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红楼梦》中感叹句类型丰富,数量较多。从感叹句这一视角可以看出《红楼梦》的语言面貌基本和现代汉语一致。前贤的研究表明,有些感叹句在形式上常常以副词作为感叹标志,本文主要探讨《红楼梦》中以"真"、"好"、"太"为标志的感叹句,这三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主要的感叹句式。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菜肴名称重在“写意”,而《红楼梦》中的菜肴名称各个都堪称经典.在对《红楼梦》中文化内涵深厚的汉语饮食名称词进行维吾尔语翻译时难免会存在不当之处,因此只有通过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策略,重点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差异,才能将其饮食名称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彻底剖析清楚,且有利于提升《红楼梦》饮食文化维译的层次,拓宽《红楼梦》汉语饮食名称词维吾尔语翻译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成为《红楼梦》诗词的思想脉络,它在指导《红楼梦》诗词理解方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涵盖了西方近代概念隐喻的基本理念,使系统性、相似性、整体相合性这些概念隐喻的基本理念在认知理解中得以体现,形成《红楼梦》诗词的隐喻解读,这是除了从认知发展角度理解"《红楼梦》诗词"外的又一个理解"《红楼梦》诗词"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尹燕 《科技信息》2007,(35):115-116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和汉语有衔接方式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历来对《红楼梦》翻译的论述颇多,但在衔接与连贯方面来讨论并不多见。本文尝试从《红楼梦》原著与英译本衔接手段的对比,来强调《红楼梦》翻译中必须根据源语言和目的语的衔接特点,进行有效的双语转换。  相似文献   

5.
<正>《红楼梦》是中国非常了不起的文学作品,围绕《红楼梦》已经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红楼梦》:美食家在《红楼梦》里找到很多美味且能养生的菜肴,诗人研究《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园林师探寻《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设计……今天,我们从气象的角度来看一看《红楼梦》中的季节,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物吧。在《红楼梦》中,对自贾宝玉降生到贾宝玉  相似文献   

6.
茅盾研究《红楼梦》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其一生对红学多有研究和贡献。目前,学术界研究茅盾者甚夥,研究茅盾红学思想者却不多,对此做系统梳理的则少之又少。从茅盾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思想内涵、对《红楼梦》作者的评价、对待历史上诸红学派别的态度、以及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态度、对《红楼梦》的"删削"等几方面入手,爬梳整理茅盾红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能丰富茅盾红学思想研究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阐述的是人生哲理,而这种人生哲理主要体现的是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的思想。本文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了道家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第一,《红楼梦》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和老庄的生死观;第二,《红楼梦》的具体内容渗透着浓厚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道家"矛盾对立"的认识哲学以及主张抛弃"世俗仁义礼智"的道德哲学上。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中,动词"饮"是个旧词,但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不过绝大多数针对"酒",基本上不用于"水"、"汤"。《红楼梦》前80回、《歧路灯》、《儒林外史》中,表示饮用的"吃"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喝",但程度有所不同,《红楼梦》前80回中"喝"比较活跃,《歧路灯》居其次,《儒林外史》中的"喝"最不活跃,出现频率很低而且只与"酒"、"茶"相搭配。在饮用这一义位上,"喝"与"吃"的嬗代消长呈自北向南推进的态势。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8世纪北方官话词汇的内部差异和发展变化的趋势。《红楼梦》后40回"喝"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吃",而且"吃"则不用于"水",从"吃"、"喝"的使用情况看,《红楼梦》后40回的语言较前80回更接近于现代的北京话,同时也说明"吃"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从流质食品退出来的过程,是从"水"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感叹句类型丰富,数量较多.从感叹句这一视角可以看出<红楼梦>的语言面貌基本和现代汉语一致.前贤的研究表明,有些感叹句在形式上常常以副词作为感叹标志,本文主要探讨<红楼梦>中以"真"、"好"、"太"为标志的感叹句,这三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主要的感叹句式.  相似文献   

10.
端木蕻良对《红楼梦》艺术的反复品味研究,成为他1940年代桂林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资源。细察此期小说文本,至少有三个方面体现出《红楼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一是塑造了以"宝玉"为原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是在"真情主义"、幻灭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鲜明的《红楼梦》式的悲剧结构和精神;三是在艺术上,神话和暗喻结构的运用、叠印手法和具体意象等方面都与《红楼梦》暗通款曲。1940年代端木蕻良桂林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红楼梦》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是开放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书中塑造了一批十分鲜活的典型人物,其中有部分女性悲剧的命运与其在当时那种男权世界的话语权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话语权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探析"全失语""半失语""半语"女性与其悲剧命运,以期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红楼梦》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玄妙数字108     
《红楼梦》谜案中国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究竟有多少"回",一直是个难解的谜团。通常人们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据说是后来的一位叫高鹗的  相似文献   

13.
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为例,根据"汉语语用优先语义"这一观点,从语用对等视角进行分析,阐述了汉语对话英译语用优先原则,即提出把汉语人物对话语言译成英语时,除了要力求语义方面的对等外,更要优先注意语用效果的对等,语用对等优先语义对等。译者要考虑如何在译语中体现原语的言外之力,留心原文本中有意违背交际原则的地方,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使原语和译语达到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下,资深红学家贺信民教授依然能坚守自身学术信念,始终对《红楼梦》心存敬畏与执著,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的"红学"界,为读者相继奉献出《红楼拾翠》《红楼梦导读》《红情绿意》等卓有建树的研"红"专著,故而赢得了学界尊重与读者的喜爱。笔者最近又欣喜地拜读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推出的《红深几许:<红楼梦>面面观》(以下简称《红深几许》),深感这是一部凝注他识、才、思与深邃生命体验的论"红"新著。《红深几  相似文献   

15.
庄子的形上思辨和精神境界深深影响《红楼梦》的章法运思。其"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和"同德天放"的不齐论渗入《红楼梦》的"好即了"的破立辩证中,体现"情情"视阈下的齐物思想:《红楼梦》在破除对尘世是非美丑偏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立出"情情"的境界,它既是形上的玄冥,也是形下的诗意与悲情,在境界形上学上体现庄子"浑沌""无无""无用"的思想。从"情情"的宇宙视角来管窥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为我们研究《红楼梦》的庄子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推敲"的典故说起,以《红楼梦》"残"字为例,比较李商隐的诗句用字,分析《红楼梦》对"枯残"二字的择选缘由,从中把握语感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找出培养学生创新思辨力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模糊语言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模糊语言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中体现的基础上,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剖析《红楼梦》若干典型实例,总结运用模糊语言处理:史化信息所达到的理想预期效果及翻译方法,以期为汉语文学作品汉译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蒋艺 《科技信息》2007,(28):176-176,296
本文试图从"推敲"的典故说起,以《红楼梦》"残"字为例,比较李商隐的诗句用字,分析《红楼梦》对"枯残"二字的择选缘由,从中把握语感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找出对学生创新思辨力培养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有着觉醒的追求,是才德美兼备的新型女性;一些女性走出家门,展示出女性生活空间的开拓,却因为才高而遭受着命薄的人生命运;以花神寓意的女性神化形象蕴含着社会对才女早逝的惋惜和敬仰。《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其"江南才女"符号更为突出,体现在其形象性和抽象性都超越了其他江南才女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可先从兴趣入手了解故事情节,再理清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从重点人物的命运分析贾府兴衰之根源。除了对于小说内容进行品读之外,《红楼梦》当中的诗词等写作手法以及从"大历史"观角度来学习和研读这部鸿篇巨著,对提高中职学生《红楼梦》的鉴赏能力、培养中职学生优良的语文基础素养以及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