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在冷战时期,尤其是从1983年美国实施“星球大战”划以来,美国与原苏联都研制了形形色色的反卫星武器。反卫星武器是用于打击、破坏航天器或损害其正常功能的空间武器,可分为天基和地基两种,有核能、动能和定向能多种类型。其中地基核能和动能反卫星武器又有反卫星卫星(共轨式)和反卫星导弹(直接上升式)两种;天基反卫星武器则有共轨式(天雷)和非共轨式(航天器上的动能和定向能武器)两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太空战场的逐渐形成,军用卫星已成为太空战场作战指挥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攻击也必然成为太空作战的重要内容。在未来太空战中,反卫星武器是摧毁各种军用卫星的有效武器,它将成为未来太空战场上的一个“杀手”。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地基共轨式反卫星武器,亦称“杀伤卫星”或“拦截卫星”。它由弹头和SL—11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两部分组成,总长达45米左右。拦截卫星为圆柱体,高5米,直径1.5米,重2000~2500千克。星上装有5台轨道机动发动机、雷达或红外制导装置和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战斗部。拦截卫星用SL—11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在美国攻击伊拉克发电厂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弹头中装的并不是 TNT,而是碳纤维线圈,爆炸后产生的成千上万个极其细微的碳线条,导致了发电机、高压线等电器的短路,使伊拉克的供电设施一度陷入瘫痪。这种新概念的武器就是非致命性武器,美国为加强对外保密,称之为"制动系统技术"。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制将改变现代军事行动的概念,实现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的工业时代战争向信息时代战争的部分过渡,将来的战争重  相似文献   

4.
金易 《知识就是力量》1994,(9):0019-0020
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敌方的雷达和空军基地等要害目标将是被攻击的首批目标之一。因此,到那时,攻击方的武器将具有射程远、高精度和大威力等性能。世界上几个国家现今正在研制中的中、远程制导撒布器将可能成为最佳攻击武器。 制导撒布器的研制始于70年代,但其真正发展是在80年代中、后期。目前,欧美几个军事强国正在加紧研制这种具有极强攻击力的武器。 法国阿帕奇制导撒布器 阿帕奇制导撒布器是法国马特拉公司和宇航发动机技术分公司合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持续不断地威胁要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现政权的叫板声中,最为突出的理由之一是,如果放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就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或最短时间内生产出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基因武器出现的征兆 生物武器最重要之一就是基因武器。固然,伊拉克有可能在生产基因武器,但全世界有不少国家也在研究基因武器,比如以色列,而且基因武器也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研制出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制高潮又一次大规模兴起;进入90年代,更是迅猛发展,不仅对原有的电动汽车进行更新换代,而且在新型蓄电池的研制、配套装置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电动汽车风靡全球的新时代。美国是世界汽车大国,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环保方面一直走在美国各州政府前列的加利福尼亚州,1992年8月颁布了"零排放"的汽车排放法规,规定从1998年开始,所有汽车生产厂无污染汽车的产量应占总产量的2%,2001年达到5%,2003年达到10%。这一严厉法规的实施,迫使各汽车厂家竞相推出最新的电动汽车。最近,美国一汽车公司与密执安州特洛伊的奥沃内克电池公司签订了1850万美  相似文献   

7.
新知短信     
制人于千米之外美国军方正在投资研制一种远距离非杀伤性武器,能在2千米以外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武器将用在暴乱分子和聚众闹事者身上,目的是在控制局势的同时不伤人。但此事引起了研究疼痛的科学家的愤怒,他们认为旨在控制疼痛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用在研发武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凡是能造成破坏的东西几乎都可能被发展成武器,如生物武器、气象武器,甚至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以人为制造出来成为武器。鲜为人知的地震武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地震武器的研究。科学家们在进行地下核试验时发现:当核爆炸的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对地质结构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地质结构的作用和岩层的传递,部分能量甚至可以在另外一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军事史上,动物参战且出奇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晋将殷浩把油浇在鸡身上,点燃后,用惊飞的“火鸡”焚烧羌人营寨,“出鸡制胜”;宋将毕再遇将山羊倒吊在军鼓之上,利用羊蹄击鼓之声迷惑敌人,掩护队伍从容后撤,“羊助退却”……本世纪80年代后,美国等国家把动物“士兵” 的研究开发,列为与高科技武器研制具有同等意义的军事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方正在投资研制一种远距离非杀伤性武器,能在2千米以外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武器将用在暴乱分子和聚众闹事者身上,目的是在控制局势的同时不伤人。但此事引起了研究疼痛的科学家的愤怒,他们认为旨在控制疼痛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用在研发武器上。研究人员还担心,美军会用这种技术来折磨犯人。  相似文献   

