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赞美的力量     
总也难忘一个故事。欧阳修有次外出,曾与一小青年同行。小青年不认识欧阳修,居然指着路边的一棵死槐树,当着欧阳修的面做起诗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枝桠。”显然,这是一首不堪救药的打油诗——既无色彩更无活  相似文献   

2.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  相似文献   

3.
鸡年鸡笑话     
3只小动物在森林中聊天。小猪说:“人类现在上网都流行昵称,以后我们也昵称吧。我以后就叫小猪猪。”小兔子:“那我以后就叫小兔兔!”小鸡满脸不高兴地说:“我还有事,先走了!”忠告老母鸡:“孩子,你一定要有危机感,工作一定要勤奋。”小母鸡:“这是您的忠告吗?”老母鸡:“对,干我们这一行有个说法叫做‘一天一个蛋,刀斧靠边站。’”恶作剧复活节那天,有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家伙,不怀好意地到鸡棚里用一只彩蛋换走了一只鸡蛋。第二天,公鸡发现了这只彩蛋,怒气冲天,跑出去杀死了一只孔雀。鸡为什么飞不高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飞翔,十分…  相似文献   

4.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公分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相似文献   

5.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0,(14):38-38
如今,邮递员每天会把邮件送到我们的家门口,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但是,许多年前,邮件也许会被放在一棵树干里,或被放在一块岩石的下面。也没有人能够确定邮件什么时候到达。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4,(12):11-12
其时校园里已经有那么几段自动履带了,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也有针对性了,要不张晓威怎么越来越有兴趣了呢——反正这是他给自己找出的理由。今天讨论的主要是速度问题。现在已经建成的那一条——就是那条特别难看的粉红色履带,是一条速度极慢的“带子”。所谓“带子”是现在孩子们对那条自动履带的俗称。这条“预备带子”前一段曾经试运营过一次,好多大学生争相挤上去享受免费运输,可他们凑完热闹没几分钟就都下来了,还哈哈大笑地说着:“这也太慢了!还没我走路快呢!”“省力是省力了,可它费功夫啊。这样一来早晨至少得早起十分钟——这说的还…  相似文献   

7.
红橡树淌“神水”难倒美国专家在美国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市,露西尔·鲍勃家里的一棵神奇的红橡树能汩汩地流出水来,更神奇的是,流出来的水能去疤止痛。这一神奇情况轰动了当地。红橡树“神水”去疤止痛65岁的露西尔·波普家的一棵红橡树已经汩汩流水三个月了。她  相似文献   

8.
“气垫”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在高压锅里装些水,扣上限压阀,用手旋转这阀,却旋转不起来,因为阀与锅盖之间的摩擦力很大;点火烧高压锅,一会儿冒出水蒸汽将阀抬起,这时你再轻轻旋转,瞧啊!限压阀在锅上旋转个不停!原来,水蒸汽在限压阀与锅盖之间形成的“气垫”使摩擦力极大地减小了。“搬运大力士”“气垫”可以使摩擦力极大地减小,利用新兴的“气垫技术”可以搬运重物。一种“气垫滑板”结构简单,在桌面大小(直径78厘米,厚3厘米)的钢板下,嵌有一圈硬橡胶,充入3个大气压的空气,就可以将15吨重的物体垫升起来,由于“气垫滑板”…  相似文献   

9.
成全一棵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着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一点儿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  相似文献   

10.
剪刀手爱德华的故事也许对我们讨论人与技术关系会有一些启示。剪刀手爱德华是一部美国同名电影中的主角,它是由一位住在城堡里的科学家设计和制造的一个人型机器。从外表看,除了两只手是剪刀外,其余部分与人没什么两样。它的设计者本来已设计好了它的双手,就在把那双手作为礼物送给它之  相似文献   

11.
在春天里想找一棵大树,跟儿子在公园捉迷藏,却发现周围几乎没有一棵可以能够藏得下我的大树。找啊找啊,终于在公园的角上找到了一棵,那是一棵大柳树,是公园的原住民,也就是原来就生长在这里的树木,其他的都是栽上没几年,顶多只有碗口粗的树木。但当我躲藏到树后的时候,并不能将我这并不肥大的身躯藏住,还是让儿子机灵的眼睛发现了露出的衣角儿。儿子咯咯笑着向我藏身的大柳树跑来,这小子沾了柳树不是很粗大的光,到底让他看见了我。我们俩围着那棵大柳树转来转去,转着转着,忽然这小子灵机一动,一下子倒转过来,我没有料到,于是撞了个满怀。现…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5,(14):35
自从前年“夫君”——“巴倒烫”告别人世以来,国内最大的淡水龟“胖妹”一直寡居在北温泉水族馆,但它似乎不但不悲伤,反而生活更加得悠哉。原因是它“移情别恋”了。不过它所移情的对象,并非另一帅气的公龟,而只是一个个黄黄的香蕉。平日里与之很有交情的饲养员介绍说,要是你空着手呼唤,它就是装聋作哑不予理会。而一旦亮出香蕉,它那并  相似文献   

