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渝然 《科学通报》1976,21(2):78-78
一、计算化学键能的基本公式1.两个热化学循环为了找到计算化学键能的基本公式,我们采用了Семенов与Szabo等人的原始设想.以甲烷的C—H键断裂为例,设计这样一个三步构成的热化学循环(图1).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3日去世的G·赫茨伯格(Gerhard Herzberg)是一位世界级的著名分子光谱学家.分子发射和吸收的大量的各种波长的光,可以提供有关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连接原子的化学键的特征,以及控制这些化学键的电子相互作用等的极其大量的富含内容的知识.深入到分子内部洞察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是如何组成或断裂,是了解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学中各种现象的关键.研究出一种方法来观察和破译分子谱图一直是一项工程浩大的任务,其中赫茨伯格在最近的60年中一直起着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3日去世的G·赫茨伯格(GerhardHerzberg)是一位世界级的著名分子光谱学家。分子发射和吸收的大量的各种波长的光,可以提供有关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连接原子的化学键的特征,以及控制这些化学键的电子相互作用等的极其大量的富含内容的知识。深入到分子内部洞察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是如何组成或断裂.是了解物理学、天怀物理学、化字、材料科字、生物字和区字甲谷种现象的关键。研究出一种方法来观察和破译分子谱图一直是一项工程浩大的任务,其中赫茨伯格在最近的周年中一直起着领导作用。赫茨伯格lgu年圣诞节出生于德国的汉堡…  相似文献   

4.
石春山 《科学通报》1991,36(16):1227-1227
Eu~(2+)电子跃迁发射与其所处基质的晶场环境和化学键性质密切相关。实验证明,(d→ff→f)两种发射的竞争,取决于Eu~(2+)在基质中占据的晶格位置。 KMgF_3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复合氟化物,是理想的激光基质材料。在这种基质中掺  相似文献   

5.
少周期飞秒脉冲激光和桌面化极紫外阿秒光源的发展为在原子分子层面探究电子和原子核超快运动提供了飞秒到阿秒时间尺度的探测标尺。围绕双光子干涉阿秒拍频重构技术、阿秒条纹相机技术、阿秒钟技术以及阿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等不同的阿秒测量谱学方法,主要梳理了飞秒和阿秒光脉冲在分子电离解离超快精密测控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分子化学键断裂重组过程中的电子跃迁、电荷转移、电子-电子关联、电子-原子核振转耦合等超快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复氟化物是有希望的激光材料,为了有助于复氟化物新材料的开发,我们运用化学键参数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复氟化物形成的规律。我们选择阳离子的化学键参数(两种阳离子的价数与半径之比)、X_A、X_B (两种阳离子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E_A、E_B(两种阳离子元素的第一电离势)、Z_A、Z_B(两种阳离子电荷数之积)七个变量张成七维空间。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4个二元氟化物系进行分类。结果如图1  相似文献   

7.
高磊  周健  孙志梅  陈荣石  韩恩厚 《科学通报》2010,55(22):2247-2251
Y 和Gd 在Mg 中表现出反常高的固溶强化效率, 这一现象与传统的弹性交互作用理论相矛盾.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合金元素Al, Zn, Y, Gd 对Mg固溶体中化学键的影响. 结果表明, Y 和Gd 在Mg 中反常固溶强化行为的主要原因是Mg-Y (Gd)和Mg-Mg 化学键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量子化学是理论化学中的一个部门,它在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化学键的本质、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以及化学反应需要活化能的原因等等。在这个领域中,第一个课题是关于原子结合成稳定的分子的原因问题,即形成化学键的原因问题。在量子理论以前的阶段中,人们曾企图根据单纯的静电学概念,即在异名离子相互吸引的基础上来说明化学  相似文献   

9.
何国钟 《科学通报》1984,29(2):127-127
原子簇化合物化学键理论是当代理论化学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理论的发展对于沟通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深刻地揭示化学键的本质具有重大意义。七十年代,Wade、Mingos和Lauher提出和发展了骨架电子对理论(Wade规则),提供了多面体骨架分子轨道成键数的计数方法。实际上,作者从局域分子轨道法和骨架分子轨道法就可概括络合物的成键规律。Ruedenberg和Hoffman提出生成轨道法,他们  相似文献   

