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开拓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计划的有力举措,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可行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途径主要有:新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学科型、工程型大学兼办;一些高职高专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用分设专业时的依据作为标准将本科院校划分成的两个类别(即5A1和5A2)作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即来源于此)是错误的,并阐述了一些学校以"应用型本科"作为办学定位,不仅会降低其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而且会给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工作造成严重的混乱。最后建议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扭转和矫正。  相似文献   

3.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因此,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既要吸收现存创业教育模式的优良理念和实践方法,又要紧紧以“就业”为其基本导向,突出服务型大学的特征。符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创业教育模式必将有力的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体现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高校已进去转型发展时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该文以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专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依照我国和国际教育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依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分类和定位的共性特征,对我院定位进行了分项评析。在现实条件下我院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本位,以建设具有特色鲜明和办学实力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知名本科院校为定位,找到应用型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人才形象、教育成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实现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位与思路出发,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努力探索"双导师"、"双引擎"的"双引擎-双轮驱动"机制,践行"双证"人才,"多核能力"的培养要求,提出双轮驱动、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部推动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方法,构建"理念体系、课程体系、效果体系、保障体系"为一体的复合式课程教学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课程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该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韶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具体情况,在树立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体系、建立多种类型的学生培养平台以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同类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办学定位问题是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相吻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本科教育初级阶段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行业发展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开放的、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目标的有力工具。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湘南学院为例,探讨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成功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先决条件。加强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师范院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手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2.
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分析,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人才需求,提出了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强化本专业学生社会适应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通过构建和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积极探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模式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技能 ,增强体质 ,增强体育锻炼意识 ,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毕业人数骤增,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社会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指出高校图书馆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引入服务式教育模式,才能开创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学校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行“应试教育”,而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育的学术性和应用性兼备需求,又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反差要求我们在数学教育中,除了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等达到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的目标外,还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作为信息管理机构,应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丽静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4):80-81,8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重任。本文首先阐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起因,最后探讨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科学新课程改革中凸现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技术课程尚缺专业教师.科学教师的技术素养也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中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分析了大学教师教育如何培养具有良好技术素养的中学科学师资,怎样让师范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关注技术思想和方法,如何培养技术意识与技术能力,如何养成技术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指导,必须处理好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推进素质教育、行政权力与学生自管、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以及尊重个性与统一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