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在晚年,曾经得过幻听式精神分裂症,折腾得不轻。病愈后母亲消瘦了许多,体力明显不支。一天清早,我忽然被外屋的动静弄醒,便悄悄地爬起来往外看。只见母亲正站在地上做甩胳臂、伸腿、弯腰的动作,虽然有些笨拙和呆滞,但却很认真。看得出,这显然是她自己编出来的早操。大概母亲发现了她每早的锻炼吵醒了我的懒觉,便到外面的院子里去练。她的胳臂腿比以前有劲儿多了,饭理得整齐多了。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妈,您可真行,这么冷,天天都能坚持!”她说:“咳,练练吧,我身子骨硬朗点儿,省得以后给你们添累赘。”这话说得我心头一沉,我才知母亲所做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1):50-50
经过多项检查证实身体非常健康,却总是感觉疲劳,目前,市民吕女士被诊断为“隐匿性抑郁症”。在企业做经理助理的吕女士近半年来由于公司拓展市场业务,工作繁多且压力较大,起初她总觉得身体容易疲劳,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头昏、胸闷.后来还经常出现心悸、腹痛,健忘且反应迟缓。为此,她跑了几家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几乎看遍相关的各科室,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7):16-17
今年35岁的任女士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繁忙的工作日程和家庭生活要求她每天都需要充沛的精力去处理和应付大小事务,因此她也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可是这两年任女士却被偏头痛困扰着,无论采取何种手段,似乎都无法驱赶这顽固的偏头痛,这令任女士苦不堪言。经历了无数检查之后.医生建议,任女士去做食物不耐受检测。任女士心想,这药都治不好的病,跟食物能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自己平时很注意科学饮食,怎么会引发疾病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1,(7):12-13
误区一:节食吃代餐包病患危机:胃癌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21岁的花季女孩患上了胃癌。这虽然让人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罪魁祸首却是反复减肥:为了快速瘦身,她一度每天只吃香蕉,甚至光喝白水,经过地狱式减肥终于瘦了下来,但总处于饥饿状态的她,忍不住时就会暴食一顿,开始陷入了节食一暴食的恶性循环。一段时间后,胃终于抗议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他一生中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本是《安娜·卡列尼娜》,另一本是《百年孤独》.克林顿在耶鲁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学位时第一次接触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他说:"我从早到晚捧着这本书看,在课堂上也偷着看,还被老师发现挨了批.  相似文献   

6.
想起一首歌……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只有片片…  相似文献   

7.
曾经,你可以连续做50个引体向上;曾经,你可以连续打一上午篮球;曾经,你牙好、胃口好、睡眠好……当从男孩变为男人,当曾经成为过去,或许你早成了大肚男,或许你已经秃顶,或许你在压力下辗转难眠……失去了生活平衡的你被"亚健康"困扰,被疾病缠身?当生活失衡已成事实,何必遮遮掩掩?男性朋友不妨和下列的健康问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5):22-22
曾经,我可以连续做50个引体向上;曾经,我可以连续打一上午篮球;曾经,我牙好、胃口好、睡眠好……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1,(7):74-74
我做企业,有我自己的风格.这就是生存、爱、尊重。在做企业之前,当时我在外经委,是别人很羡慕的职位,但是我发现我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我的能力不被尊重。他有多重身份:是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董事长、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位登山健将,走遍了世界两极和七大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9,(21):48-49
不爱本专业该如何抉择 姓名:小敏(女) 职业:学生 个案:小敏高考时因为分数不理想。迫不得已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艺术类高校)和不喜欢的美术专业。由于不是兴趣所在,她的大学4年几乎是硬着头皮混过来的,现在要毕业找工作,问题就出来了。小敏的父母对她期望很大,希望她能遵照大人的意见做一名美术老师。  相似文献   

