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面对人工智能强势介入社会治理、经济运行和家庭生活的迅猛态势,大家对机器思维的智能化、拟人化隐忧也在日渐加重。由于机器思维具有自主思维的能力,可以自主进行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所以,我们无法设计它的应然性,也无法控制它的实然性。那么,我们创造的这种人工智能将会奴役我们这些创造者,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存在。为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必须坚守AI领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有AI研究的禁区和红线,如非类人的人工智能、非逻辑的情感机器人和人机一体发展等,要保证这些红线不被突破,AI行业的自律约定和国际标准的他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宇宙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个世纪内先后出现的“认知模拟”、“人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正确的指导方针。宇宙具有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由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逻辑运演机制,这便是“宇宙智能”,人认识后便是从已知进入新知。这客观的必然过渡就是客观的“制约关系”。人类、机器按各自能实现的方式去摹写、模拟宇宙智能,便分别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础装置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其硬件的核心元件是模拟客观的制约关系的“制约门”。希望由中国人首先研制出第一代内涵智能机。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智能的有关问题1.什么是人类智能人类智能可定义为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适应包括改变自身或环境,或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5.
信息论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用信息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大脑的作用机理从而理解思维的产生机制,同时,脑——机接口(BCI)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一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文中提出,对于机器能否思维问题,不要问机器是否有思维,而应该问机器的作用机理与大脑产生思维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文中提出一个关于机器与大脑作用机理的测试方法,为确定机器与大脑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BCI、信息模型、复杂系统模型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智能.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平均值有明确界限,两者都在进步发展,人工智能将逐渐靠近人类智能,并且会在局部超越人类智能。 相似文献
7.
思维,智能与属性论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3):1-6
对解决人脑思维机制问题所必须弄清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的综述。首先,提出各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的一个假设,其核心是将智能归结为6种符合操作或计算,随之提出了符号计算这个观点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通过对计算智能与控制智能这两种基础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指出要从两个方面衡量智能程度:自适应控制功能、逻辑推理或知识库系统;最后,指出基于抽取和整合的感觉属性检测模型是一个能将网络、符号 相似文献
8.
陈巍 《科技导报(北京)》2011,29(14):80-80
机器真的会具有思维吗?或者说,至少能够成为具有思维的吗?他们能够效仿人类的思维吗?从笛卡尔、拉·梅特里时代到今天,这是一个被探究、拷问与争论了几个世纪的哲学与科学的双重难题。1997年,当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卡斯帕罗夫被IBM开发的“深蓝”击败后,惊魂未定地评价道:“我要声明,我的失败与科技无关,因为电脑的表现完全没有机械的惯性,我不相信有这样优越的电脑。”这一事件再次促发了全世界对机器思维问题的研究热情。J.卡斯蒂以数学家的严谨与小说家的丰富想象力,在《剑桥五重奏》中虚构了一场聚焦机器思维的跨学科思维盛宴。 相似文献
9.
杜文静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7-38,43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中期产生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卓越成就。在人工智能成就的背后,人们开始对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争论。对人工智能的可能和极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后认为人工智能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10.
本从哲学角度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思维方法,认为思维研究的发展必然影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重视思维科学研究,尤其是该学科在21世纪前沿性课题泛系思维的研究是人工智能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智能机器,有望作为创新创业的颠覆性突破口,在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医疗康复、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消费娱乐等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物联网+大终端”融合发展,有望对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国家的政策力量、知识的创新力量、资本的催化力量3个关键元素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阐述了产品应用的场景的重要性,应明确为政府(G)、为商业公司(B)还是为消费者(C)进行服务的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郑纬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3(2):171-17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3块基石是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被称为"算料",高性能计算被称为"算力",深度学习算法被称为"算法".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算料、算力和算法.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石,一直被各个国家给予高度重视.由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飞速...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它虽然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工作.作为一门包含十分广泛的科学,人工智能由诸多不同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从事人工智能开发工作的人必须要博学,要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等.研发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即便人工智能十分“聪明”,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但一直以来,我们依然认为人类具有最强的大脑,它创造出无限可能性,建造摩天大楼,把人送入太空,研究万有引力、宇宙大爆炸……然而,当AlphaGo以五局四胜的战绩战胜了李世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危机感.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上古时代的女娲,还是西方传说中的上帝,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能力:用尘土创造了人类。人类不仅和神有相同的样貌,最重要的是能够使用工具和进行思维活动。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将机器赋予生命。人们形象地称他们拥有"上帝之手"。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领域的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间的结合程度逐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特性和生活方式.当今时代,计算机领域的信息技术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紧密融合,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产品全面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启了人们的智能生活.本文基于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6.
一种思维建构与模拟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属性论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2):1-7
根据神经科学实验的相关结果,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属性的思维建构与智能模拟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简称属性论的初略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的领域、受众和整体评估等3个角度,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总体而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线性的。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智力和实物资本提供者,潜在受损者将是从事中低技能工作的人群。对我国而言,短期内,更多负面影响将来自于机器人对从事中低技能工作人群的冲击;长期看,当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应用扩散阶段,很有可能会引发链式反应并导致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复杂困局。 相似文献
18.
现在人类已经把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人工智能也在本世纪领导计算机发展的潮头,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受理论的限制已不明显,它必将象今天的网络一样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唐朝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106-108,112
主要讨论建立智能题库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了试题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智能组卷算法、阅卷以及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义信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7):14-19
谷歌AlphaGo与人类围棋高手对弈的结果,震撼了国际棋坛,也在公众舆论中激起了波澜。面对人工智能咄咄逼人的挑战,人们会产生疑问:人类该如何应对?为了澄清这类疑问,本文解析人工智能的基本涵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和人类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人工智能机器的能力界限、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人类与作为人类聪明助手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和谐相处之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走向,着重阐述了人工智能理论创新的机会,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