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阐述"变"的哲学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黑格尔也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重演""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他的话,深刻洞察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历史对现实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类对历史的漠视与淡  相似文献   

2.
日本青少年的历史观相当一部分日本青年认为,60年前的那段历史没有必要总是旧事重提,他们的父辈也许杀过人、犯过错,但是父辈们的错误不应由他们这一代人承担。甚至还有一名同学说,日本确实曾经侵略过中国,但那场战争是在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法避免的。而在当前的和平环境下,几名中国留学生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曾经给予他们诸多关照的日本人一家五口,这才是真正的罪恶,难道中国人不该反省、不该对日本人道歉吗?这番话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但它反映了部分日本青年的真实想法。由于日本的教科书里从未对那段侵略历史做过详…  相似文献   

3.
威廉·第斯多惠(FriedrichAdolfWilhelmDiesterweg,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培养一种理想的人和建立理想的教育制度而奋斗,在推动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人的发展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这个问题都产生过激烈的争论。那么,第斯多惠心目中理想的人是什么?这种人是如何培养的?他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弄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现代教育培养理想的人…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环境和发展大会以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方文明的缔造者。在人地关系方面,我们的先哲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人法地"就是其中之一。这一观点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能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一、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解人地关系同人类一样古老。但由于人们对地球认识上的差异,及研究的重点不同,目前对它仍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见下表。并列说人地关系地"隶属于"人"(社会)隶属说隶属于"地"1.并列说。人地关系由人…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随团到伊拉克参加一次活动。到会的有海湾地区很多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一次席间,一位也门女官员对我说:“两三千年前,中国有一位‘母王’就来到过伊拉克。”我思索片刻,问她:“您说的是不是周穆王?”我猜想,她一定是把周穆王和传说中的西王母搞混了。一位并非专业历史学家的也门女官员,知道周穆王来到过伊拉克的传说?近3000年前的周穆王,真的来过伊拉克?最早来到伊拉克的中国人到底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远行域外的故事,竟然是君王亲自出行的记录。成书于战国时期、在晋代被人们重新发现的古籍《穆天子传》,记载…  相似文献   

6.
威振天下,名扬史册的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怎么跟盗墓贼对上了阵?哦-原来他是怕死后住在地下宫殿里,会被人骚扰。要知道,历史上王侯将相的墓葬十有八九都被盗墓贼光顾过。而秦始皇的陵墓,可是出了名的富有,就连《史记》的作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提到泰陵地宫时都曾说“奇嚣珍怪徒减满之”,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曾言“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史学创新,或发掘新史料推陈出新,或“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旧0,均为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二者相较,后者更为可贵。近二十年来,陈支平教授除教学和科研外,还执着于宏观的史学观察和理论方法的思考,笔耕不辍。在继《历史学的困惑》口后,又推出新作《史学碎想录》(以下简称《碎想录》)。著作以宏大视野,对明清史、民族、族群、民间信仰等多项旧题,进行了另眼解读。文中新论迭出,使吾辈如沐春风,遂于读罢欣喜之余,略述心得,与同好分享。  相似文献   

8.
《特区科技》2010,(6):25-29
看一个公司的历史业绩,最好看十年以上。我1994年入行时,听老行尊们说过类似的话,但我没听进去。一是中国公司的历史短,二是情况变化快。如果一定要坚持巴菲特的要求,你会错过很多好公司。  相似文献   

9.
理想对于每一个青少年来说都很重要。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力量产生于伟大的目的。”实践证明,崇高理想能够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出预想不到的业绩,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和抱负,也绝不会对集体、对祖国的事业产生兴趣和热情。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呢?通过教学总结,我认为:就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疑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林肯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活到四十岁以后,要为自已的容貌负责”,可见,人们应该时刻为个人良好形象而不断学习修正自我,直销人尤应如此。  相似文献   

12.
穿帮都是戏     
亢霖 《世界博览》2011,(20):84-84
自由不是香港的追求,而是本质。陈方安生说过,大陆提倡解放思想,香港人则是忘掉了不解放的思想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3.
吴秀山 《大自然》2012,(1):44-47
说到世界上著名的国家公同,很多人会想到美国的黄石公同或非洲的塞伦盖提国家公园。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在问我,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国家公园呢?实际上这只是概念不同。黄石国家公园由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在1872年签署建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自然保护区。很多国家把保护区称为国家公园,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等不同级别。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到过很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宗教和文学恐怕是历史上最能潜移默化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记得叔本华曾经说过:诗是文学的灵魂,而悲剧又是‘最高的诗’。诚然,悲剧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伟大的悲剧就称不上悲。鲁讯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同样一提起宗教,人们就往往会想起西天的伟,天上的神,然而宗教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提起家教,我们也会自然想起寺庙的烟,教堂的顶,然而宗教就在人们心中,作为历时最为久…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博览》2010,(19):17-17
这种食品的历史并不久远,据说上世纪70年代的红色高棉统治时期,束埔寨人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一些人为了抵挡饥饿,尝试吃蜘蛛,结果发现这种看似恶心的东西味道其实相当好。  相似文献   

16.
正做古董很特别,前人用过的东西在时代的迁移中,不知经过多少次转手。可能每件东西在不同环境、不同的人手上发生过不同的故事,说得大时代一点,它们全部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黑国强先生是黑氏古玩业的第二代掌舵人,其父亲黑洪禄先生是香港著名的中国明、清古典家具收藏家及古玩商,经营古典家具超过半个世纪。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黑"姓,百家姓也没记载,黑国强说:"是啊,无人姓嘛。"他自小被人问长问短,不  相似文献   

17.
所谓思想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具备的品格。在人才成长的诸因素中,思想素质是灵魂、是统帅,在人才培养中起方向和动力作用。因此,人的思想素质被历代人所重视。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的思想素质其有强烈的时代性,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的思想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众说纷纭“反恐”战美英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已到尾声,许多读者写来了他们的看法。———编者美国人的尴尬卷入漩涡?当塔利班垮台时,许多人都以为美国人赢了。其就历史而言,当纽约双子大厦倒塌,数千人丧生之际,美国就已经输了!恐怖主义造成美国生活步调大乱,每个人心中总是笼罩着下一次恐怖行动的阴影,美国甚至不得不在全国采取非常时期的警戒措施,牺牲掉美国人引以为傲的部分人权、自由,只为防堵下一步“可能”的恐怖行动。布什曾说,从此以后,恐怖分子将没有好日子过,现在看来,也许正好相反,没有好日子的是美国人。即…  相似文献   

19.
法国的智者凯莱·戴·蒙泰涅曾说,“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该是多么辽阔而变化无穷,无论是我们的前人,还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彻底了解它。”尽管如此,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再认识,并没有被新一代学人放弃——尤其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停滞、循环与自我修复能力,从来都没有远离过学者的思想视野。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是我国13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奠基人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这位伟大戏剧家生平事迹的记载甚少,只知他是大都人,曾任太医院尹,晚年曾去过杭州.现在根据有限的文献推断,关汉卿很可能到过河南.其依据是:第一,关汉卿曾任太医院尹,应随金皇室生活在开封;第二,关汉卿自己说“曾玩府游州“;第三,关汉卿说自己玩过梁园月,饮过东京酒,赏过洛阳花;第四,在关汉卿现存剧目中,有一半剧目的剧情与河南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关汉卿心中确实有河南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