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古汉语中"见V"结构中的"见"无论是在受事主语句系统中.还是在施事主语句系统中,都没有完全虚化成为语法标记,被动意义的产生是由句子内施受成分的隐现决定的.施事主语句系统中"见"是动词中的一个小类,表施加.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名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其主要的语法功能。从语义的角度考察作主语分为四种类型;作宾语分为五种类型。受事主语句在甲骨文中应用普遍,为被动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关系宾语句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添加关系介词“于”是甲骨文在语法形式上走向完善的标志;存在宾语句中的动词“有”与受事宾语句中类似词头的“有”存在着密切联系。此外,作定语、作中心语、作状语、作同位语、作谓语也是甲骨文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时量补语句中,当谓语动词具有持续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了动词的未完成体意义;当谓语动词具有瞬间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的则是动词的完成体意义。就时量补语句言,其谓语动词必须是动作动词,时量补语必须表时段,否则,就不是本文所论述的时量补语句,“了_2”的两种体意义也无从表述。  相似文献   

4.
一般讲 ,间接引语中的时态要受引语句谓语动词的制约 ,即主句谓语动词为现在时 ,从句时态不需变动。主句谓语动词为过去时 ,从句时态应用相应的“过去”来呼应。  一、用过去时引述动词转述 ,直接引语中的动词通常要由现在时变为过去时  直接引语谓语动词和间接引语谓语动词时态对应转换如下 :1)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2 )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3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 4)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5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6)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另外 ,情态动词也要变成相应的过去时。can—could ;may—might;…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次级动词在英语句中与谓语动词之间既有外部的横向关系,更有内部的纵向关系。笔者首次提出了“动词层次论”的新观点,为论证其纵向关系提供了确切的论据。  相似文献   

6.
英汉句子结构存在着差别,尤其体现在谓语动词上。相对英语而言,汉语兼语句为汉语一大特色。本文从分析汉语兼语句的结构特征入手,通过英汉句子谓语动词对比,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汉语兼语句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谓语动词是困难的,然而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具有同一句法功能时,它们的异同更难掌握。本文从非谓语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入手,探讨了非谓语动词句法功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张晶 《科技信息》2008,(16):235-235
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非谓语动词-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这些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使科技英语行文紧凑,科学性强。在科技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过程中,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应该得到学习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叶启春 《科技资讯》2006,(32):239-240
非谓语动词是英语语法中十分重要且较难的一项语法知识。本文从非谓语动词的定义入手,针对非谓语动词相同功能不同形式进行分析比较。运用典型的例句进行对比使学习者易于区分、掌握其用法,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韩翠霞 《科技信息》2010,(15):212-212,276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但是,有些介词看上去貌似动词,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动词及非谓语动词和这些介词混淆,  相似文献   

11.
疑问语气在信息交流模式上必须遵循“听者(说者”的语用原则,因此,主语“我”是有标记的。其在与形容词谓语共现时,所受限制主要来自具有内在感知性的感受类形容词。与动词谓语共现时,依小类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选择限制性。限制原因主要在于违反了疑问语气的语用原则。受限制疑问句在语用上表现为各种非真性问句。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中的被字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论述了《金瓶梅词话》中被字句中“被”的意义 ,认为书中“被”的意义是单一的 ,并没有表原因的意义 ,分析了被字句中的谓语构成情况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认为当时的被字句对动词的要求无论是性质上还是功能上都不是很严格 ,并且认为被字句与补语关系趋向于越来越紧密 ,各类补语的出现是被字句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判断句的谓语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是根据谓语语法特点及主谓语的语义关系为标准的。但从《孟子》看,非名词——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词、形容词作判断句谓语也能表判断,且有自身语法特点,体现出语言形式的丰富性以及语法表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王岩 《太原科技》2003,(6):80-81,83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谓语动词在句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句子表达思想的关键。在充分研究两种语言谓语动词使用差异性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探索出一些适宜的方法和技巧来翻译汉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从而使英语译文的阐述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作为介连兼类词,在词性的划分上,可以根据句法结构,并结合语义、语用功能来明确它的词性。“为了”引导体词性词语,则为介词;“为了”连接分句,则为连词;“为了”引导小句、主谓短语、谓词性短语,则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划分。  相似文献   

16.
日语被动句中助词“に”的关系语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语被动句中出现的助词“に”,不仅有表示被动句中施动者的关系语义,还有表示其它的关系语义,这样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从“に”构成的词素中词的类别及谓语动词需要哪种补语入手,通过例句辨析被动句中助词“に”的种种关系语义,力求翻译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岩帅土语是布饶克方言的土语之一,岩帅土语的代表村镇为岩帅村,岩帅话述补结构根据是否带“tom(得)”或“ti(地)”而分为粘合式述补结构(不含tom或ti)和组合式述补结构(含tom或ti)两种类型。两种结构均存在补语指向述语谓词和句子体词成分的情况,但组合式述补结构补语的指向问题比较复杂。在详细分析补语的语义指向基础上,通过NC形式能够验证两种结构的补语语义指向是否正确,做到形式与意义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8.
语法停顿的分布对句法、语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用于歧义蛄构中,用于谓语动词前的前置成分.用于“动词 时量/动量”与“动词 名量”的倒置式中,用于区分主谓结构和述宾结构,用于准谓词性偏正蛄构、真谓词性偏正结构前.用于话题后等。它们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It is difficult to analyze semantic relations automatically, especially the semantic relations of Chinese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In this paper, we apply a novel model feature structure to represent Chinese semantic relations, which is formalized as "recursive directed graph". We focus on Chinese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including the complex noun phrase, 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pivotal sentences, serial verb sentence and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 sentence. Feature structure facilitates a richer Chinese semantic information extraction when compared with dependency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recursive directed graph is more suitable for extracting Chinese complex semantic re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