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用艾条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应用艾条对病变部进行灸疗.对照组40例,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神经营养剂,口服消炎痛等常规疗法.分析两组疗效有无差别.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条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与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总病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LE活动性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短波紫外线加超短波治疗SLE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疗效高,病程缩短,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且未增加SLE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3.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泛昔洛韦片(FC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CV治疗.结果: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痛、结痂、脱痂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与单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效果。方法将2010-2014年收治的6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过程中副反应、临床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盐酸伐昔洛韦片,且未增多药物副反应。但对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未发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NB-UVB和氦氖激光交替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泛昔洛韦片(FCV)口服,对照组单独采用泛昔洛韦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止痛、结痂、脱痂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5.7%)比对照组(23.3%)明显减少(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双氯芬酸凝胶治疗,治疗组43例使用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观察组VAS评分(13.5±14.2),(18.5±17.1),(20.8±19.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8±12.5),(7.3±12.4),(8.2±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口服阿昔洛韦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56例带状疱疹,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止疱、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上对比,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阻滞时间越早,疗效越高,缩短病程,减少疼痛,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口服阿昔洛韦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56例带状疱疹,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止疱、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上对比,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阻滞时间越早,疗效越高,缩短病程,减少疼痛,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西医医结合方法治疗38例带状疱疹患者,并与32例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医结合方法治疗的38例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消失时间、疼痛程度、后遗神经痛方面都明显优于32例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郝桥兰  赵燕 《甘肃科技》2021,37(20):133-135
三黄膏由大黄、黄连、黄柏、黄芩、冰片等中药粉碎后混合用不同基质调配加工制成,三黄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祛瘀止痛的作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为了观察自制三黄膏治疗带状疱疹中的疗效,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的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抗病毒、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甲钴胺分散片口服营养神经、加巴喷丁胶囊止痛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制的三黄膏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情况、疼痛NRS评分、有效率、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三黄膏治疗带状疱疹不仅疗效确切、疗程短,还能够减少疼痛感、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