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文芳  张立斌 《科技资讯》2010,(19):121-121
本文阐述了有关汽车安全性的技术,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技术中的汽车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系统、电子稳定程序。被动安全技术中的安全气囊及自动求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汽车安全技术向集成化、智能化及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指标简易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志坤  王静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0):21-23,32
通过对汽车交通事故中安全因素的分析,讨论了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中的两个方面——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主要性能指标的评价方法,提出新的评价原则:并根据这一评价原则对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等级细化,综合计分的评价方法,对被动安全技术的指标进行评定,从而加强被动安全技术在汽车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宇 《科技信息》2011,(9):I0091-I0091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情况的不断改善,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飞速的发展,汽车安全的问题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措施得到迅猛发展,但在现实中,对安全气囊的过分依赖让安全气囊不再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以及交通事故的日益频发,购车者们对汽车的安全性配置有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气囊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配置经常被提及,日常生活中因安全气囊引起的争论也越来越多。那么大家对安全气囊是否真正了解呢?有安全气囊就一定安全?安全气囊,顾名思义就是在危险发生时可以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气囊袋,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当  相似文献   

5.
徐丹 《科技信息》2011,(9):I0293-I0293
汽车各部件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产财安全。本文主要从汽车的主动安全新技术和被动安全新技术两方面来阐述汽车各部件的重要性,并如何改善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李慕清 《科技信息》2007,(25):42-42,77
车辆配备了安全气囊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但是只有在正确地使用、维修安全气囊,才能使安全气囊在关键时候有效发挥作用,否则不但影响其作用的发挥,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其他伤害。  相似文献   

7.
对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安全气囊及时准确触发,提高了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汽车在发生正向、侧面的剧烈碰撞时乘员不受到伤害,将来更完美的汽车碰撞安全系统应具有更好的交通事故识别能力。安全气囊系统应在各种品牌、型号的汽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汽车行人碰撞中的行人保护问题是汽车安全性问题,包括主动安全性与被动安全性。本文将介绍目前应用的行人安全防护的特点及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围绕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致力于汽车被动安全性、汽车主动安全性、电控发动机与排放控制、新动力系统电动汽车4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关键基础技术,交叉学科基础理论以及汽车领域宏观发展基本问题的研究与开发,为增进学术交流,自2005年9月22日起,欢迎国内外相关学申报实验室2006年度开放基金,  相似文献   

10.
从安全带到ABS、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聪明”的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工作,电脑都能帮你忙。更安全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虽然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由于某些自身缺陷,也造成过许多不应发生的伤亡事故。它遵循的是这样一个原理: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全气囊于1973年首次配备到汽车上,然而配有安全气囊的第一批汽车的销量并不好。直到20世纪90年代,配备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才开始受到购买者和汽车制造商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安全气囊在汽车上被视为"最后一道生命防线",也是不少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然而,近年来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未打开造成的伤亡事件频频发生。由于安全气囊缺乏统一标准和第三方鉴定,此类案件的司法解决往往耗时长、取证难,各厂家和4S店不是以"没有撞到撞击点"、"速度不够"、"角度不对"等各种说法推卸责任,就是在检查后认为"安全气囊没问题"。安全气囊,为何迟迟没有国标?究竟有多少安全气囊是真正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国家对于汽车行业各类产品的要求是安全、环保和节能。随着《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于2002年7月1日的正式实施,未通过正面碰撞试验的汽车将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为使汽车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有效地得到吸收,在合理进行车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高昌河北斗星汽车碰撞安全性的有效途径有两条,其一:在方向盘和仪表板上配置安全气囊,以减轻碰撞发生时对前排乘员的伤害;其二:合理匹配乘员约束系统,包括座椅、安全带等,使乘员在发生碰撞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均衡受力,防止个别部位伤害值超标。这样即使无须配置安全气囊,也可以达到满足现阶段国家法规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设备成为汽车标配,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安全产品也被装配在汽车上。那么,到底哪些安全配置真正值得消费者花钱装配呢?随着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设备已经成为了汽车标配,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安全产品也被装配在汽车上。当然,这些配置可都是要消费者掏腰包的。那么,到底哪些安全配置真正值得消费者花钱装配的呢?后视摄像头必装指数: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规定,2018年5月之后在美国销售的新车,全部都要装配后视摄像头,未来这将跟安全带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在  相似文献   

15.
安全气囊作为降低直升机坠落伤亡风险的主要技术,能有效减轻飞行员在坠撞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本文以某型号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参照汽车碰撞相关试验要求,开展气囊折叠及约束系统匹配设计,建立驾驶舱整机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气囊静态起爆试验和直升机整机跌落碰撞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主要结构优化参数,并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完成约束系统优化。结果表明,飞行员综合损伤值WIC减少8.91%,对飞行员的保护效果提高,为直升机被动安全领域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与被动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ITS(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和预碰撞安全技术。该技术能够使主、被动安全高效发挥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也是今后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汽车运用技术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性问题。笔者主要针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及发发展趋势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美国机动车被动安全法规的研究,从前部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等方面,比较其与欧洲和我国机动车被动安全强制性标准的差异性,介绍了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汽车安全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工作重点提出建议,为我国汽车安全法规的提升、汽车产品破除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进入国外主流汽车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上旬,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又一批安全气囊铝合金壳体发往美国,将为美国通用汽车作配套。据悉,这是该公司发往美国的第三批产品。"我们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精密锻造工艺生产铝合金壳体的企业。"飞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廷波介绍,飞船公司不仅实现了自主生产,而且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据了解,安全是汽车最重要的要求。安全气囊是汽车里的重  相似文献   

20.
正就汽车安全性而言,相对于汽车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主观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认为大块头的SUV最安全,因为体积大而且重量沉。不过也有人认为不能单以大小论英雄,车身溃缩技术和全面的主被动安全防护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各种说法似乎都说的在理,那么车身尺寸和重量到底对安全性能有多大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