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程洪花 《河南科技》2008,(12):34-34
1.中毒症状。鸡、鸭黄曲霉中毒后,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禽体衰弱,贫血,消瘦,鸡冠苍白,拉白色稀薄粪便。雏鸭中毒时表现更为明显,食欲消失,脱毛,蹼部充血肿大,走路跛行摇摆,脚和腿皮下出血,严重的口、鼻、肛门均流血水。  相似文献   

2.
骡鸭又称半番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产生的后代(属间杂种).骡鸭克服了纯番鸭公母体型悬殊大、生长周期长的缺陷,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耐粗易养、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表现症状 1.人工激素中毒.常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僵硬.在大棚中表现为弱株叶片卷曲,点花越多,卷曲越重.番茄定植越早,气温越高,人工激素中毒的可能性越大.菜农往往为防止植株徒长,苗期就开始使用矮壮素、助壮素、矮丰灵等,植株体内积累了很多人工激素,但一直未有表现,一旦开始点花,症状马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1周龄内幼鸭和8周龄以上大鸭少见发病,污染鸭场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与感染鸭的日龄、环境条件、应激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3.采用网上育雏.网上育雏易清洁.饲料及饮水卫生,鸭与粪便接触机会少,因此,鸭不易生病.待雏鸭在网上养育5~7天、身体强壮后便可以由网上转移到地面饲养.  相似文献   

6.
舒劲 《河南科技》2007,(5):10-10
骡鸭又称半番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产生的后代(属间杂种)。骡鸭克服了纯番鸭公母体型悬殊大、生长周期长的缺陷,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耐粗易养、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近年来,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骡鸭在羽色选育上已形成了花羽、白羽为主的各类型品种,在国内外的市场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7.
一、雏鸭进舍前,准备要精心 首先要按肉用型鸭的饲养标准,准备好雏鸭饲料.在头3天内,可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要备足垫料(多用沙)并充分晒干.如用稻草作垫料,应将其切成3~5厘米长.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并彻底消毒.在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供温设备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中毒 育雏期发生较多,通常是因为育雏室内通风不良或供暖煤炉装置不当,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雏鸡大面积中毒.急性中毒的雏鸡表现出不安、昏睡、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一侧卧、头后伸等症状,病鸡临死前发生痉挛或昏厥,剖检可见其肺和血液呈樱红色.  相似文献   

9.
一、疫病特性 1.鸭里默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0日龄至7周龄的雏鸭和仔鸭,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病程.发病率可高达90%,死亡率最高可达80%.患鸭呈现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特征性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等为特征性病理变化,尤其是神经症状的病例,剖检可见脑膜充血、水肿、增厚和纤维素渗透物附着.  相似文献   

10.
7.驯养放水.在天气晴朗、室外环境温度达20℃时,对雏鸭放水,使野鸭从小适应驯养的生态环境,增强体质.夏季雏鸭1周龄就可放水,春秋季可推迟到2~3周龄.放水应在进食后进行.第一次放水时间稍短,一般为15~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放水次数和放水时间.放水以后.让雏鸭在草地上理于羽毛,休息片刻后再赶回鸭舍.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2006,(18):25
一、手摸诊断 患鸭霍乱病的病鸭,死亡之前常摇头,死亡时,嘴、鼻流血水,嗉囊里充满饲料,手摸嗉囊感觉较硬;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眼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空空无食物,手摸嗉囊较松软.  相似文献   

12.
绿头野鸭又叫大麻鸭、大红腿鸭、大野鸭.饲养绿头野鸭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养殖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1.结石病.将病鸭倒提起来,一只手抓鸭爪,让鸭头朝下,另一只手沿嗦囊向鸭嘴挤压,动作要轻慢,每次挤压时间不宜过长.挤净嗦囊内硬物后,随即给病鸭吃"食母生"、消炎片等药,3天后鸭子病状即可消除.  相似文献   

14.
鸭瘟和鸭霍乱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靡、羽毛蓬松等相似症状,易混淆.下面将这两种病的区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肝脏与卵巢中脂肪酸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繁殖相关激素分泌与调节的控制机制研究、其它生长发育相关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近年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鸭繁殖性状的分子生理学基础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鸭相关生物学的分子调控机理,对鸭繁殖性状的育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玉芬 《河南科技》2009,(12):20-20
一、表现症状 1.人工激素中毒。常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僵硬。在大棚中表现为弱株叶片卷曲,点花越多,卷曲越重。番茄定植越早,气温越高,人工激素中毒的可能性越大。菜农往往为防止植株徒长,苗期就开始使用矮壮素、助壮素、矮丰灵等,植株体内积累了很多人工激素,但一直未有表现,一旦开始点花,症状马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鸳鸯肉鸭又称番鸭,其体型与家鸭相似,但其喙基部和头部两侧有红色或黑色皮瘤,又称瘤头鸭.成年公鸭体重3.5~5千克,母鸭2.7~3.5千克.该品种鸭生长快、饲养成本低,80天可达3千克;6月龄开始产蛋,从雏鸭到成鸭日耗料0.2千克,年产蛋200枚左右,蛋重72~100克.该品种鸭具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耐粗饲,易管理,肉质细嫩鲜美,皮可制革,绒保暖性好等特点.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春夏两季正是鸭瘟等传染病的流行时期,容易引起鸭群发病、死亡。常见流行鸭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鸭瘟:春、夏、秋三季多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预防:在10~15日龄注射鸭瘟疫苗。治疗:每100只成鸭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注重雏鸭的潮水、开食关 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潮水”(也叫开水)。雏鸭出壳后,在24~36小时内就要给雏鸭潮水,饮水过晚,可使雏鸭造成生理上缺水,使其生长发育受阻。适时饮水能促进雏鸭胎粪排出,补充其生理缺水,并能增进雏鸭的食欲,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潮水的水温以13~14℃为宜,  相似文献   

20.
1.行走不稳.雏鸡患伤寒病时走路摇摆;雏鸡呋喃西林中毒、硫酸铜中毒、水中毒时行走不稳;雏鸡患传染性脑脊髓炎病、禽螺旋体病时,行走不稳;鸡患输卵管寄生虫的前殖吸虫病时,因病禽腹部膨大,导致步态不稳;鸡患硫胺素缺乏病时,腿无力,步伐不稳;鸡磺胺类药物中毒时,行走摇晃无力;鸡马铃薯中毒、鸦胆子中毒、夹竹桃中毒、氰化物中毒时,步态均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