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埋管式低温辐射采暖设计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温辐射采暖技术的诸多优点,详细阐述了埋管式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布置形式和不同形式采暖方式的特点,分析了辐射采暖板散热量温度的确定,采暖设计的散热量计算与盘管水力计算,对辐射采暖管路的安装敷设列示示意图进行说明,指出发展辐射采暖技术今后有待于改进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厦门市海沧区新垵村新垵社典型砖木构官式大厝民居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和调查,分析闽南官式大厝砖木结构的热环境特征.结果显示:室外一日内的温度波幅为13.6℃,而室内的仅为4.1℃;室外一日内的相对湿度波幅为37.6%,而室内的仅为17.6%.说明砖木构大厝在保温隔热、调节室内外温度和湿度方面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但是其窗、屋顶和地面仍有许多的不足,应对建筑局部构造进行节电改造,设置防水屋面,组织建筑采光,利用绿化,改善庭院地面等.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是一种满足住户采暖供热需求的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文中介绍了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构成、特点和设计方法,对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的人体热舒适性,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合理简化了人体热平衡方程,获得了人体显热散热量、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的关系。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MV)与人体显热散热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关系,可从人体热平衡的角度直接对人体热舒适性进行评价;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即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对热舒适性没有影响。因此,在保证人体热舒适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即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较大的辐射末端面积、较低的辐射末端温度或较高的送风温度,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此项研究可为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评价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西北农村采暖方式落后、室内热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甘肃民勤的某一单体建筑,在外墙保温的基础上设计搭建了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实验研究了系统的采暖性能.结果表明:外墙保温和太阳能低温地板采暖相结合,不仅降低了建筑能耗,而且提高了室内舒适度,室内温度可达到14.2℃,外墙保温和太阳能采暖系统节能分别为2 204 kg和1 850 kg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0.6 t,投资回收期为3.5 a,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研制的一种通过在梁内开缝并填充保温材料来阻断冷热桥实现自保温功能的过梁进行了试验分析.进行了2根实心过梁和8根自保温过梁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保温过梁中外叶梁和内叶梁的协调工作性能良好,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均小于短期荷载下的限值,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同时,开缝和宽度比对初裂荷载和破坏模式基本没有影响.此外,虽然开缝导致自保温过梁承载力略小于实心过梁,但两者承载力的差值不明显.自保温过梁的传热系数值比实心过梁下降65%,热工性能明显优于实心过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辐射诱导与送风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和各工况下相应的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室内末端辐射诱导器的开孔辐射板表面结露和对流的特性.通过实验得出了辐射诱导器在不同工况下出现结露时的结露速率和传质系数,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和响应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发现,辐射诱导器的结露特性受一次风量和温度影响,且传热传质类比适用于结露工况,得出了结露速率与传质系数与一次风工况之间的关系.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后,影响辐射板换热性能的主要是一次风温度.若出现结露,一次风量越大,则结露速率越高.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响应能力大幅度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且受一次风量影响较大.辐射诱导空调系统具有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若出现结露可在维持一次风温度以保持换热量的同时对一次风量进行控制,启动阶段采用较大一次风量时室内热环境能更快稳定.  相似文献   

8.
地板辐射采暖传热模型修正及散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楼板向下散热量和内外墙体温度差异较大时,利用现有的模型计算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面温度分布导致误差较大.通过分析内外墙和楼板对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传热的影响,找出零热面模型的不足,修正了传热模型,并分析影响采暖盘管的散热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1)内外墙体的壁温相差大时,零热面模型误差偏大,则内外墙边界条件设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较合理;(2)楼板下表面设为由辐射换热等效的第三类边界条件较合理;(3)管径增大导致地板表面温度增加趋势减小.管间距、热水温度增大导致供热区域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呈周期性变化逐渐明显.且管间距变大导致其周期增加、热水温度变大导致其振幅增加.选择合适的地板层材料才能保证舒适的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9.
窦军  赵文兰 《科技信息》2007,(25):294-295
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来研究混凝土普通砖及砌体墙的热工性能。试验结果与粘土普通砖及砌体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比较,能否达到粘土实心砖的水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地热热储二维分布模型,对地热生产过程中地热热储的压力响应和冷却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利用地热尾水回灌和井内换热相结合的新型对井系统.该系统采用采水井内换热器和地面套管式换热器,既可节省保温费用,又可减少散热损失.根据井筒传热模型,建立了井内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得出了井内换热器的最佳长度为360 m.  相似文献   

11.
