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溶胶-凝胶方法制备PLT材料时,催化剂、溶液浓度和温度等对形成溶胶和凝胶的影响规律.利用国产原材料Ti(OC_4H_9)_4,La(NO_3).和Pb(AC)_2,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PLT陶瓷材料,其室温介电系数ε_(25)℃达10~2数量级,介电系数峰值ε_m达10~4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采用直流溅射法制作复合绝缘膜(Al_2O_3/SiO_2)的氢离子敏感器件,和以缬氨霉素为活性物质的钾离子敏感器件.通过实验测定,该器件的灵敏度为62mV/PK,线性范围为10~(-1)~10~(-5)M,下限为1×10~(-6)M,转换系数为98.6%,对钠离子的选择系数为10~(-3).应用扩散理论,解释其工作原理,并总结测试方法,解决增强型ISFET 的测试原理问题,且分析了封装不良产生漏电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4年太湖平台山站的涡度相关和小气候观测资料,优化得到(最小均方差原则)10 m中性条件下的动量交换系数(C_(D10N))、感热交换系数(C_(H10N))和水汽交换系数(C_(E10N)),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10 m高度风速(u_(10)),浪高和大气稳定度的关系,并与其他湖泊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湖交换系数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在u_(10)4 m/s时,交换系数随风速增加而迅速减小,在u_(10)=5~6 m/s时达到最小值后趋于稳定。受水深和风浪区限制,相同风速条件海洋参数化方案会低估太湖交换系数,低风速条件下低估更为明显。交换系数与浪高的关系类似于风速,但受水深限制,风浪发展受到制约,交换系数随浪高增加而趋于稳定。随着大气不稳定度增加,感热和水汽交换系数逐渐增大,大气不稳定或中性条件下的动量交换系数明显大于大气稳定时的结果。7个湖泊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形态特征对交换系数的影响较小,除Great Slave Lake外,6个内陆湖泊交换系数C_(D10N)、C_(H10N)和C_(E10N)的平均值分别为1.65×10~(-3)、1.24×10~(-3)、1.11×10~(-3)。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压强对光弹系数(压光系数与弹光系数)的影响,以氧化镁(MgO)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分别计算均匀加压和单轴加压对MgO光弹系数的影响,并与相关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均匀加压还是单轴加压,当压强较小时,光弹系数各分量的波动较大,随着压强增加,光弹系数各分量趋于稳定,这一规律与实验结果相符.此外,均匀加压时,由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弹光系数分量之和q11+2q12随压强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符;施加0.056 GPa单轴压强时,由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压光系数分量之差π11-π12的值为1.25×10~(-3)GPa~(-1),与相同压强下的实验值1.22×10~(-3)GPa~(-1)很接近.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一种高灵敏度的薄炭圆盘技术同时测定了纯溶液中十五种金属元素。用正交和单纯格子试验方法找出了最佳试验条件和载体混合物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与用量,并对回收试验结果进行了t统计检验。测定灵敏度为n×10~(-8)-n×10~(-10)g,在n×10~(-8)g浓度范围,十次测定的标准偏差(S·10~(-7)%)小于10,变动系数小于30%。  相似文献   

6.
在压力P=Aργ,粘性系数μ=μ(ρ)=Cρθ(其中A>0,C>0为常数,ρ为密度,θ∈(0, ∞),γ>1为绝热指数)的假设下,得到了一维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4类行波解,其中2类具有真空状态.另外,常粘性系数的情形与粘性依赖于密度的情形在结论上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选择甘肃嘉峪关地区砂土、粘土两种代表性土壤介质,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U(Ⅵ)的线性吸附临界值.实验结果表明:U(Ⅵ)在砂土、粘土中的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 U(Ⅵ)-砂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72×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_F为16 mL·g~(-1);平衡浓度在7.72×10~(-4)~5.17×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78,吸附平衡参数K_F为4.12 L·g~(-1),分配系数从19.74 mL·g~(-1)增加至71.25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72×10~(-4) mol·L~(-1). U(Ⅵ)-粘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50×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_F为46 mL·g~(-1);平衡浓度在7.50×10~(-4)~2.72×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89,吸附平衡参数K_F为27.39 L·g~(-1),分配系数从79.08 mL·g~(-1)增加至144.73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50×10~(-4) mol·L~(-1).  相似文献   

8.
潮流数值模拟中紊动粘性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出发,对Boussinesq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紊动粘性系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数值计算中所起的作用,就一内设正交丁坝的半封闭海域中的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二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潮位和平均流速的影响较小;随着紊动粘性系数的增加,丁坝背流侧回波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明显增大,就风生流和环岛水流两个理论算例中的垂向紊动粘性系数对三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垂向紊动粘性系数越大,流速分层越不明显,流速的绝对值也越小;垂向紊动粘性系数的梯度变化则对水平流速的垂向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的成果,垂向紊动粘性系数宜采用抛物线分布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9.