13.
正在微距镜头下,平凡的昆虫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一面,变得奇异而又美丽,有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外形、稀奇古怪的行为和不可思议的细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你能像一只壁虎一样小,或者能透过苍蝇的眼睛看世界,那你一定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滴水就是一个池塘,一棵草就是一片森林。这里有一群被人们  相似文献   

1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请你想像一下:如果一种生物既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生长,又能在炎炎烈日下定居;无论是面对盐碱的土壤还是干燥的沙漠都毫不介意;对于食物更是从不挑肥拣瘦,又特别能挨饿……那么它在哪儿不能“出人头地”呢?空心莲子草正是凭借这一横练多年的“铁布衫”功夫,才能如此得意地作威作福:它抗逆性超强,不但不畏严寒酷暑,而且就算死亡了,只要植株没有完全腐烂,待到时机成熟,依然会复活为害;为了侵占尽可能大的地盘,它更是演化出水生、陆生两种生态型,入侵时可以由陆至水,顺水而下,再由水至陆,是地地道道的“水陆两栖江洋大盗”!  相似文献   

15.
“我多么期待有一天,四季不再流转,而我们即刻便能启程,离开家园,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像这些鸟儿一样,开始一次神奇的旅程!我多么期待有一天,人们能够打破地域国界的阻隔,明白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那么,我们一定能像鸟儿一样获得自由!”雅克·贝汉说。2001年,59岁的雅克·贝汉编剧、导演、制片的《迁徙的鸟》诞生,轰动世界。雅克·贝汉的前两部影片《微观世界》和《喜玛拉雅》在2003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在法国本土公映3周,观众超过250万人。雅克·贝汉说:“在这些影片中,画面、音乐变得重要,人的语言和解说却不那么重要。人与大…  相似文献   

16.
古城阿勒颇     
弹丸小国叙利亚是世界最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它有巍峨的大马士革古城和沃玛亚清真寺,沙漠里悠远的帕米拉古堡新娘和宝石拉剧场依然屹立在那里。在它纳入罗马帝国版图以前,它还曾经历了西台、亚述、巴比伦、埃及、波斯、希腊以及腓尼基各个帝国。也许是因为罗马人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叙利亚人是肤色最接近西方的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21):28
植物“箭”非洲中部的森林中,有一种长着坚硬、锐利的刺的树木,当地居民称之为“箭树”。箭树的叶刺中含有剧毒,人、兽如被它刺中,便会立即伤命致死。有趣的是,当地的黑人常用这种箭树做成箭头和飞镖,用来猎获野兽、抗击敌人!植物“枪”植物“枪”中威力最大的要数美洲的沙箱树了。它的果实成熟爆裂时,能发出巨响,竟会把种子弹出十几米之外。所以,只要沙箱树结好果实后,人们便不敢轻易地接近这种植物“枪”了。植物“炮”喷瓜号称植物“炮”,它生长在非洲北部。由于它的果实成熟以后,里边充满了浆液,所以喷瓜一旦脱落,浆液和种子就“嘭”的…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点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  相似文献   

19.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在举行的“北京故宫与兵马俑论坛”上说:秦始皇陵地下发现大量钱币,应当是秦代的国库。佩赛特说,考古工作者以前都是采用先发掘后保护的方法,这样往往给保护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现在采用磁探测的方法先对秦陵进行探测。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古发掘中清楚地知道怎样保护是最好的选择。他说,“在探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秦陵下面土质的基址,同时看到了陵墓里放置的非常多的‘硬币’,太让人感到震惊了!那简直就是一个‘国库,”。  相似文献   

20.
一、剪刀手爱德华的故事也许对我们讨论人与技术关系会有一些启示。剪刀手爱德华是一部美国同名电影中的主角,它是由一位住在城堡里的科学家设计和制造的一个人型机器。从外表看,除了两只手是剪刀外,其余部分与人没什么两样。它的设计者本来已设计好了它的双手,就在把那双手作为礼物送给它之前,却去世了。爱德华独守在城堡,被意外闯入的一位女推销员带出了城堡,领回了家。当时她还未意识到领回家的是部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