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到东欧国家转了一趟,颇有收获,想谈几个问题。我觉得,当今整个社会主义都处于一种危机中。从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7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还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危机感。当然,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危机的性质有些不同,有的是因为没有改革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为改革中的一些困难产生的。我这里着重谈谈实行改革的国家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它们的困难大体上有5个:一是通货膨胀,其范围和幅度都超过没有改革的国家及它们自己改革前的状况;二是外债,这在东欧国家比较突出,匈牙利的纯外债现在已达120亿美元。如何解决外债与今后一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人们巨大的收入差距。这是历史上最明显的时期,现已引起许多人的抱怨,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安,人们议论纷纷;四是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引起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矛盾的加剧。这在苏联、东欧国家特别明显;五是在改革过程中,人们逐渐淡化了党的形象、社会主义的形象或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经济学家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研讨重大理论问题,设计改革方案,从而产生了一些著名的理论目标模式。本文介绍了其中最主要的九种模式。这些模式都对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客观评价这些模式,对于制订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是东欧实行改革较早的国家。1968年匈牙利以卡达尔为首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就提出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震动一时,也取得一些成绩。那时的改革是从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出发的。1989年发生的巨变,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匈牙利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社会党东山再起所谓1989年的巨变,首先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主动放弃了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其后又改变了党名、国名以及改国家体制为总统制。在1990年3月全国多党制议会大选中,反对党“匈牙利民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阵营在前进帝国主义者在波兰、匈牙利事件以后诽谤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叫嚣,虽然还在继续中,但已经越来越显得声嘶力竭。因为,在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的面前,这些诽谤是站不住脚的。比方说吧,尽管帝国主义者使尽一切阴谋诡计来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事实却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合作,不但经得起考验,而且不断在加强和发展。苏捷两国代表团的会谈和联合宣言、苏联和东欧七个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合作会议的举行、中苏两国纪念伟大的中苏同盟七周年的热烈情况,是最近的一些例证。又比方说,帝国主义者曾经幻想和宣传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怎样“不稳”,但波兰社会主义和民主力量在大选中的伟大胜利,已经把这种幻想打个粉碎,本月  相似文献   

6.
提起东欧,许多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东欧曾是他们红色记忆里不褪色的激情。这些国家在当时和中国一样,以红星为标志,视镰刀铁锤为图腾,向往共产主义,同属于"同志加兄弟"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其中一些国家追随苏联成了"修正主义"也曾让中国人痛心和愤恨。苏联东欧社会转型的"政治剧变",开始于1989年东欧的政治变革,结束于1991年的苏联解体。20年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那么,曾经同属社会主义的苏东国家,现在的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当前世界的潮流对所讨沦的问题知之甚少,更没有什么研究。社会上义国家的改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是谁都看得见的事实。在苏联,远的可以追溯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近的有赫鲁晓夫的改革,柯西金的改革,直到现在戈尔巴乔夫大张旗鼓的改革。在东欧,先有南斯拉夫,其后有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的改革。今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可以专门从改革这个新的角度按国别和综合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了。这是一个大反思、大探索、大变革的时代。目的就是要彻底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改革中的中国,面临丰富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团结的重大意义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虽已圆满地结束了对苏联、波兰和匈牙利的友好访问,转到阿富汗和尼泊尔去,但世界各国的舆论还是谈论着周总理的东欧之行的意义和影响。这次中国和三个兄弟国家之间的会谈这样受到重视,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一联串的会谈和所发表的联合声明构成了社会主义各国伟大团结的一个高峰,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的加强,无论对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对世界和平或民族独立运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各国融洽无间的亲密团结和合作,是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日益强大的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为了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和和平的敌人千方百计地妄图挑拨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破坏它们的团结。帝国主义者曾经幻想南斯拉夫可以作为插入东欧社会  相似文献   

9.
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文坛近来都比较活跃,文学创作处于相对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之多,质量之高,从题材的广阔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方面,都显示了勃勃生机。这种形势在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苏联等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实主义传统民主德国的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文学传统,克服了形式主义等弊端,有力地批判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德国的分裂状态,揭露并尖锐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施特里特马特和弗尔克·布劳恩等人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美学价值,而且告诫人们如不克服上述弊病,社会主义便不可能胜利前进。七十年代以来,匈牙利作家对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东的危机只能由三巨头的协议来解决,莫斯科与德黑兰之间或莫斯科与安加拉的双方谅解是不能解决的。苏联与土耳其或苏联与伊朗之间,没有私自的孤立的争端。现行中东的紧张形势,只是世界的(?)行部署的一部份,这种部署,在东欧和远东是已经完成了。在东欧和远东,苏联的战略利益现在已获了保障(在远东,苏联并未取得领土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和世界上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在不断变革、不断探索过程中前进的,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实际上是不同社会主义模式兴衰成败的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表明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毁灭,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胜利,是以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和具体模式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前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苏联外力作用,富有成效的“民族化道路”探索夭折了。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虽曾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终究未能根本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是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合法性,从而丢掉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对苏联改革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积极面看得多一些,有的则把困难看得多一些。但大都认为苏联的改革是长期的,复杂的,有很多阻力的。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提几个问题。苏联新的变化确实很多,但大都反映在苏联领导人及其智囊人物的讲话上。戈尔巴乔夫确实意识到苏联非改革不可,他希望能够改。但是另一方面,苏联这样一个大国,要进行改革,恐怕不可能完全取决于领导人的意愿,重要的是整个人民的心理状态。一般说来,在改革开始的时候,人们总是欢迎新思想的。特  相似文献   

14.
研究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对我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过去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按一个模式建立起来的,自然,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有许多共同点。他们改革的措施、做法、成功和失败都对我们有很大借鉴意义。今天,我着重谈一谈苏联提出的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制度的问题。理论突破:“更新社会主义”正确的认识,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正确的认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修正方能取得。苏联在改革中一直很注意对理论观念问题的探讨,认识不断深化。这首先反映在对改革的使命、对社会主义本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超级大国,其在20世纪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前苏联剧变原因的认识,既不能托词于历史问题的遗留,更不能把它看成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必须充分认识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变“改革”为“改向”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苏联解体与社会制度更迭的历史进程中,与苏联普通民众相比,“政治精英”们的政治取向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进程,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建设、民族政策完善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按照他的“新思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主要是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的),并提出了“加速”的战略。苏共“二十七大”的主要议题也是改革。改来改去.国家经济未上去,人民生活未提高。更严重的是最后还将社会主义制度“改”掉了,将执政七十多年的布尔什维克党也“革”掉了。东欧其他一些国家,也基本上如此。这些都是改革失败了的惨痛事例。这些国家的改革,不仅没有促进生产力的解放,相反还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近几年,由于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我们中国,就有人提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都搞早了,搞糟了,超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因而应当回到资本主义去,应当补资本主义的课。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落后国家能不能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或者说,一切国家是否都要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以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相继发生剧变,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世人所膛目。国际舆论认为,这次变化有可能在本世纪最后十年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形势带来重大影响。东欧各国局势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对东欧政策的变化,是诸种原因之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必然结果。1944年秋苏联军队进入罗马尼亚,预示着苏军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的提出以及经济体制和其他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呢? 我们认为,对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实行干部分类分层管理在此时的再次强调证明了其提出的现实价值。“干部分类分层管理”就是要对原来的所谓“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用单一模式管理所有干部的现状,建立科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90年代之交,匈牙利、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六国在短时间内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摆脱东方集团而转向西方,虽然事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曾令人惊愕,但实际上那是一次由长期的渐变导致的突变。凡了解东欧形势的人,都早已预感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演变,或早或迟将发生某种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