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级氧化技术是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其在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应用以及研究方向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氧化方法(AOP)-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及其作用原理与反应机理;总结了近年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方法: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光催化剂的固定化、加电子接受剂或空穴接受剂,特别是采用AOP与生化降解法相结合的方法,使废水的处理更经济、有效。综述了近两年该技术在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疆  陈菊香 《科技信息》2011,(25):I0047-I0047
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方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性质及成分以及UV-TiO2降解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甘肃科技》2008,24(10):77-79
在一些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这些物质通常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质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并阐述了高级氧化法的技术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物化及生化两类方法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废水,总结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提高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催化)湿式氧化技术以及培养高效菌种技术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工业生产过程中在产出工业产品的同时会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其中工业有机废水因其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和存在有毒物质,更是难以很好地处理。有机废水的产生、种类及成分与行业、工艺等密切相关。针对工业有机废水难处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常用技术,包括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混凝、Fenton氧化、生物处理以及它们的组合,分析了各种技术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原理。最后归纳出组合技术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将废水处理至排放的标准,是今后处理工业有机废水须着重考虑的一种技术,同时简化现有技术的操作过程、降低建设成本将会成为未来处理工业有机废水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环保领域一种湿式催化氧化处理高浓有机废水的新工艺,该处理工艺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在填充固体专用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利用氧化剂对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中的COD、氨、氰等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分解的深度处理,使之转变为CO2、N2和水等无害成分,同时脱臭、脱色及杀菌消毒,从而达到净化处理有机废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湿式空气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是70年代中期得到大力发展的新技术。其特点为:①由于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放热,可加利用,所以能量消耗较低。②设备紧凑,处理量大。③处理过程不产生SO_x,NO_x等,因而不造成二次污染。④适应性较大,对造纸废水、农药废水、石油废水,发酵废水,含酚废水、含氰废水等均有效果。为了治理黄浦江污染,我们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的研究趋势--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丽  赵旭涛 《甘肃科技》2005,21(11):160-161
化工行业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环保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各界学者关注的问题。在众多处理方法中,催化氧化法以其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而倍受研究者的亲睐。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催化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对催化氧化法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物处理技术,COD的去除率近90%;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62,对氧为0.22,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92.2±9.9)kJ.mol-1和(3.53±3.33)×103,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10%之内.此外,在分析综述基础上指出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是一种有毒有害难处理的有机工业废水。介绍了焦化废水的新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概述了焦化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研究进展,指出用单一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焦化废水效果较差,而采用多项单元处理技术的集成和协同优化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有机胺在工业上广泛使用,但胺类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会引起血液中毒及其它疾病。因此,治理有机胺废水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目前,治理有机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萃取法、生化法和化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存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和局限性,不太适用于处理我们所研究的混胺(约1∶1的二甲基苯胺和三乙胺)废水,为了寻求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方法,我们对有机胺的臭氧化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有机胺的臭氧化,在非水溶液和气相中研究得较多,而在水相中研究得较少。本文对水相中的脂肪胺——二乙胺和三乙胺、芳香胺——苯胺和二甲基苯胺的臭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Fenton试剂氧化机理及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分析了经典Fenton试剂法、光-Fenton试剂法和电-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概述了Fenton氧化技术在处理酚类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和农药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Fenton氧化技术将沿着Photo-Fenton法、电-Fenton法以及和其他处理技术组合的路线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提高有机废水TiO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几种方法,并对TiO2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文章在总结超临界水的性质和优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最新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应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这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H2O2—Fe^2+催化氧化法处理制药工业有机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用H_2O_2—Fe~(2 )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废水进行了初步探索.参照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了H_2O_2用量,FeSO_4用量,pH值和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选定了氧化处理操作条件,并对制药工业实排有机废水进行了小型处理实验,效果是今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还原用于处理废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其中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研究较多,而对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技术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方面的应用,从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热力学分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阐述了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浅析废水生物处理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污水成分亦愈来愈复杂。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有厌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本文主要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产7-ACA(头孢菌抗生素中间体)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采用Fenton氧化和Fe/C微电解两种方法预处理此类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二者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对COD去除率为46.1%,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36,反应时间为1h;Fe/C微电解法对COD去除率为44.7%,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43,反应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20.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上海香料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使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催化剂,在中温(约160℃)和中压(约3.0MPa)条件下,试验了高浓度香料废水的湿式氧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香料废水经30min的湿式氧化处理,其COD、TOC和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69.1%、74.8%和79.5%。对香料废水湿式氧化处理前后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试验证明,经30min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