度为-16.04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酸性以及其对丙酸丁酯的酯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SO42-/TiO2固体酸保持了完好的锐钛矿晶型、较强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当焙烧温度为550℃,硫酸浸渍液浓度为1.0 mol/L时,丙酸的转化率最高.同时对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查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酸∶n醇为1.0∶1.3,催化剂用量5 g/mol丙酸,反应时间2 h,丙酸的转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由丁酸与己醇合成丁酸己酯.讨论了醇酸比、pH、陈化时间和焙烧温度对酯化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固体超强酸SO42-/TiO2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SO42-/TiO2作为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对设备无腐蚀,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酸性以及其对丙酸丁酯的酯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SO42-/TiO2固体酸保持了完好的锐钛矿晶型、较强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当焙烧温度为550℃,硫酸浸渍液浓度为1.0mol/L时,丙酸的转化率最高.同时对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查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酸:,2醇为1.0:1.3,催化剂用量5g/mol丙酸,反应时间2h,丙酸的转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混合固体强酸SO4 2 - /C -Fe2 O3制备方法 ,及其在合成乙酸乙酯中的催化作用 ,并将SO4 2 - /C -Fe2 O3单一固体超强酸进行性能对比 .在SO4 2 - /C -Fe2 O3催化下乙酸乙酯产率在 2 0min左右即可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结果表明其在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中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在强酸介质中 ,锡 ( )—溴代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 BDMAF)—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 CPB) -Tritonx-1 0 0体系的高灵敏配合显色反应 ,在强酸介质中 ,四元配合物体系的最大吸收在 5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7× 1 0 5L mol· cm- 1,锡含量在 0~ 8μg/ 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此法可用于合金中锡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0.
形变工艺对铝合金超塑性延伸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硬铝LY12研究了超塑性形变工艺,得出:(1)预先以最佳超塑性应变速度形变30~100%,然后以1.67×10~(-3)s~(-1)速度继续变形;(2)预先以1.07×10~(-2)s~(-1)速度延伸25%,然后以最佳超塑性应变速度继续变形.两种工艺均可在获得较大超塑性延伸率的情况下,使超塑性成形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