一般流体存在着两个粘性系数,即粘性系数μ和第二粘性系数μ′.本文着重讨论后者.目前关于第二粘性系有两种定义方式,我们首先指出其中一种定义方式的错误,然后充分论证其正确的定义方式,并说明第二粘性系数的定义和解释是不能随意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_w为8.8×10~4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不同醇的相互作用,并用粘度法加以比较.结果发现,在溶液中存在小分子变性剂盐酸胍(GC)时,PVP可与GC形成络合物,从而引起表观分子量增大,流体力学尺寸和[η]减少;反映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的第二维利系数,第二扩散维利系数和Huggins常数亦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11.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考察水灰比、减水剂类型、水泥等因素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及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相容性与浆体流变性能的关系,阐述了相容性的流变学含义.研究结果表明:掺减水剂的水泥净浆的流变特征符合一般宾汉姆流型或牛顿流型.Marsh筒法检测的流速是浆体屈服应力和黏度系数的综合反映;饱和点掺量与饱和点Marsh时间分别代表了浆体屈服应力和黏度系数降低至最小恒定值时对应的减水剂最小掺量,以及最小黏度系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甲酯(M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制得兼有二者性能的丙烯酸甲酯改性硅油(MA-g-PMM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测定了合成产物的粘度指数(VI)、粘温系数(VTC)和表面张力(ST),讨论了PHMS含氢量和粘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PHMS含氢量和粘度与产物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HMS含氢量对MA-g-PMMS性能影响比其粘度显著,且PHMS含氢量和粘度越小,MA-g-PMMS的性能越佳,其VI为420、VTC为0.60、ST为22.0 mN/m;二元回归方程很好地预测了MA-g-PMMS的VTC和ST,误差绝对值分别控制在 0.005 8和0.069 1内.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通用性旋转流变仪所得的流变试验结果,证实了聚乙烯熔体剪切依赖性与依时性行为之间,剪切粘度与第一法向应力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镜面效应的存在。结合线性粘弹性理论,由此关系导出的有关计算式,可用于从剪切粘度数据推算第一法向应力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对于扩展物料函数的估测范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室温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BPBF4)为溶剂,在293.15K-343.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浓度为0.07170mol/kg的FeCl3的伏安曲线,确定了Fe^3+的还原是扩散控制的单电子转移可逆过程,用计时电流法估算了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Fe^3+的扩散系数D,进而求得了它在不同浓度下的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入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中的样条函数作为核子函数,并进一步修正扩散模型及梯度模型的计算公式,对已有MPS(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将该模型应用于垂向二维水柱倒塌过程计算,结合直立挡板的冲击压力过程实测结果,探讨了水流黏滞系数和摩阻项对直立挡板压力过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黏滞系数影响峰型的尖锐度,摩阻项影响压力过程的相位;通过适当选取黏滞系数和摩阻系数,获得了与实测结果一致的压力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渗透系数作为土的基本力学指标参数,是孔隙比和粘滞系数的函数,为了研究黏土中结合水对粘滞系数的影响,开展固结试验得到各级压力下的渗透系数与粘滞系数,并由高速离心机分离试验定量测得结合水量。结果表明固结压力增大,孔隙比减小,渗透系数随之减小,由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反算出动力粘滞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线性增大。压力较小时,结合水量变化较小;自由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变为结合水排出为主。结合水排出会导致结合水膜厚度变薄,粘滞系数随结合水膜厚度减小而线性增大。所以,对于结合水含量较高的黏土,固结压缩过程中存在结合水排出现象,计算渗透系数时需考虑结合水膜变薄导致粘滞系数增大进而对渗透系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使用CFX4.3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数值模拟了两种拦油栅拦油失效的情形.结果表明,低粘度的油类在水流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生了油层流失失效;高粘度的油类在水流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生了临界累积失效.模拟结果与已有的文献结果相一致.文中还探讨了油-水表面张力系数对拦油栅拦油失效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比较,发现实际的油-水表面张力系数(0.05N/m以下)对拦油栅拦油失效影响很小.在目前的条件下,应用CFX4.3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尚不能很好地显示油滴夹带失效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气体粘滞现象做了定性的微观阐释,给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推导粘滞过程宏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粘滞系数的方法,进而阐述了粘滞系数的微观实质,并对粘滞系数与气体压强的关系以及粘滞系数与气体温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此种方法避开了过多的、不必要的假设,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物理热学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黑液体系是由碱法造纸黑液(B)、石油磺酸盐(PS)和聚丙烯酰胺(HPAM)组成的复合体系。黑液中的碱与地层岩石接触时发生溶蚀作用及离子交换、矿物转换等,易造成碱耗,其中的石油磺酸盐和聚丙烯酰胺则可通过吸附作用而损耗。用药耗等值图法研究了黑液体系的三种成分与岩石接触过程中损耗量的大小、产生损耗的原因及减小损耗的方法,同时对黑液体系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液体系的碱耗主要与碱和岩石的作用、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相关;石油磺酸盐损耗主要与岩石表面的吸附相关;黑液体系粘度变化则与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和水解相关。另外,黑液体系中优化驱油配方(23配方)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率都低于文献值,说明该配方的药耗符合驱油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理力学理论,利用量子力学的IOSA方法和Ar-O2等效势模型计算了Ar在O2气体中的扩散系数和粘滞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比经典计算值更接近实验值,谈.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所用的Ar-O2相互作用等效势模型反映了该系统相互作用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