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柑橘的钾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保障柑橘栽培过程中的钾营养供应是柑橘果实优质高产的必要条件.本文对柑橘钾营养生理作用、遗传机制和钾肥施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对柑橘钾营养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钾肥是用钾菌株经过发酵制成液体肥料。生物钾肥具有解钾溶磷的功能,以及保钾功能,能减少化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营养肉汤为基础,以溶解血液为辅助营养物,以亚碲酸钾为抑菌物 亚碲酸钾增菌培养基用于鼠棒杆菌的增菌培养基,对亚碲酸钾浓度、增菌效果和抑菌能力作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0.6%的亚碲酸钾为抑菌物制备的亚碲酸钾增菌培养基具有增菌效果好,抑菌能力强的特点,可用于鼠棒杆菌的增菌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红薯又名甘薯,是一种喜钾作物.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大,氮次之,磷最省.这是因为钾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全成和运转,同时钾能加强根部开有层的活支,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七七年以来,我们在豫东“砂土综合利用与改良”的试验研究中,发现砂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缺钾有潜在的可能性。为在砂区推广使用钾肥提供依据,进行了一些探讨性试验,初步证明小麦施用钾肥有较明显的效果,现整理于下,仅供参考。砂土速效钾含量及其与代换量的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土壤供钾水平的指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钾肥肥效的首要因素。为此,我们测定分析了豫东砂土的速效钾含量,结果如表一。  相似文献   

6.
磷、钾含量是评价复合肥料(复混肥料)的重要指标.磷、钾含量测试中的空白试验在化学分析中起着决定作用,即影响到分析结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这里重点讨论了磷、钾测试中空白试验的重要性,并通过测试分析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红薯又名甘薯,是一种喜钾作物。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这是因为钾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合成和运转,同时钾能加强根部形成层的活动,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如果缺钾,红薯生长前期会出现节间、叶柄变短,叶片变小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甜菜ST13092为供试品种,采用室内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程度钠替代钾条件下甜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状况。结果表明,50%和99%的钾被钠代替后,株高和水势明显降低;50%钾被钠替代后,叶面积和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没有明显变化,但99%钾被替代后,叶面积和相对含水量降低明显;50%的钾被钠替代后,各部分的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钠钾替代效率以根系和叶柄最高,达到了近99%,叶片次之,为92%,整株的替代效率为95%;随着钠替代钾比例的升高,甜菜体内的K+含量及积累量明显降低,Na+含量及积累量明显升高;环境中Na+的增加提高了甜菜根系和叶片中氮素的含量,但对磷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甲壳素磷酸酯钾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及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了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0.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台湾四九甜菜心、水稻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23~48.5h;培养温度29.5℃;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1#~5#、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1#、2#、5#、7#对菜心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而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20mg/L为最佳,其中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8.0%;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10.0%、9.3%、14.0%。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钙镁钾磷肥开发成功针对目前我国多数土壤中钾元素含量不足,单施钾肥又价格昂贵的实际情况,浚县磷肥厂新开了复合肥---钙镁钾磷肥。浚县磷肥厂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1993年着手研究用化学冶炼的方法生产含磷和钾的复合肥。他们利用磷矿石,钾矿石和溶剂矿...  相似文献   

11.
乔志和 《松辽学刊》2008,29(2):54-56
通过对东亚地区扬沙和沙尘暴季节分布规律,多年分布规律和地质历史时期及人类历史时期的出现规律的研究,发现东亚地区扬沙沙尘暴以冬春型为主,在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就频繁出现,50年来,扬沙和沙尘暴在波动中减少,2000年开始在东亚地区扬沙和沙尘暴出现频率增强.东亚地区扬沙和沙尘暴出现频次、强度和分布的南界受冬季风强度控制,冬春冷干的气候组合是沙尘暴高发的有利条件,气候的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的交替出现是东亚冬季风强度周期性变化的表现,厄尔尼诺年冬季风强度小,反厄尔尼诺年冬季风强度大,未来几年气候进入厄尔尼诺年,从这个角度分析,未来几年里扬沙和沙尘暴频发的态势不会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台湾产两栖动物中文名称与大陆对应物种进行比较.70%的物种中文名称不同,依据学名意义(来源)命名的物种,台湾占42%,大陆占19%,其余物种名称根据个体形态特征而命名,因此海峡两岸物种名称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鹌鹑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小肠密度较大,直肠次之,盲肠最少。小肠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腺上皮之间,在肠上皮之间分布较少。直肠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肠上皮细胞之间。在盲肠的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内。嗜银细胞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锥体形,椭圆形,梭形等。  相似文献   

14.
海南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海南旅游景区的分布和地理环境,分析了旅游业的主体即旅游业者、游客、当地居民及其行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旅游业的客体即旅游景区受到的外部作用,概评了海南主要景区的环境影响状况.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区开发商的开发活动是对海南环境影响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因素;多数景区尚未确定科学的游客承载量,天然林区的旅游开发有很高的环境破坏潜在风险.建议改变旅游业的粗放性,遏止政府与开发商的短期行为,推动地方立法,规定某些地区不允许开发的旅游活动种类,编制和逐步完善海南旅游业生态化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5.
白银市霜冻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1~2005年甘肃省白银市辖区4个台站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早、晚霜冻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银市晚霜冻平均结束日期在5月上旬,南晚北早,山区晚于川区,年际变化南北小中部大.早霜冻平均开始日期在10月上旬,南早北晚,山区早于川区,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增大.晚霜冻结束日期具有13 a和5 a左右的周期,受气候变暖影响近35 a来晚霜冻提前了17 d左右,早霜冻变化不大.并分析了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公用电话网(PSTN)线路质量的不断改善,通信业务类型和业务量的迅速增加,超高速话带MODEM技术与应用研究十分活跃.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话带MODEM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超高速MODEM性能和采用的各种先进技术.讨论了话带MODEM的发展趋势,指出了进一步提高话带MODEM速率所涉及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气田开发过程中动、静态资料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层位、不同深度气藏特征类型有差别,具多套气水系统,含气分布与储层孔、渗条件复杂,对不同气田、不同区块其规律性的认识,对提高开发井命中率和合理有效开发气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气田开发存在差异,为使气田实现稳产,对气井合理配产、提高气井管理水平以及在一般性开发概念上与气田所在地区实际地质条件相抵触存在的某些误区,是气田今后开发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一条重要守恒定律,无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是在经典 力学的范畴里,以致于近代物理的量子力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拓展该定律的认识,强化该定律 在不同知识层面的表述方式的理解.可以系统地、完整地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所谓“洞庭湖方八百里”的说法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湖水面积的变动。作者估算:汉晋南朝时期的湖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唐宋时期缩小为3,300平方公里,元明时期扩大到5,600平方公里左右,清代中期,缩小为不足4,000平方公里,清末又扩大达5,4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上半叶基本变动于4,000至5,000平方公里之间。湖面积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湖底淤垫与湖泊水位抬升之间关系的演化,以及围湖垦殖活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最少.2)两种鸟SP的分布在听觉中枢耳蜗核、中脑背外侧核壳区、丘脑卵圆核壳区等比较相似.3)在山噪鹛发声中枢中SP的标记量比白腰文鸟丰富,尤其是在X区.结果表明:SP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SP在发声中枢分布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