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 ,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 ,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 ,外交家们常常运用外交辞令来发表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糊语言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外交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外交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外交家们常常运用外交辞令来发表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糊语言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外交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外交语言?或许有人会以为外交语言就是那些巧妙的外交辞令和外交界专用的术语。其实它们只是外交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最确切、最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外交语言是外交活动中实际使用的语言。参加外交活动的各国代表,为了能彼此理解,必须采用一种或多种交际语。这种交际语就是外交语言。在历史上,往往以某个时期内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国家的语言为外交语言。拉丁语、法语和英语曾先后成为国际上的主要外交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5.
外交语言在外交活动中起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应该是优秀的外交语言艺术大师。当今的外交语言艺术日臻完美,形成了一些独特属性,如“规范性”、“模糊性”、“暗示性”、“幽默性”等等。本文试就外交语言的“规范性”和“模糊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规范性是外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闻英语语言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尼 《科技资讯》2010,(5):207-207
新闻语言是指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相区别,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语言。本文对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点和词汇特色详细分析,企图减少中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困难,同时力求从新闻英语的规律和特点的角度给人以指导。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8.
外交实践中使用的语言谓之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属政治语言范畴,分书面的和口头的两大类。书面语言按外交文书和文件的不同形式各有差异,而口头语言也分讲演、会谈、谈判、交涉、答记者问等不同类别。本文仅谈谈外交语言的一些共同的要求和特性。鲜明的立场外交语言既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因而它必然具有鲜明的立场。往往一个词的使用就可以区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譬  相似文献   

9.
丛娇龙 《科技信息》2012,(32):I0105-I0106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它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外交是国家之间进行谈判或签订条约的艺术,而外交语言是谈判的重要工具,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外交模糊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很快,对外交的冲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好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一样多,它对外交构成的挑战和问题比它给外交带来的便利要多。其中,有四个挑战值得关注。外交技术化的挑战传统上,外交被视作是一门语言的学问,英国外交学家萨道义把外交称作为用智慧和机智处理国际关系的学问。过去外交很注重对语言的训练,如何谈  相似文献   

12.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语言,是外交下作的重要载体通常被称为外交辞令。外交辞令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外交话语的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除了以人为本,还说到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外交有可能成为中国外交新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处理外交问题时确实越来越讲究法治原则,注意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世上万物都经历着变化,外交语言似乎也不例外。古典外交使用的是“极为有礼的特别语言”,对方一听即明其含义。如今则不同了,连粗俗的语言有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深化、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从2012年开始,中国在外交领域可能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国际经济方面的挑战.在可预见的将来,贸易摩擦有可能加剧,人民币汇率有可能重新成为外交较力的借口.而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越来越多,如何保护我们的海外投资利益也会成为中国外交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靳文同志撰写的《杂谈外交语言》,受益匪浅,并引发我的兴趣,想补充几句。外交语言除了口头的外,还有书面的。重要讲话往往拟有文稿,不仅让人听,也让人研究,是一种书面色彩较浓的语体,也较多地具有政论语体的特点,要求准确、严密、简练。说话首先要体现自己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和身份,把坚定的政治原则性、高度  相似文献   

17.
宋欣航 《科技信息》2011,(30):169-169
外交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正是这些模糊限制语在外交语言中所发挥的人际功能作用才使得外交家们措辞礼貌、灵活。  相似文献   

18.
李瑛 《广东科技》2008,(12):50-51
法国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在长期的口译实践基础上提出了释意派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运用释意派理论,结合外交翻译的特点,通过分析2007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实例,说明外交场合古诗翻译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所谓新闻语言就是新闻作品所使用的(?)有自身特征的语言,与此相对应的是文学语言、公文(?)言、法律语言、外交语言、科技语言等.  相似文献   

20.
周加李 《世界知识》2023,(11):69-69
外交是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外交的和平属性决定了“礼”在外交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外交礼宾礼仪对于外交的重要性,外交界一直有“外交工作‘礼’先行”的说法。基于外交礼宾礼仪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学术性研究十分有必要。但受制于外交礼宾礼仪的实操性特点,大多数外交礼宾礼仪的学术成果主要介绍是什么、如何做。外交礼宾礼仪的学术性与学理性研究一直属于偏门和冷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