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现代管理离不开创新,创新已渗透到许多领域,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企业创造商机,为个人开辟发展空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为了学生高考的成功和升学率的硬杠杠,不少学校放弃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却忽视了同学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很多人觉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亦或觉得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不得也罢。然而,却偏偏有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为主旨。作为中学教育勇敢实践者的他们,不仅让学校高考升学率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1999年4月28日去世的阿瑟·肖洛(ArthusSchwolow)是激光的发明人之一,也是本世纪光谱学界中一位杰出的人物。激光是光学领域中一次革命性的成果,由于它可以在许多方面,如通讯、切割、焊接、信息贮存和精密测量等领域得到应用,并且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新的技术。肖洛同时还实现了许多高精密和高分辨率的创新实验,是许多新的实验光谱学技术的先驱者。 肖洛1921年出生于纽约市的芒特弗农,父亲是来自拉脱维亚的移民,母亲来自加拿大,在母亲的催促下,肖洛3岁时全家迁移到了多伦多。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求知与创新息息相关,创新意识强者,求知欲必旺。创新的过程就是在求知,许多新知是在创新中获得的。反过来讲,求知是创新的基础,许多创新必须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才能进行。求知为了创新,创新就得求知,创新激发求知热情,求知开通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姚诗煌 《科学》2007,59(5):1-2
创新之风的吹拂,嫣红了中国科学百花园。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科学》周刊、《自然》周刊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不断有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在物理、生物、信息、数学、考古等许多领域,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令人瞩目。春风熏人、意气风发,于是媒体上不时有“我们何时能获诺贝尔奖”的讨论。然而,许多人对此热闹景象却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6.
黄跃伟 《科学之友》2009,(7):131-131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创造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登锐 《自然杂志》2006,28(4):224-227
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辉煌成就。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和跨越发展,航天科技的许多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一种关键生命过程的研究,即核糖体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质,进而制造生命。这项研究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研究成果可以立即被采用,这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创新,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忠  谭景和 《自然杂志》2000,22(3):152-155
转基因动物是基因工程在家畜及实验动物方面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从一开始便以改造动物及利用动物生产出数量较大、容易分离纯化的贵重产品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前景。十几年来转基因动物的操作技术有了许多创新,在医学应用领域已经从生产血液型药物、乳汁经物及生产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逐步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该领域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对于飞行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正在日益增长,从拯救生命到创造新的娱乐领域,无人机技术的新用途也在不断拓展。许多人第一次听说无人机还是在军事领域,目前它已经很快成为创造和享受新经历的工具。无人机已经成为人类渴望创新、帮助他人和娱乐的飞翔翅膀。根据朱尼普研究公司的新报告,预计今年将出售400万架商业无人机,到2020年,将会增长到1 600万架。"三年前,这项技术还非常昂贵,遥不可及,只  相似文献   

11.
樊畿是与华罗庚、陈省身齐名的当代华裔大数学家。他不仅在学术领域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而且在美国从教数十年,以其严谨认真又具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培养了许多数学精英,不愧为一代大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国人,甚至国内数学界人士却对樊先生并不熟悉。 本文作者袁传宽先生是留美学习期间樊先生的学生,曾任樊先生的助教,彼此保持来往接触逾25年。袁先生此文饱含对恩师敬仰感激之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记述了樊先生的工作以至一些有趣的言谈举止,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樊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而且对于我们学习应该如何做学问和如何做人也大有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6月16-17日,浦江创新论坛——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围绕"创新全球化与城市功能再造"展开讨论。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大会云集了全球知名智库资源,力邀20多位重量级嘉宾做主题演讲。创新政策:经济研究见解"创新"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来源,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创新政策鼓励公司和个人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生物学领域,随着学科向纵深发展,研究方式逐渐由单一的博物学方式分化为分子生物学和博物学两个分支。在20~21世纪,新诞生的分子生物学因为成就迭出,颇受瞩目。该领域出现一批卓有成就且声名远扬的人物,如沃森、克里克,他们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被戏称为“收集邮票”的博物学领域也有许多享有盛名的大师,其中之一就是爱德华·威尔逊。  相似文献   

14.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99,(11):28-28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彭定中博士在'99上海科技节主题报告会上以“创新求变”为题,介绍了杜邦公司200年来创新成长的历程。会后,彭博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知识就是用最小资源创造最高价值记者:创新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您怎么看待知识和创新?彭定中:我想强调一点,科技与知识分不开,20世纪知识的很大部分是从科技来的;另外科技与创新分不开,好的东西都是创意的结果。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去创造最高的价值。资源除了天然资源以外,还包括人力资源,时间也是资源,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创…  相似文献   

15.
破译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东西一看就会懂,但创新除外。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国家,若要激励创新,就必须懂得如何控制创新。现在许多创新研究者都试图对“神秘而重要的创新过程”进行定量研究,都期待着能够破译创新。  相似文献   

16.
航空与航天都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和取得的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都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飞天征途上用聪明才智浇铸的恒久辉煌,都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的作用已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以至人类社会生活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大科枝门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相同和交叉的地方,其协同创新还会产生新的飞行器——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历史在不断追求、创新中进步。记得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懒人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因为懒得走路,所以发明了汽车、飞机;懒得写字,于是发明了打字机,进而发明了计算机……许多许多,不胜枚举。虽然观点有些偏颇,但也很有说服力。不信你看,现在人们为生病时不得不一天吃几次药或打几次针而感到麻烦了,于是立即就出现了12小时、甚至1天或几天才吃一次的药。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与芦苇杂交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德水 《科学通报》1986,31(6):464-464
远缘杂交不仅是丰富遗传变异,创造新物种类型、新品种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于解决生物学领域的许多理论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远缘杂交育种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先后育成了小黑麦、小偃麦、小冰麦等远缘杂种,已经达到生产应用的水平。以水稻为母本的远缘杂交,除以高梁为父本外,还开展了水稻与稗草、五节芒~(**)竹子、菰草、狼  相似文献   

19.
伪科学,当然是骗局一类的闹剧,揭穿了,一文不值。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还有一种是地道的以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幌子的骗局,这就是科学骗局。 科学骗局,确实使一些普通百姓信以为真,而且也使一些科学家受骗。其实,这也不奇怪,科学家也是人。他(她)们在某一研究领域是内行、是权威,但对其他研究领域,他(她)们又是外行,是普通百姓。一旦有经过包装的所谓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同样也是会欺骗他(她)们的。 在20世纪的100年内,科学骗局出现过不少,有的是用论文发表的形式公…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29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世界第二个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消息传出,世界为之瞩目,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们无不坦言,“天河一号”的问世,必将加速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中国早一天成为科技大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