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泉州16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泉州海丝旅游资源价值普遍较高,但部分资源品质较低,资源开发基础薄弱,故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泉州海上丝路历史地位、丰富而又珍贵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促进泉州海丝专项旅游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促进泉州海丝专项旅游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泉州海上丝路历史地位、丰富而又珍贵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促进泉州海丝专项旅游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其"海丝"历史遗存丰富。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态度影响着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步伐。基于地方认同理论,运用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认知、情感及行为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态度和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地方认同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认同度越高,本科以下学历群体认同程度高于其他学历群体,月收入3501~5500元的人群认同程度较高;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总体认知程度较低,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居民认知情况的影响,与人口学特征相关性较弱。提高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对"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出,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但周边国家众多,就东南亚这个次区域而言,中国应推行什么样的外交方略?这取决于相关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一带一路"角度看,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建设的首选区域,"海丝"拟建设的两条线路都要穿过这一地区,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拟建设的的六大走廊中,就包括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从经济合作角度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而这条"海丝"必经的两个周边大国印尼和印度也都有着各自的"海上宏图":印尼新总统佐科在就职演说中誓言要将印尼打造成海洋强国,而印度也早就有其印度洋发展规划。而且,颇具意味的是,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海丝"的需求和态度相去甚远。如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怀揣着不同"版本"的"海上宏图"的三个大国间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其间潜在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贸定位、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实践探索,认为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把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融入到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中去,是汕头的战略选择。最后,从引进侨资与引进侨智相结合、创新创业与创客创意相结合、内涵提质与外延发展相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以及完善基础设施与改善商务环境相结合等五方面阐明了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句法,结合核密度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分别从客观、主观两个层面,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及感知可达性3个维度对泉州市21处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遗产点的可达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泉州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总体较好;2)部分遗产点的空间分布与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存在部分空间上的"错位"现象;3)知名度较高的遗产点可达性也较高,而可达性排名靠后的遗产点其知名度也较低。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达性较差的遗产点提出交通优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泉州市海丝遗产点可达性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薛力 《世界知识》2014,(10):23-25
中国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动机何在?“海丝”对中国、亚洲与世界意味着什么?这是过去半年里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对外战略的组成部分,或许会成为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0.
<正>各个力量间重新洗牌魏玲:总体上看,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上(主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海丝");对地区的影响则涉及地区的自贸体系  相似文献   

11.
唐通事是江户时代在日本长崎的中日贸易中从事翻译等职务的地方行政人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上,唐通事作为华侨社会事务管理者、中日经贸促进者、友好使者、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为海丝之路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尽管其历史作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充分发挥,但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的文化情感网络是不可忽视的,它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奋斗史的缩影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介绍了福船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提出建造一艘能靠风帆航行的福建漳州至泉州一带木帆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闽南民间舞蹈是闽南文化丰厚积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闽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独特个性。嘭鼓是闽南地区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它表现的是闽南地区人们一种恬淡情境的生活写照。以嘭鼓作为道具并结合闽南民间文艺的瑰宝—南音及其哺育出的南戏等表现形式所创作的舞蹈--"南韵嘭鼓"是泉州艺术学校在闽南民间舞蹈教学创作方面的一个初步的、创造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海丝文化与当代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和平崛起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经过学者和政府深思熟虑而提出来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这一历史课题,我们深刻地探讨一下其如何可能、应遵循什么样的模式要求等问题将会是有益的。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创举,其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的角度出发,就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模式做一下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态共荣圈考察处于每一个生态位上的文化形态,研究在特定区域中每个文化形态生态位之间的互动和平衡,并试图保持整体区域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位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亚洲国家形成特有的海洋亚洲文化生态共荣圈。通过海洋亚洲文化圈中的华人流散文学现象,考察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建立海洋亚洲文化丛,并以此作为海洋亚洲各亚文化特质区隔的重要指标,完成在这一大型文化圈中进行文化生态位竞争和平衡最重要的任务:传承和传播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亚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和平崛起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经过学者和政府深思熟虑而提出来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这一历史课题,我们深刻地探讨一下其如何可能、应遵循什么样的模式要求等问题将会是有益的。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创举,其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海丝之路及海丝文化的角度出发,就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模式做一下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生态动态平衡规律是推动方言电视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保护传统文化生态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需要,国家批准成立全部使用闽南话播音的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在闽南两个乡村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闽南语频道开播6年来,对乡村社会生产、社会制度、村民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元素,闽南语频道在制播过程中应找准生态位,严守媒体人角色,注重文化的生态性、动态性和传承性,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见证了泉州古城革故鼎新的沧桑历史,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结构功能的进步,旧街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由此,西街的整治是必然的。西街片区的保护与更新,应在保持古城风貌完整性和居民生活延续性的基础上,由生态引领,提升西街片区的功能与文化内涵,通过建设传统特色旅游,反哺闽南文化,为西街的步行街改造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26日,广西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十几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利平教授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主题发表观点。他讲述了古代海  相似文献   

20.
冼夫人是茂名地区乃至东南亚都备受人们崇敬的中国古代的杰出女性,研究并推广冼夫人文化,对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