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乐静  郭贵春 《科学》2003,55(6):26-29
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比弗(D.de B.Beaver)在谈到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之间可能的联系时,曾模仿拉卡托斯(I.Lakatos)受康德(I.Kant)启示所言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来谈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世界科学》2005,(7):32-34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整个西方世界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就是“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站在学术主流的对立面,显现出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大卫·格里芬等所提出的后现代科学虽然自称是从建设性的角度来建构科学,但是,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来表达其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普遍主义的主张。从本质上考虑,这样的后现代科学与近现代科学没有根本的联结,已经呈现出一种与近现代科学的断裂状态。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思潮,因为这种偏激的看法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经典遗传学产生的社会和历史渊源作出了社会学的和思想的考察,并加以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用技术社会学方法解答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宏 《大自然探索》1998,17(3):117-121
本文认为,从单一原因出发为李约瑟难题所寻找的答案都难免有偏颇之感,只有用综合性的方法,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才有可能为李约瑟难题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蒋国梁 《科学之友》2007,(18):122-123
在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文献中,柯林斯文章的引证率位居同类研究者榜首,文章分析了哈里·柯林斯在其研究范围内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文献中,柯林斯文章的引证率位居同类研究者榜首,文章分析了哈里·柯林斯在其研究范围内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国梁 《科学之友》2007,(9B):122-123
在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文献中,柯林斯文章的引证率位居同类研究者榜首,文章分析了哈里·柯林斯在其研究范围内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黎姿 《科学之友》2003,(9):12-12
社会学者的研究发现,虽然离异的可能性贯穿于婚姻的始终,但有4个时期是危险性最大的。第一个危险期:孩子出生时。夫妻两人的压力骤然加大,原来的嬉戏和娱乐大大减少,性生活质量下降。孩子到来所产生的“三角”关系,改变了原来的“两人世界”,夫妻对婚姻同时感到紧张、困惑、茫然。第二个危险期:婚后4年-5年。这时期夫妻容易觉得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科学家都是一些呆头呆脑、不解风情、远离人间烟火的书呆子,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但科学研究有其魅力,科学家也不乏充满魅力之人。英国著名科学家J.D.贝尔纳就是这样一个人。贝尔纳的一生可谓十分奇特,他在结晶学、分子生物学甚至科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提出过诸多天才思想,做过无数奠基性工作,但所有研究却都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2.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1,(11):42-43
生命的核心物质—基因说,我们是兄弟;可现实的关系却说,我们是敌人。因此,科学不是万能的,它解决不了诸如人与人关系方面复杂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大鹏 《世界科学》2012,(11):29-32
2009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大卫·拉泽(David Lazer)等15位美国学者在Science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计算社会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该文指出:“计算社会学”这一学科正在兴起,人们将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收集和利用数据,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服务。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计算社会学”正如这些宣言者所认为的那样,表现出了很大的能量。本文,是Nature杂志今年8月刊发的关于这一领域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14.
赵松年 《世界科学》1989,11(4):12-14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新近诞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迅速发展而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学科。著名的法国数学家R.汤姆(R.Thom)于1972年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突变理论”,从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的注意,著名的数学家E.C.齐曼(E.C.Zeeman)等人将这一  相似文献   

15.
时东陆 《科学》2007,59(5):23-27
自笔者《科学的定义》发表后,读者评论很多,褒贬不一,这是十分自然的。科学界任何事物都可以质疑,不过真理是唯一的。本文是笔者思考科学问题时的一点考虑,在这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理论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他认为,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对自己从事该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有关。他把这种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项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  相似文献   

17.
在宗教的坟墓上跳舞的人低估了宗教的持久力。  相似文献   

18.
病态科学     
Lang.  I 赵乐静 《世界科学》1991,13(6):49-55
“病态科学”一文发表在1989年美国物理学会的刊物《今日物理》第10期上.本刊特将此文翻译摘登,以飨国内的读者.该文自发表后,已引起不少反响,不少人认为朗缪提出了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且还联系了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实际,但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科学上不同学派之间的正常争论.我们认为,必须将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病态科学区分开来.不能将一切错误都归结为病态科学.但另一方面,从大量科学史中的例子,包括我国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事例来看,病态科学提出的确是一类真实的并且产生影响的社会现象.正视它,研究它,并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正是为了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而引起国内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正是编者发表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游战洪  刘钝 《科学》2005,57(5):24-27
在现代科学与国际政治纠缠的历史上,1955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宣言相继发表。4月12日,18位联邦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哥廷根宣言》。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7月15日,5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德国博登湖畔联名发表《迈瑙宣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