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Itakura语音失真测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对Itakura语音失真测度的改进方法-感知谱失真(PSD)测度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人的听觉特性把语音短时谱转变为符合听觉特性的感知谱,再以感知谱为基础,结合Itakura测度的优点来度量语音失真程度。通过对不同质量的语音信号进行仿真实验以及与Itakura测度方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SD测度克服了Itakura测度的不足,与语音质量的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特别是在语音失真程度较大时PS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对Itakura 语音失真测度的改进方法——感知谱失真(PSD) 测度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人的听觉特性把语音短时谱转变为符合听觉特性的感知谱,再以感知谱为基础,结合Itakura 测度的优点来度量语音失真程度.通过对不同质量的语音信号进行仿真实验以及与Itakura 测度方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SD测度克服了Itakura 测度的不足,与语音质量的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特别是在语音失真程度较大时PSD测度明显优于Itakura 测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方便、快捷、可靠地对失真语音进行语音清晰度性能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分类的加权巴克谱失真语音清晰度客观评价算法SC-WBSD.该算法提出在巴克域中对清音帧、浊音帧及过渡音帧巴克带谱失真进行加权来求失真语音的客观失真测度.通过分析 3类语音的巴克谱失真测度与DRT分的相关程度,提出一组以相关系数的幂次方为权重的有效SC-WBSD权重矢量.实验结果表明,SC-WBSD方法和DRT分的相关度达到了0.924 73,与巴克谱失真测度算法相比提高了4%.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客观音质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利用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来对巴克谱失真距离测度进行改进,并将这些测度应用在客观音质评价中,以提高主客观音质评价的相关度.改进的测度动态地确定语音信号每个巴克带的掩蔽门限,有选择性地计算失真距离,只包含听觉能够感知的失真.针对特定失真语音条件下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主客观评价结果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可以推断这些测度作为对语音系统进行的客观音质评价,会具有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复杂环境噪声下无参考源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准干净语音构造和有参考源评价模型,实现接近于有参考源客观评价的性能.首先,采用改进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算法和多带谱减法获得带噪语音的准干净语音;然后,将该准干净语音作为改进的主观语音质量评估(PESQ)算法的参考语音,计算参考语音与带噪语音之间的失真误差,获得带噪语音的客观评价分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客观评分相关度达到0.927,与有参考源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标准的相关度0.931相比,实现了99%的接近,与无参考源的客观评价标准相比,提高了7.4%.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TRAIGHT算法的汉语语音morphing方法.通过标注源和目标STRAIGHT频谱上的特征点,并利用线性和对数叠加的方法实现对频谱的morphing;通过插值的方法对基频进行morphing.实验结果表明,morphing后的语音在语义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保持了源和目标语音的特征,morphing的结果获得了高质量的合成语音,MOS得分为3.87分.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说话者的无监督语音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机对话语音中2个说话者之间存在着信道和声学特征上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从对话语音中分出属于每个话者的语音部分。文章重点讨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无监督语音分割算法,并比较了欧氏距离及广义似然比和持续时间相结合的2种距离测度,后者利用假设检验的似然比来描述2个语音段之间的相似性,通过与文本无关的手机对话语音的话者确认系统实验,表明了它比前者更优越,能较好地检测出绝大部分的说话者改变点,且计算代价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谱估计增强算法易产生语音畸变、导致语音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失真控制下的短时谱估计语音增强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语音畸变的客观度量参数,并根据这一参数得到抑制语音畸变的约束条件,然后结合人耳听觉掩蔽特性和无语音概率参数,修正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估计函数,最后联立约束条件和估计函数,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从而实现了在噪声抑制和语音畸变之间的折中,改善了语音增强的效果.主观试听和客观测试结果均表明,与其他谱减法相比,在相同的信噪比和去噪度条件下,新算法的语音畸变度最小且几乎察觉不到音乐噪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基于可拓聚类分析的软件质量测度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软件质量测度评估体系,在该体系的框架下进行了评估指标的测度级别划分.进行了软件质量测度评估可拓聚类分析,给出了评估指标的规范化处理模型及权重分配模型,建立了不同软件质量测度级别的可拓经典域和可拓节域,给出了软件质量测度分析对象关于不同评估指标和不同测度级别可拓域之间的可拓关联度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可拓聚类分析的软件质量测度算法的实现模型.基于案例进行了算法的验证分析,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以CS—ACELP算法为核心的数字语音记录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ITU G.729 CS-ACELP语音压缩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由DSP芯片实现基于该算法的数字语音记录设备的方案,且通过算法优化和改进,使一片C54 DSP芯片能编码2路输入数字语音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优化和改进后的复杂度仅是此前的1/8,系统的压缩能力在相同的语音质量下是现有基于ADPCM语音记录设备的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