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11,(12)
近日,北京市科委委员一行到门头沟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门头沟区相关领导汇报了门头沟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规划设想,并强调了门头沟区按照版块开发和精品带动的策略,以潭戒两寺为龙头,突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实施了旅游产业开发计划。目前,潭柘寺镇和王平镇已确定投资意向。市科委领导对门头沟区战略发展思路给予了肯定,并表示要用科技项目支持门头沟区发展战略,通过农业项目的科技示范,拉动门头沟区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门头沟区地名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地方的命名都是有根据的,或反映当地的地貌特征、自然环境,或反映当地的人文特征、历史文化.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区内多山地,具有鲜明的山城特征,且门头沟区历史悠久,深厚的历史沉淀也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门头沟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在门头沟区的地名命名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本文以门头沟区地...  相似文献   

3.
项目追踪     
《科技潮》2011,(1):24-25
门头沟区"新农村太阳能取暖试点工程"通过验收近日,门头沟区科委组织专家对北京创意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索乐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承担的"门头沟区新农村太阳能取暖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4.
巩旭东  刘学 《科技潮》2006,(10):10-11
2005年,北京市科委出资3000万元,由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支持,门头沟区科委承担的“门头沟区生态修复重点科技示范工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门头沟区承担的“门头沟区农村科技协调员引领型特色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课题通过了市科委专家的验收。该课题结合门头沟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实际需求,以示范基地和科技服务为重点,开展农村科技协调员服务体系建设及特色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采用CASA模型和30 m分辨率Landsat数据生成了门头沟区2003—2014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分析了门头沟区NPP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MODIS年NPP产品分析了门头沟区2003—2014年NPP的年际变化特征,基于MODIS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门头沟区典型年份的年内GPP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门头沟区NPP受地形及人为因素影响,低值区主要沿河流谷地及东部河流出山口处分布,在整体区域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自2005年以来年际NPP总体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GPP年内波动明显,5—9月GPP/NPP的差异对不同年份间GPP/NPP差异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张金秋,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门头沟区第八届政协委员,区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  相似文献   

8.
作为冰川动力学重要参数之一的底部剪切应力,受冰川自身属性以及冰-岩界面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但这些因素能驱使该参数发生何种及多大幅度变化却仍不明晰,阻碍了冰川动力学模型可靠性和精度的提升.本研究借助相关公式和中国西部14条山地冰川的冰面、冰床高程数据,计算冰川底部剪切应力并分析其特征.结果显示,冰川底部剪切应力主要受冰川形态类型控制,呈现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坡面冰川依次减小的规律;冰川性质是底部剪切应力的次一级影响因素,表现为同一冰川形态类型时,海洋型冰川的底部剪切应力明显高于极大陆型和亚大陆型.在相关研究中,山地冰川底部剪切应力取值首先应考虑冰川形态,再适当关注冰川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为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京西矿区分校,负责全区小学教师业务进修。1958年改名为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为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京西矿区分校,负责全区小学教师业务进修。1958年改名为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地质历史中,地球曾发生过震旦纪冰川、石炭-二叠纪冰川和第四纪冰川3次冰川活动。为研究和预测当今气候,按照岩石学原理和李四光教授创立的确定古冰川的3个标准,研究了渝鄂湘黔毗邻地区的古冰川事件,结论是该区只发生过震旦纪冰川;第四纪时不存在古冰川遗迹,没有发生过冰川活动;为温暖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劳动力结构特点及在北京市产业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劳动力特点及现状,对今后劳动力状况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纬度及中纬度高山有过古冰川活动的地区,保存着冰川沉积及冰川遗迹,这些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冰川沉积和冰川地形就成为主要标志。秦岭以北黄土区是中纬度干旱及半干旱高原地区,这里一直没有发现过冰川及冰缘现象的遗迹。在其南缘的秦岭山区虽有冰川遗迹,但其分布范围和冰期次数,目前尚不清楚,因之本区第四纪古气  相似文献   

14.
张冬峰  闫兆东 《科技潮》2009,(10):51-51
近日.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与门头沟区政府共建“生态商城”项目启动仪式在门头沟区龙泉宾馆举行。“生态商城”项目是针对门头沟区优质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不畅、宣传不到位等问题.经中关村园区管委会和区政府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调研与会议     
《科技潮》2008,(9)
门头沟区市科委调研少数民族村产业发展规划近日,市科委可持续促进中心相关领导到妙峰山镇陇驾庄村(门头沟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满族村)进行产业发展规划调研,并表示,要加大力度支持陇驾庄村满族产业规划,促进该村民族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冰川运动速度是计算极地物质平衡和对冰盖和冰架数值模拟的重要参数.针对传统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的不足和局限,基于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和多孔径干涉技术(MAI)开展二维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研究.将该算法应用于南极Lambert流域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得到了研究区域高精度的二维冰川运动速度场,将采用偏移量跟踪算法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和本文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结合研究区域已有历史观测数据,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Lambert流域冰川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InSAR和MAI的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优于偏移量跟踪算法;近20年的冰川运动速度时间序列数据显示Lambert流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山岳冰川,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和科研性。据观察,近百年来该冰川表现出持续消融的状态,保护已迫在眉睫。从规模、结构及分布3个方面论述了海螺沟冰川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冰川的形成和物质平衡的条件。根据温度、海拔以及表面覆盖物质成份3项对冰川消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针对海螺沟冰川消融的严峻现状和冰川地质遗迹开发和保护具体情况,提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方案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冰川滑塌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形式冰川灾害.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发生10多起冰川滑塌事件,其中高原东北部阿尼玛卿山晓玛沟冰川分别在2004、2007、2016和2019年连续发生4次.利用多序列遥感影像和现有资料的整合统计对近35年来晓玛沟冰川形态、流速特征等进行分析,厘清了4次冰川滑塌事件发生的诱因以及潜在的隐患点.结果表明,4次冰川滑塌发生前期的冰川跃动或末端前进、冰川后缘冰-岩崩、异常高温降水、易于滑动产生的基岩性质等与冰川滑塌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到冰川后缘陡坡区在2000—2011年间发生4次规模较大的冰-岩崩,为多次冰川滑塌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和动力基础.未来几年内再次发生冰川滑塌的可能性极大.2019年冰川滑塌发生后,晓玛沟冰川再次向前滑动;近年来,冰川后缘新发育的不稳定斜坡冰裂隙发育明显增多;斜坡冰流速的变化与下部冰川稳定性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冰川滑塌发生的相关年份斜坡冰流速明显较快.根据对阿尼玛卿山4次冰川滑塌诱因的分析以及新隐患点的判定,提出结合遥感影像和临近气象站点资料的便易手段,加强对晓玛沟内冰川形态和运动特征等的监测,以及时关注和预测未来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是一个漫长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之中.他与当时一些中外反对派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论,也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赞同.基本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建国后又一再时起时伏引起了不少人争鸣.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迭出,很有再一次论述其分布与冰川类型的必要,如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等等.  相似文献   

20.
以Landsat影像、冰川编目数据以及DEM数据为依据,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进行了不同时期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边界的提取,对比分析了1978—2014年不同时期冰川末端变化,发现研究区内有12条冰川出现过快速前进现象.重点监测这12条冰川在1978—2014年18个时段的运动状况后,发现12条冰川都出现过前进速度为200~3 000 m/a的快速运动过程,且大部分快速前进现象集中发生在2004年以后,这12条冰川可能为跃动冰川.研究区内冰川内部结构不稳定、长度长、面积大、末端海拔低的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先降后升的气温与持续增加的降水是导致研究区内冰川发生跃动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