10.
铜中强激光冲击波衰减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激光照射到固体材料靶面时,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向外喷射,从而在固体中诱导一个高压冲击波。利用强激光产生的这种超高压已成为动高压技术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已用于惯性约束聚变。尽管强激光诱导的冲击波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顾援等也曾通过光学诊断技术间接估算过激光冲击波压力,然而由于冲击波衰减快,历时短,其在材料中衰减规律的多点实时直接测量结果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PVDF压电膜传感器对强激光在铜中诱导的冲击波完成了多点实时直接测量,在实验中获得了激光冲击波的衰减规律。这一结果为利用强激光冲击波进行超高压、超高应变率条件下的材料本构研究和动态断裂研究以及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激光引起金属靶层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志平 《科学通报》1992,37(22):2100-2100
激光引起金属靶的层裂,目前国外只有少量文献有报道,并主要集中在铝、铜材料。由于脉冲强激光能产生10~7s~(-1)以上的超高应变率,它为在实验室内研究这样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机理,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加载手段。本文简要报道我们在中国科技大学“华光”10~(10)W钕玻璃激光器上所做的铝和铁靶层裂实验的初步结果。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强激光装置实现金属层裂的尝试,为强激光破坏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鲍林回顾了与路易斯的交往,介绍、评述了路易斯在化学键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对朗格缪尔等化学家的研究也有评介.鲍林本人就是一位化学键理论的大师,他的一些理论研究结果自然也包括在内.对于读者了解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关于化学键理论的发展,温故而知新,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刘杰 《科学通报》1988,33(21):1660-1660
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检测DNA单链断裂。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四种:碱性洗脱法、碱性梯度沉降法、羟基磷灰石色谱法和类核沉淀法。它们操作复杂,实验条件不易控制,而且定量分析困难。本文介绍一种检测DNA单链断裂的新方法——缺口转译。这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标记方法,将此方法试用于研究抗癌药物10-羟基喜树碱对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的影响,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揭示海原断裂带微地貌的精细结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第四纪地貌体的位错精确测量是活动断裂研究的基础, 提高地形数据的分辨率是关键. 激光雷达三维扫描(LiDAR)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先进有效方法. 在我国一条标志性的大型活动断裂——海原断裂带上成功开展了机载激光雷达扫描, 覆盖128 km的区段, 获取了高密度的激光点云数据和达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实现了对海原断裂带的微地貌形态和断层几何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 高密度大范围的三维激光扫描促进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复发规律的精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陶家祥 《世界科学》1999,(12):41-41
艾哈迈德·泽维尔能够用比一眨眼还决的时间完成一次试验。在过去的10年中,这位埃及出生、现在帕萨迪那市加州技术研究所工作的物理化学家,早已是应用超短波激光脉冲来观察化学健连接和断裂时原子“舞蹈”的先驱者。上星期,泽维尔所获得的化学反应的空格图像,终于使他赢得了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速度之快足以令你凝神屏息。例如铁钉的锈蚀似乎是缓慢的,但那是因为单个分子很少产生化学反应。一旦多种反应物相团并克服了能量屏障,化学镇的形成和断裂只需要大约100飞秒(1015分之一种)的时间。因此在津维尔之前…  相似文献   

16.
正"阿波罗"号登月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面镜子(测距仪)。此后,科学家从地球上向这面镜子发射激光,并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地月距离。结果显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1695年,埃德蒙·哈雷开始埋首于彗星轨道的研究。这是一件极端需要勤奋与耐心的工作,不光是因为惊人的计算量,还有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一点点搜寻相关记载的水磨工夫。月球远离,"真凶"是谁?  相似文献   

17.
激光技术已被用于精确检验自然界的某些基本规律,如利用激光干涉仪准确证实了空间的各向同性。1985年,H.Rinneberg等应用一对可调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一束被引入屏蔽真空室内的稀薄原子,其中一个激光器发射频率相当于把电子激发到较高的中间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另一束激光提供的能量将原子中的电子激发到主量子数n=290的高能级。这是实验室中目前所获得的最大原子,也是一系列n不断增大的高激发态原子的最佳实验结果。基于高能实验和理论等,1984年我们提出  相似文献   

18.
王晓方 《科学通报》1992,37(2):133-133
短脉冲激光(~fs—~ns)产生的激光等离子体是一种高亮度软X光光源,它在X光激光研究和物质结构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软X光发射的测量,也成为研究激光等离子体这一高温、高密度复杂现象的有效手段。由于激光等离子体是在fs—ps时间尺度下产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形成激光的诸要素,统一地理解了普通(以原子、分子或凝聚态物质为介质的)激光和自由电子激光的运作机制.由此认识了实现γ射线激光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即让带电粒子在普通激光中摆动,再配以适当的"共振"和"抽运"机制.为了进行精确可靠的分析我们建立了激光中的量子电动力学.她与真空中的量子电动力学等价,因此是当今最可靠的物理理论.由此明确得出的结论是,一束适当能量的单能直线前进的电子与一束单色平面波普通激光迎面相撞将产生γ射线激光,称为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当然,这是理想条件下的理论结论.然而协同学(synergetics)告诉我们,在实际条件逼近理想条件的过程中会有一临界点,越过这一点,诱致辐射的正反馈会导致一雪崩式的过程,电子束与普通激光碰撞产生的γ射线束遂相变为γ射线激光.  相似文献   

20.
甲醇在激光强度为10^13~10^14W/cm^2,脉冲浓度为80fs的飞秒激光照射下发生解离,产生的碎片离子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当激光强度较低时,首先出现母体离子CH3OH^ ,逐渐增加激光强度,母体离子解离产生初级碎片离子,氘代甲醇的实验结果证明此碎片离子是CH2OH^ ,即甲醇的母体离子首先断C-H键,进一步增加激光强度,母体离子的C-O键也会断裂产生CH3^ ,当激光强度更高时,出现更小的碎片离子,解离甲醇时,只有H^ 碎片随激光偏振方向呈现各向异性,这些实验事实证明:甲醇是顺序解离而不是库仑爆炸,激光的电场将该分子中的C-H键拉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