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面对人工智能强势介入社会治理、经济运行和家庭生活的迅猛态势,大家对机器思维的智能化、拟人化隐忧也在日渐加重。由于机器思维具有"自主思维"的能力,可以自主进行"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所以,我们无法设计它的"应然性",也无法控制它的"实然性"。那么,我们创造的这种人工智能将会"奴役"我们这些创造者,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存在。为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必须坚守AI领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有AI研究的禁区和红线,如非类人的人工智能、非逻辑的情感机器人和人机一体发展等,要保证这些红线不被突破,AI行业的自律约定和国际标准的他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信息论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用信息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大脑的作用机理从而理解思维的产生机制,同时,脑——机接口(BCI)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一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文中提出,对于机器能否思维问题,不要问机器是否有思维,而应该问机器的作用机理与大脑产生思维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文中提出一个关于机器与大脑作用机理的测试方法,为确定机器与大脑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BCI、信息模型、复杂系统模型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智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不确定和不熟悉的环境下,人最少干预其运动的智能机器设计的解析表达方法。这种智能机器是基于增加精度减少智能(IPDI)的原理,由组织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些都是学术界长期争论而又没有定论的问题。尽管目前谁也说不清什么是智能,但是智能这个词却用得越来越广,研究智能的人与日俱增,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家居、智能微波炉、智能IC卡、智能建筑、智能住宅等等产品接踵而来,很多技术很多领域都在应用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给众多传统技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智能化”与现代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开创人类新生活。  相似文献   

5.
 机器真的会具有思维吗?或者说,至少能够成为具有思维的吗?他们能够效仿人类的思维吗?从笛卡尔、拉·梅特里时代到今天,这是一个被探究、拷问与争论了几个世纪的哲学与科学的双重难题。1997年,当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卡斯帕罗夫被IBM开发的“深蓝”击败后,惊魂未定地评价道:“我要声明,我的失败与科技无关,因为电脑的表现完全没有机械的惯性,我不相信有这样优越的电脑。”这一事件再次促发了全世界对机器思维问题的研究热情。J.卡斯蒂以数学家的严谨与小说家的丰富想象力,在《剑桥五重奏》中虚构了一场聚焦机器思维的跨学科思维盛宴。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能够表达喜怒哀乐以及其它的情感吗?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吗?美国的劳伦斯·史帝文斯在他的著作《人工智能理想的机器的研究》一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许多伟大的人物和思想家都是感情丰富,富有创造性的,这些给智能机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要使机器作出以杰出的思想家所作出的决定一样,就必须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进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机器视觉系统的概述入手,介绍了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组成,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给出了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开发思路;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开发,主要利用实验室开发平台来仿真工业生产线,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结果表明:该开发平台完全可以移植到工业生产线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颖 《科技信息》2009,(4):174-175,177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初期,人们较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AI),而只是将计算机在较低层次上模拟教师的行为。随着计算机科学特别是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不断地被应用到智能教学系统(ITS)当中,从而给ITS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如今,AI已成为实现智能教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Agent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它是指模拟人类行为与人类社会关系,具有一定智能、能够自主运行和提供相应服务的程序。本文首先对Agent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智能教学系统(AITS)”的原型和实现方案,并给出了系统中相关Agent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它虽然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工作.作为一门包含十分广泛的科学,人工智能由诸多不同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从事人工智能开发工作的人必须要博学,要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等.研发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即便人工智能十分“聪明”,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但一直以来,我们依然认为人类具有最强的大脑,它创造出无限可能性,建造摩天大楼,把人送入太空,研究万有引力、宇宙大爆炸……然而,当AlphaGo以五局四胜的战绩战胜了李世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危机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小车转向时跟踪精度差、响应时间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小车转向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以感知路面信息的智能小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转向系统进行了原理分析及数学建模。通过对永磁直流电机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电枢电压平衡方程和转矩平衡方程,得出了相应的传递函数,并采用实验方法对传递函数参数进行了辨识。其次,针对上述被控对象,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滑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理论结果和实验验证相结合表明,相较于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滑模控制具有较好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在频率为20 Hz时,跟踪精度提高了89.3%。此外,滑模控制能够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非线性系统,显示出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国际模式识别之父、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科学家傅京孙(KingSun Fu)诞辰90周年。为缅怀傅京孙传奇的生平事迹,论述了其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评价了他对国际模式识别和机器智能等学科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融合智能和情感的研究提出了先进智能机器的概念,未来先进智能机器将应用服务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从云计算、先进智能机器、人机人互动角度,阐述了机器人云概念,以及如何建立机器人云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蓝图。提出了机器人学校概念,在机器人学校概念框架下,阐述了机器人学校的运行机制、机器人学位及其能力认证,机器人学校对未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奇 《科技信息》2007,(14):41-42
关于机器自学习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使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演进能力。最后给出了一个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国际模式识别之父、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科学家傅京孙(KingSun Fu)诞辰90周年。为缅怀傅京孙传奇的生平事迹,论述了其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评价了他对国际模式识别和机器智能等学科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芝 《科技潮》2001,(7):89-89
对着计算机读完一篇文稿,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对应该文稿的文字,随即计算机又将它朗读了一遍,以便校对。在手写输入板上用笔进行修改后,发出打印指令,一篇新闻稿就完成了。这就是我国科技大学最近研制成功的“能听会说”计算机。语音识别和控制技术是智能计算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是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语音识别和控制技术就是用语音去控制机器,让机器根据人的口令行动。声音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具有一定的能量,利用像话筒那样的声电波传感器,就可以把声波转变成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又将电信号转变为电脑能识  相似文献   

