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是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瞿金平教授领衔。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特别是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技术方面沉淀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2):F0002-F0002
正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筹建。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教授。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拥有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利工程学科具有悠久历史,创办于1933年,并在当时创建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水利工程于2007年被评为(一级)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皆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内致力于重大水利工程安全性基础研究的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实验室有固定人员76人,  相似文献   

3.
王硕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4,(1):I0001-I0001
<正>王硕,男,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信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总体专家组专家,"十二  相似文献   

4.
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原名桂林地质学院,成立于1956年,2009年3月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学校有"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5.
"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1年4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依托石油大学进行建设,2003年在青岛保税区注册"青岛石大华东油气加工新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和"CNPC沥青技术开发中心",发挥高校多学科联合的特有优势,针对炼油化工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课题持续不断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工艺技术的自主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于2010年11月批准在苏州科技学院筹建,于2010年12月通过专家论证。实验室围绕"环境、材料"交叉领域凝练实验室研究方向,探索与生态环境工程所需新材料新技术相关的科学问题与应用研究。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陈志刚(校长),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主任:汪信教授;副主任:陶绪堂教授、邹志刚教授。  相似文献   

7.
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于2007年10月批准建设,主要依托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和石油加工3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在石油石化装备工程相关领域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组建。工程研究中心分设于青岛校区、东营校区及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学科 ( 1 5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加工工程 ;热能工程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物理电子学 ;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 ;内科学 (心血管病 ) ;内科学 (呼吸系病 ) ;外科学 (普外 ) ;妇产科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5个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1 0个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像…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0月26~28日,由中南大学和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8届环境振动与交通土动力学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终身正教授、国际事务主任兼中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Erol Tutumluer为大会主席,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兼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余志武为大会共同主席。本届大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技》2008,24(1):I0001-I0001
敬业实干科技报国甘肃省特聘专家、兰州市科技功臣范多旺教授范多旺,1955年3月生,甘肃省永靖县人,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兰州市科技功臣、甘肃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  相似文献   

11.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获准启动建设。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学科。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教授,实验室主任缪协兴教授。  相似文献   

12.
正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于2007年教育部批准建设。建设期间,相继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太原重型机械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2017年中心主任黄庆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以解决国家"卡脖子"工程问题作为己任,瞄准世界技术前沿,主攻国家战略急需,经过三十年攻坚克难,培育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3.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组建于1985年,1997年正式批准对开放,2003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于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欧阳平凯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4.
第2届亚洲聚烯烃学术研讨会(AsianPolyolefinWorkshop2007)于2007年11月1-3日在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召开。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为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会议由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伯耿教授和范志强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还有:李东镐教授(韩国Kyunpook国立大学),NohSeokKyun教授(韩国Yeungnam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浙江大学为依托单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产品生物活性物质代谢调控与利用、农产品生物利用与安全,研究领域涵盖了农产品加工、物流、生物活性成分、农产品安全与利用等核心研究内容。实验室主任为叶兴乾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实验室现有固  相似文献   

16.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于大连理工大学,1994年起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覆盖了计算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学术梯队,其中包括钱令希教授、钟万勰教授和程耿东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3位中科院院士以及唐立民教授等学术带头人,12名博士生导师和7名青年教授组成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由闻邦椿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名,设有6个室:计算工程研究室、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7.
闻邦椿,1955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电系,1957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首批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名誉主编、国际转子动力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18.
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建设,于2000年8月获教育部批准,2002年通过了教育部的第一次评估,2007年教育部评估成绩优秀。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聂祚仁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立泉院士(中科院物理所)。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我国内燃机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徐建中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尧命发教授。  相似文献   

20.
正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招聘研究人员2—4名。方向:催化聚合、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加工、生物医学聚合物材料、能源与环境聚合物材料、生物质高分子材料。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相关方向研究经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联系人:陈永明,电子信箱:huanghh27@mail.sysu.edu.cn。详情见:http://www.sciencenet.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