11.
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是由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发展而来的,在军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未来的传感、导弹寻的器和人控系统,用于从侦察卫星以及侦察机拍摄的影像中发现可能的目标等。因此,欧美等军事强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发展这项先进技术。 美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发展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到1987年在探测无杂乱回波或稍有杂乱回波背景中的空中目标及在确定小搜索范围内的大型固定目标位置方面,已解决许多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自动目标识别领域接连不断地取得的技术突破,引起了美国军事部门的关注。美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通过“灵巧武器”计划和“干军刀”计划为发展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提供资金。美陆军的“光学精确纵深攻击导弹系统”计划、“目标线反坦克武器”计划和“轻型直升  相似文献   

12.
铀矿石的发现,险恶的国际封锁与压力,使共和国的缔造者开始将发展尖端武器这一历史重任摆在议事日程上。自本文开始,中国开始展开研制尖端武器的蓝图。 把地球打穿了又怎么样 如果说毛泽东一开始对核威胁采取了藐视和不怕的态度,那么现在他开始挥舞一把“双刃剑”了。 “双刃剑”一词出自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善用,可以恶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3,(12):24-2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政府和军队目前已经或正在研制发展一批新型的非致命秘密武器,其中包括专门吞噬道路和建筑物的微生物,专门损坏燃料和塑料的生物催化剂以及慢性腐蚀金属铝和其他金属的小型装置等。据称,至今无人知晓这些武器的研制已经到了何种程度。美国国家科学院(简称NAS)拒绝透露任何有关发展这种武器的计划、报告和文件,尽管按照美国法律,这些计划、报告和文件被认为是公开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美国研制的一种防暴武器——袋弹,约重0.5磅,用发射筒发射。发射后因空气阻力的作用会形成一个如脸盆大小的袋子,可以把嫌疑对象的头套住或撞倒,但不会伤害其身体,因为这种袋子是用软性塑胶制成的。致痒弹,这是菲律宾军事部门从野生植物的果实中提炼研制而成的新型子弹。被这种子弹击中的人会全身发痒。泡沫枪,这种新型防暴武器能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大量泡沫以包围嫌疑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总统1997年11月签署的第60号命令,1998年10月1日美国开始实施“单一整体作战计划”。这项命令是美国自1981年以来第1个国家核武器部署政策。 按照克林顿总统的命令,美国的政策是在今后10年左右,在实际保有各类核弹头1万件的前提下,根据美国与原苏联签署的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的要求,逐步减少处于战略状态的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但这种减少只不过是把备战状态下的核弹头转变为储备状态。  相似文献   

16.
苏-27诞生 1971年苏联针对美国的“重型战术战斗机计划”启动,由著名的苏霍伊设计局负责,要求是研制一种在性能上超越美国空军最新型F-15战斗机的武器.接到任务后,设计局总设计师帕维尔·苏霍伊组织技术人员开始了技术论证并提出了T-10方案.在之后的风洞试验中,方案并没有达到要求,于是设计局用了几年时间研究了多个方案.1975年,苏霍伊去世,设计工作由新任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接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要打破核垄断核威胁,就要有自己的核武器。聂帅走马上任,一批英才开始聚集,中国展示了研制尖端武器的蓝图。本文介绍“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回归祖国怀抱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星球     
《科学之友》2005,(7):12-12
美国要试验太空武器,科学家发现地球“大表哥”,7月4日“深度撞击”撞彗星,中国研制人造太阳基本成形,一些小行星上可能曾熔浆涌动  相似文献   

19.
变天气为武器,让“雷公”、“电母”下凡参战,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美军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据美军的一份秘密研究报告透露,美国已密谋研制天气武器,呼风唤雨,将天气变化产生的雨水、冰雹、冰雪作为空袭“杀手锏”,以羸得“无伤亡”战争的胜利。所谓“气象武器”,是指为达到军事目的,运用现代化气象科学技术,通过人工控制风云、雨雪、寒暑等天气变化来改变战争环境,人为制造各种特殊气象,配合军事打击,达到干扰、伤害、破坏或摧毁敌人的目的。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气象武器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大显身手。目前,气象武器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欧洲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也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由于种种原因,欧洲在军事航空领域一直逊美国一筹。20世纪50年代,北约的欧洲国家使用美国的F-104战机;60年代,它们换上了美国的F-4战机;70年代至今,它们的主力战斗机都是F-16。尽管英、法、意、西、德单独或入股研制过自己的战机,但无论从哪项性能、技术战术指标、市场和声誉来讲,都不及美国相应的战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