16.
梁家恩 《华东科技》2014,(10):38-39
语音如何入侵智能生活?通过智能语音将用户和智能生活连接起来,企业和用户通过云知声的智能语音服务在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客服、在线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高效和令人满意的智能化操作体验。语音不仅是人类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工具,而且也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技术能够让机器听懂人的声音,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反应。2011年Siri的出现让语音技术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也将语音识别带入了新纪元。此前,"人机交互"一直只是个虚拟概念。  相似文献   

17.
杜明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7):617-622
目前,多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环境的不同领域。为此,对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多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将AI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划分三个主要领域:1)车辆控制;2)交通控制和预测;3)道路安全和事故预测。同时,考虑四项AI技术: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s)、模糊逻辑(Fuzzy Logic,FL)、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ESs)。研究分析表明,不同的AI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管理、分析交通领域的海量数据。  相似文献   

18.
面向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持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IoT)应用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TC)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随着MTC对广域连接需求的快速增长,通过蜂窝网承载IoT应用成为必然的趋势,蜂窝物联网也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重点技术之一.特别地,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TC,mMTC)被定义为5G网络三大通用场景之一.传统的无线接入技术很难适应mMTC的需求,因此,面向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简单介绍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之后,总结分析了现有mMTC接入新技术,并指出现有技术方案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接入机制成了解决此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案之一.分析了AI用于接入控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mMTC智能接入点选择机制,为将来基于AI的mMTC接入控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正在成为下一代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东南亚的开发人员竞相加强新方法的发掘并扩大其影响。什么是AI?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领域,重在创造像人类一样工作和反应的智能机器。东南亚的AI研究与创新AI早在1956年就诞生了,但直到1990年代计算机科技的出现才使其潜力真正得以实现。东南亚地区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巨大,因此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理解发展迅猛。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对商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大系统控制论和智能管理,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智能CAD系统(CWICADS)。根据工程设计的特点,描述了CWICADS应具备的功能,并针对这些功能,讨论了实现CWICADS的关键问题,通过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形成了人机和谐的协同工作环境,使整个系统具有柔性和智能,从而高效地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和计算,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给出了一种CWICADS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