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内容覆盖了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流程及装备节能、数据中心及公共机构节能7个技术方向的23个重点研究任务。此报告主要介绍了专项的背景、部署、管理举措、实施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共机构低品位热能回收效率低、特殊区域余热利用集成度差、余热利用率低;采光照明耦合设计理论缺失、控制系统可调度低;用能设备管理平台兼容性差、监控分离、数据分析弱;围护结构整体节能性及防火安全性差;公共机构节能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机构高效用能系统及智能调控技术研发与示范"面向公共机构节能和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需求特点,在实际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公共机构节能关键技术:用能设备余热的高效低阻强化传热技术,服务类区域低品位余热梯级利用集成系统技术,空调通风系统余热回收技术等;智能照明控制技术,新型高效采光技术;数据驱动的供热与空调系统前馈控制技术,基于能耗监测、环境监测、机电系统监测智能管理以及调控的"四位一体"监测管控系统平台技术;新型高效整体式复合外墙集成技术,新型高效智能外窗调控技术,高效围护结构装配集成与施工安装技术;节约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等关键技术。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减少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并实现在现有国家标准GB50189的基础上节能25%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相对温和条件下的煤直接转化过程(如煤热解和直接液化等),其产物分布及组成与煤结构关系密切。深入认识低变质煤热解过程中显微组夺和矿物作用及弱键合结构在分子水平反应规律对煤转化过程产物调控以及发展新型高效煤转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国家相继在973计划和新近启动的重点研发计划中安排相关的研究任务,并取得明显的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作者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变质煤直接转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编号2016YFB0600300)的研究中,利用建立的新型原位热解-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原位检测煤特征显微组分、矿物作用和催化转化等过程初级产物形成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开启分子水平上研究煤直接转化过程产物调控的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4.
北京桑普阳光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新能源与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生产桑普牌高效节能采暖炉、燃煤燃油燃气小型热水锅炉.桑普新型燃煤家用铸铁炉适用于无集中供暖条件的楼房、平房的冬季取暖,兼有炊事功能,具有热效率高、炉具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产品被列入科技部20002年国家重点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2ED670029).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煤炭利用方式高能耗、高污染、高CO_2排放的缺点,西安交通大学提出了"超临界水蒸煤"新概念和新思路,将煤炭化学能和中低温热能直接有序转化为氢气化学能,可从源头上根除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生成,同时实现高浓度CO_2产物的自然捕集。西安交通大学近两年来特别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0100)资助下,为进一步优化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中化学反应与流动传热的匹配关系并解决碳不完全转化的问题,分别开展了化学反应动力学以及超临界水环境中热质传递强化两个方面研究,进而获得超临界水-煤炭颗粒多相流热化学热质传递强化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了小型示范试验样机,实现了煤炭在温和条件下高效气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22,(4):17-18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放射诊断设备低剂量控制评价和应用规范研究"项目(2016YFC0103500)通过了国家验收.项目牵头单位吉林大学,项目负责人刘景鑫教授.项目取得系列成果,并在医学影像全流程质控互认共享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煤炭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但目前CO_2捕集能耗与成本过高、地质利用途径有限、封存长期安全性不确定以及缺乏CCUS全链集成方法等技术瓶颈严重阻碍了CCUS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针对上述瓶颈问题,在2016年首批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CO_2低能耗捕集与地质封存利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以低能耗CO_2源头捕集技术、CO_2增采非常规油/气/热技术和安全地质封存构成的新一代CCUS技术为目标,致力于破解加压富氧燃烧中反应与能量传递不协调、化学链燃烧与煤分级气化中燃料化学能释放与碳组分调控难耦合、CO_2非常规油/气/热增产和封存机理不清、CO_2对封存构造的长期影响规律不明确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本研究团队在CO_2地质封存、CO_2非常规油/气/热增产机理和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出CO_2地质封存长期安全性评价和CO_2驱致密油、页岩气和开采深层地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22,(8):15-17
为了更好地为奥运健儿保驾护航,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下,"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特色学科运动医学、骨科创伤和康复医学以及多学科协作牵头开展.项目针对冬奥会比赛项目运动创伤,联合国内14家综合医院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急救处置、诊断、治疗和康复技...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技术内容 "纸浆改性用复合酶制剂及其应用技术"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C03-02-03.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8):52-53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发明为粉状助燃剂和液体助燃剂两种,适用于煤(油)助燃消烟,属高效节能绿色项目.其中,粉状助燃剂适用于煤炭燃料,特别适用于劣质煤,节煤效果好,最高可节煤30%以上;适用于15吨锅炉以下和型煤家庭燃煤的节能.而液体助燃剂一般是在大型燃煤锅炉和用重油、蜡油、柴油的燃炉中使用,可节煤20%~30%,节油10%~20%,烟雾中的林格曼黑度可直接达到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主要技术内容 "TQYGZ新型高效移动式清理机"项目属"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小麦储藏加工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专题的子项目,项目编号为:95-001-02-04.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新型高效脱色絮凝剂"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A12-08-01-01.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2,(11):26-27