11.
小区的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修鞋匠。一个修鞋匠,却成了小区门口的一道风景。是因为他手中的那把二胡。一把二胡.被一双油污的粗糙的大手捏着,骄傲地在鞋匠的腿上站着。那里曾经是鞋子们的“手术台”。这是这段时间我每天下午下班后都会看到的一幕。和我一样好奇的还有很多人,把眼前这个老人包裹得水泄不通。这一天,我照常来到老人的小摊前。  相似文献   

12.
微笑的力量     
《科学大观园》2006,(11):57
女孩是个美丽的幼儿园阿姨,一张漂亮的脸曾经是她最大的骄傲。一次幼儿园意外失火,她为了救两个小朋友,被烧成重伤送到医院。当医生慢慢地揭开她脸上的纱布后,她被镜子里的那张丑陋、恐怖的脸吓哭了。她把自己锁在病房里,不愿让看望她的人见到她丑陋的面容;甚至,她想轻生。失去了美丽,她感到就失去了一切。一天,主治医生跟她谈了好久。最后,医生说:“你为什么不给别人一次机会呢?你没有让别人看到你的脸,又怎么能断定别人会给你一个厌恶的眼光,还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呢?”“看到一张丑陋的脸,人们怎么还会给你一个微笑!”她痛苦地想。可是,第二…  相似文献   

13.
拒绝的虚荣     
拒绝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某导演说,他拒绝过最红的女明星,她曾经彻夜在他家门外痴痴守候他回来。他拒绝了她,却没有忘记她,因为她是“最红”的女明星,爱上她不值得骄傲,拒绝她才值得骄傲。如果被拒绝的,不过是个默默无名的女子,又何足挂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去做体检的婚后女性,有很大一部分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事实上宫颈糜烂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曾经有人把“宫颈糜烂”翻译为cervical erosion,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问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16.
让心灵复活     
沉石 《科学大观园》2009,(13):60-60
一个全身赤裸的越南小女孩。拼命地奔跑,她的皮肤在燃烧,嘴巴因恐怖张得大大的,整个人被包裹在浓烟之中。这张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照片,反映了越南战争的残酷,拍摄于1972年6月8日.照片中的女孩叫潘金淑.当时才9岁。  相似文献   

17.
路易丝·米歇尔是巴黎公社时期最著名的女性,“红色圣女”路易丝的名字曾经和贞德一样充满了魔力。1870年11月,路易丝当选巴黎第18区国民自卫委员会主席,她穿上自卫队的男装制服,带领妇女孩子赶修街垒,成为妇女参与政治事务的象征性人物。此后路易丝数次被各种因素推到最醒目处,其作用甚至超越了公社其他男性领导人如瓦尔兰等,成为巴黎公社史上几次重大事件的主角。作为战地护士和女战士,路易丝一直坚持到最后几场巷战。她本来可以逃出巴黎,但是为了交换被政府军扣押为人质的母亲,她主动站了出来。她在法庭上承认一切指控,不为自己做任何辩…  相似文献   

18.
她是香港著名的影、视、歌等多栖明星。2010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她捧出一个箱子。这是父亲送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从2008年春节时珍藏至今。她说.她要把这礼物收藏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正>1977年,她经朋友介绍,幸运地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一家政府机构,谋得了一份差事。她格外珍惜,每天早早地上班,抢着做这做那。同事见她成天忙得不亦乐乎,友善地提醒说:"事情做得多错得多,你还是悠着点吧,否则我们刁蛮的上司迟早会让你难堪的。"她不明白同事为何这样说,警惕地找周围人打听,这才知道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流亡海外的女孩子,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英国特工组织看中,加入了英国的特工组织。她其实并不适合特工工作,性情急燥,做事大大咧咧,这份工作对她而言,好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所有同事都不看好她,认为她做间谍,无疑是给敌国送上一座秘密的宝矿。正在这时,英国在法国的一个秘密电台被纳粹分子破坏,因为电报员奇缺,她被暂时派遣到法国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