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菲 《科技信息》2010,(26):165-165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角度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在西方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是男性压迫的对象。本文通过女主公珍妮的三次婚姻解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及珍妮通过婚姻追求自我解放,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古希腊神话中,女性从女神被贬为女奴。而生活在男性权力夹缝中的女人,无论是扮演哪种角色,或是妻子、母亲、还是英雄;甚至是沦为玩物、祭品、妖魔,都是被压制着,并承担起她们的主宰者一一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一切罪名和痛苦。本文拟从古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家长制度下苔丝和珍妮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万涛  杨小婷 《科技信息》2011,(20):39-39,42
小说《傅家的儿女们》是旅美华裔女性作家於梨华的成功作品之一。作品中通过描写父亲用高压的政策对几个儿女前途进行干涉,揭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抑制和压迫,同时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实际行动反抗的体现,表达了女性要求摆脱传统束缚、表达自由心声的迫切希望。  相似文献   

4.
《紫颜色》和《她们眼望上苍》是描写黑人女性成长的姊妹篇。两部小说都突出了话语在黑人女性建构自我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本文分析了霸权话语对于黑人女性的支配和对她们独立自由的禁锢,讨论了话语对于黑人女性反抗父权制压迫,追求自我,构建自我身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芥川小说<莽丛中>通过女主人公真砂的受辱事件,真实反映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历史境遇.作为一名被侮辱和被戕害的女性,真砂既要遭受男权社会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还无法摆脱父权制话语的规范和制约.真砂实际上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认同父权制社会的角色定位,则势必会丧失自我的性别权利;如果违背父权制社会的伦理法权,又势必会沦为不贞或堕落的形象.真砂的哭诉反映了她反抗男性霸权的潜意识,预示着其对现实处境与性别意识的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尤其以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和邝丽莎等为代表,在当代美国文坛的影响愈来愈大。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关注并探讨女性生存境况以及女性如何争取权利,流露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具体来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通过无声的反抗,或将自己定位为双性同体,或结成姐妹情谊,以此对抗父权制的压迫,表达追求男女平等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命运悲剧及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透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女性追求自我意识的角度解读肖班的<觉醒>.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探讨小说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分裂形象,阐述她受压迫、觉醒、反抗并失败的过程.最后把她失败的真正原因归结到父权制下女性自身定义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蒋晓琦 《科技信息》2013,(8):194-194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女勇士》反映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临多重创伤。一方面是传统父权制的压迫,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美国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与压迫以及中美不同文化带来的文化困惑。本文结合创伤研究中的文学性创伤分析《女勇士》中的多重创伤以及创伤对华裔女性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吉尔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指出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往往打着爱的旗号压迫女性,剥夺女性的话语权,使女性处于无名的地位、无声的状态,揭露了父权制意识形态所标榜的"爱"的虚伪性与残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