三种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传热学的方法,建立数值仿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比较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三种外墙进行了传热计算,并用相关资料进行验证.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由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夏季)或由室内通过墙体传到室外的热量(冬季 ),并对三种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挂式封闭间层墙体的夏季隔热性能及冬季保温性能都较好,可以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墙体作为围护结构,由其造成的能量损失占建筑使用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由于现行墙体保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耐久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施工技术落后,过程复杂,成本价格高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由保温材料与围护结构有机结合的新型自保温墙板——陶粒混凝土夹芯保温复合墙板.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内外叶厚度和不同开洞半径的36个墙板模型,分析了在水平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等效应力和位移及墙板的节点温度和传热系数.结果表明:上述36种陶粒混凝土夹芯保温复合墙板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其中4种达到了作为围护结构中保温外墙的河南地区热工性能要求,所有都满足围护结构中保温隔墙的河南地区热工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内壁面温度、毛细管层温度及毛细管与室内外交换的热流密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冬季工况下毛细管墙体与室内外换热量的特点,分析了毛细管墙体的一维换热过程,并验证了毛细管墙体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更加趋于一致。该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可应用于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评估,并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内壁面温度、毛细管层温度及毛细管与室内外交换的热流密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冬季工况下毛细管墙体与室内外换热量的特点,分析了毛细管墙体的一维换热过程,并验证了毛细管墙体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更加趋于一致。该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可应用于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评估,并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透水地面温度受到太阳辐射、表面对流换热、蒸发散热等多种因素影响,较难确定.文中在热量与湿度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对透水地面与周边环境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解析,推导出透水地面不同深度下的逐时温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计算程序计算透水地面温度,并与实测透水地面温度进行对比,发现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在3. 5%以内,说明推导得到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作为预测透水地面温度的有效方法.文中还以此为基础引出等效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概念,该系数可直接用于评价不同含水率透水地面的太阳得热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值计算,研究铝电解槽壳垂直平板肋的稳态自然对流与表面辐射的耦合传热模型,求解肋板的温度分布、散热量等参数,对肋板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现场实测检验·设计的数值计算程序能简单、精确、快速地计算电解槽垂直平板肋的散热量,程序计算所得结果比原来算法所得结果包含更多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7.
《贵州科学》2021,39(5)
磷石膏空腔模无梁楼(屋)盖是以预制磷石膏空腔模为永久性施工内模的整体现浇空心板,具备混凝土用量优于实体板、结构高度小、施工便捷等优势,但对该类新型结构体系的热工性能研究尚鲜见报道,热工设计参数的缺乏阻碍了该结构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以T形截面双向密肋式磷石膏空腔模无梁屋盖为研究对象,建立6种截面高度的传热模型及模拟电路,根据等效热阻理论,计算夏季隔热及冬季保温两种工况的等效热阻,并与实心混凝土屋盖、自保温混凝土屋盖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夏季隔热工况的等效热阻比冬季保温工况大;磷石膏空腔模无梁屋盖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实心混凝土屋盖好,但其热阻小于自保温混凝土屋盖临界热阻,基于热工性能的截面形式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8.
付艳宏 《科技资讯》2005,(22):90-90
地热是一种新的采暖方式.它具有技术行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特点。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自2001年1月1日开始逐步实行地面辐射采暖新技术.摒弃传统的立单管形式。在新建或已建住宅中采用地热采暖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19.
真空隔热板用于低温冷柜的漏热实验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空隔热板和传统保温材料聚氨酯制成的两种低温冷柜进行了漏热实验分析.完成了低温冷柜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调节测试室的温度,采用自适应参数的PID温度调节器控制低温冷柜内的温度.开发完成的软件运行可靠、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数据可动态显示并存储和打印.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冷柜隔热层用真空隔热板部分替代聚氨酯具有更好的热工性能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北方采暖地区,"地热"已经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新名词,也成为房地产商的一个重大卖点.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较,地面辐射采暖方式有哪些特点,下面分别通过舒适性节能性、与经济性来分析地面辐射采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