一、主要技术内容 "离子束表面复合改性技术及其在汽轮机叶片上的应用研究"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A22-04-02.  相似文献   

14.
微纳制造技术是从纳米材料制备到器件应用的核心技术。面向微纳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发展不同于传统微纳加工技术的低成本、高精度、绿色环保的纳米结构制造技术,是未来新型纳米结构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印刷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方式,能耗少、材料普适性高,可望对新型纳米结构器件制造技术产生变革性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印刷制造技术与纳米结构器件系统集成应用"项目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十三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布局的5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之一,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处于我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交汇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本文探讨了高校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总体情况、领域分布和优势特色,并对牵头项目数前20名的高校承担项目情况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业含尘废气余热回收技术不仅是降低工业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更是突破我国资源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基础研究的突破是克服工业烟气高温高含尘、腐蚀性强和工况变化大等问题的关键。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含尘废气余热回收技术"(2016YFB0601100)实施两年以来,对含凝结性尘粒高温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高温高含尘烟气余热回收、亚微米级尘粒深度净化及余热回收3个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本文从项目研究的概况、标志性研究进展、中试平台的中期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急需研发经济、高效、绿色的修复材料与技术。一些纳米材料相比常规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反应活性,能够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发生强烈的吸附与氧化还原作用,有望用于土壤污染治理。为此,科技部于2017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中设立了"用于土壤有机污染阻控与高效修复的纳米材料与技术"项目,旨在研发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宏量制备技术,阐明其阻控/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机制及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与生物生态效应,构建经济、高效、绿色的农田土壤有机污染阻控修复和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纳米技术,建设示范工程,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材料、适用技术和工程范例。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该项目实施两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包括有机污染农田土壤阻控修复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修复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有机污染物复合生物效应与调控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22,(6):11-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声学层析成像理论、技术和应用示范"项目针对大范围水文参数层析和海底特性成像的需求,充分挖掘声波环境遥感遥测的潜力,围绕声波与不同时空尺度海洋过程及边界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利用稀疏布放声传感设备层析与成像环境特征的可辨识性等关键科学问题,旨在突破大深度低频发射换能器、大功率垂直发射阵、多元垂直接收阵...  相似文献   

19.
红外多重数码防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多重数码防伪技术"由湘潭大学会同北京友邦联合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历经16年研制,是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新型高效能量上转换稀土发光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之成果,也是国家"863"计划中独自的防伪技术项目.2004年3月,经国家科技权威部门项目查新,该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防伪力度达到国家A级.2005年9月,国家完成对本技术的验收,并被评为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5):58-58
广东省新兴县新科艺彩色不锈钢有限公司的不锈钢(不锈铁)表面改性着色处理技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新领域的空白,其各项技术质量性能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项技术开发已纳入广东省2002年度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粤经贸[2002]258号),2003年纳入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粤中小企业[2003]52号),并均得到省财政的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