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从"人"的角度,提出他的悲剧观,并通过小说创作展示其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既从普通生活中貌似无价值的事物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来叙写小人物的悲剧,宣扬"人"的价值;又使悲剧人物的命运毁灭得十分彻底。进而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呼唤"人"的觉醒。这就使读者在产生"怜悯和恐惧"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听到作者彻底绝望后希望的呐喊。小说《药》集中体现了鲁迅独特悲剧观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2.
应该说,狄更斯并不是一个歧视女性的作家。在生治中,他爱她们、尊重她们。然而在创作中,他又总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她们,把她们置于男性之下。这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肘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他本人身为男性这一质的规定。当然,他本人的经历和成功史也增强了他的“男性优越感”。不过,讨论狄更斯小说男性意识产生的原因不是本文的主旨,木文准备讨论的,是它在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具体表现。近四百年前,忧郁的丹麦王子曾百感交集地慨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句断言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得到了反响。狄更斯笔下的…  相似文献   

3.
郁迭夫在留日期间就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因此在他的文艺理论、尤其是创作主体观的论述中带有马克思文艺美学的倾向.他以"天才现"、"自叙传"、"情绪史"的形式强调创作个性,同时又以"零余者"的形象、感伤的情绪,折射出特定时代和社会的不幸.  相似文献   

4.
《卡斯特桥市长》是托马斯.哈代笔下的一部重要悲剧。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悲剧因素,进一步探讨该小说对传统悲剧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障碍。轻者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严重者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行为。近些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约有70-80%的所谓“神经衰弱”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焦虑等),原本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的产生不仅与人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不良刺激等均有密切的关系,饮食失调也是其原因之一。 专家们指出:日常饮食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状况。比如长期素食、久忌荤腥而造成蛋白质缺乏体质的人常常会引起忧郁焦虑、情绪低…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①,是他早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它讲述了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叫“骆驼”的洋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小说中的骆驼祥子的悲剧因素时,更多地从社会的,客观的因素方面去展开论述,认定“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本问题,是他生在一个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②,“它通过祥子的悲剧,对于暗无天日的旧世界提出了充满愤怒的控诉”~③。但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祥子悲剧的主观因素,指出:老舍先生“没有把笔触停留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进到了人物内心的深处,写出…  相似文献   

7.
林纾在小说翻译、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其在青少年、壮年时期的学习积累与人生阅历的升华.林纾的文学素养深受福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他的白话诗集《闽中新乐府》是福建近代白话文学的先声,亦是福建近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影像;他享誉近现代文学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个印迹分明的“福州制造”;他自小被目为“狂生”的暴躁任性更是与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悲剧命运的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
对人生的悲观看法是王韬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重要原因。为了摆脱现实人生的梦魇,王韬在小说中虚构理想的人生,以此得到心灵的慰藉。王韬为漂出人生苦海而抓住的“虚构”之舟,无意中却碰到了小说艺术最本质的特征。王韬从人生的角度彰显了虚构在小说中的作用,从艺术的角度总结了虚构的两种形式:“凭实构幻”和“凭虚构幻”。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使王韬自觉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穷愁著书”的传统,这也是他从事小说创作的巨大动力。王韬对小说价值及地位的认识比前人大有提高,基于此,与古人“托诗以怨”的趋向传统不同的是,王韬“托小说以怨”。王韬还总结了小说的三大功能:寄情、娱乐和教育。对于小说的教育功能,王韬的观念比较陈旧,他提倡小说的教育内容应以堆护纲常名教为主,反对有损封建伦理的内容。作为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之一,王韬并未赋予小说启蒙大众的重任,而仍把小说当作文人雅士排愁泻怨的工具。这些都体现了王韬小说思想的落后。  相似文献   

9.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相比较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汤显祖在对这些小说改编时特别注重一些人和物在戏剧中的叙事作用.在剧本中,他(它)们已突破了传统戏剧研究所划定的角色范围,承担着明显的叙事任务.汤显祖在对他(它)们的形象塑造给予关注的同时,更有意于这些人和物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生死场》中,被城里的独身汉强奸的金枝回到她的故乡,却没有人关心她的不高兴的情绪。金枝想要出家,尼庵已没有人在,金枝徘徊在尼庵前。而在胡风对《生死场》的解读中,金枝的人生困境被他一语带过。原因有二:他的问题式阻止他去看他所看到的,拘囿于他的男性意识形态视角,他认为只有战斗,金枝的困境才可以得到解决;他没有意识到金枝的困境在更深的层次上暴露出《生死场》中的人们根本没有对人性的怜悯之情,缺乏生命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