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城西(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高新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提升 2007年,西湖区预计实现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销售产值47.64亿元,同比增长约13%.截止2007年12月,全区拥有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19家;  相似文献   

2.
西湖区.风景秀丽人居环境优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之江旅游渡假区都坐落其间,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天堂,是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乐园,中共西湖区委、区政府把握区情,充分发挥区域智力资源与居住环境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科教兴区的重要措施.积极营造高新产业发展大环境,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为西湖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8年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占到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全区新增市级以上高新企业70家,超过了历年的总和。西湖区正在致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支撑,这其中高新技术是主导产业之一。根据新近推出的“西湖创新硅谷三年行动”,西湖区将以文三路电子信息街、西溪路高新技术产业带、  相似文献   

4.
无锡高新产业的“牛市”走势,在2006年末再度传出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市科技局有关人士称,在该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周年之际,2006年度该市高新产业产值达2600亿,同比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3%,高新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三分之一强的格局已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5.
吕文东 《科技信息》2011,(1):I0043-I0043
近年来,龙口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走上高端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今年1—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39亿元,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为烟台市(县)第一位。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部分高端产品缺少配  相似文献   

6.
张将 《安徽科技》2015,(6):27-28
<正>近几年来,滁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5.2亿元,稳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76%。一、紧扣转型升级主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逆势增长  相似文献   

7.
尴尬的现实在前不久召开的山东省高新技术工作会议上,记者听到代表们议论最多的是:山东的科技成果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却排在不少省市之后。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海为29%,江苏为24.2%,浙江为  相似文献   

8.
2003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50亿元,同比增长28.6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53%,比年初提高了2.55个百分点,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7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不含新建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24亿元,财政收入54.8亿元,出口3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87.9亿元,引进项目总投资73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高新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最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2010年,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显示出勃勃生机与强劲势头。——高新产值比重首次突破50%,领先杭州市平均水平。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6.13亿元,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10.
董玮 《杭州科技》2010,(6):64-64
<正>"十一五"期间,经开区以"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化战略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85.8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372.62亿元,占全区比重达到34.3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13,(1):42-43
第一题:数字填空题⒈2012年,西湖区各项主要指标完成较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销售产值124.42亿元,同比增长12.4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5.35%。全区专利申请量8552件,同比增长10.49%,授权量5453件,同比增长28.43%,专利申请、授权量居全市第  相似文献   

12.
王辉  供稿 《今日科技》2021,(9):17-18,23
今年以来,长兴县以提高塑造变革能力为动力,聚力发展高新产业和加大研发投入,合力实施科创"双十百千"等三大行动,为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半年红"提供了坚实的科创支撑. 1-7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4%,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91.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9.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4%,高于全县工业投资增幅2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珠海产学研合作重要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十五”期间,珠海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1.4%,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85%。珠海已有德豪润达、威尔科技、东信和平、远光软件等4家民营科技企业相继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09,(1):9-12
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1.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新增长。2008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总量同比虽然仍有回落,但经济效益显著改善,总体运行状况逐步好转。据市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970.97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0.59%;利税总额110.42亿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科技参考》2005,(5):22-22
几年来.甘井子区科技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以建设“大大连”、建设绿色城区和重振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确定了“三四二五”发展目标.即到2007年,创办二个高档次的孵化器.建立四个高层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200家规模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17.
在加强自主创新方面,我们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完善科技综合服务。我们立足原有产业基础,挖掘青浦特色,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提升传统产业。2011年,是青浦在智慧道路上进步明显的一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总产值574.9亿元,占全区规模产值比重的44.7%,  相似文献   

18.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信息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初具规模。目前,全区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是14.68%。2006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3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8%。近年来,上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利税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2006年,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75亿元,利税1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现状 2003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户、高新技术产品237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508户,高新技术产品累计846个。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增长38%;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达到420亿元,增长4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7.5%。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加速放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49%;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39%。科  相似文献   

20.
一、宁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十五"期间,宁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宁国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25亿元,占全市GDP的38%;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7%,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88%;4个产品入选全省100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名录;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5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信息化示范企业.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初现规模,初具现代化工业格局的宁国市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全面推进,入住企业已有150多家,为宁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