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人们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星际彗星"2I/鲍里索夫"有着不同寻常的成分构成。目前已知的这颗从另一个星系造访太阳系的彗星,为天文学家们将其与在太阳周围形成的彗星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新的数据显示,这颗彗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这可能是它  相似文献   

2.
正space太空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太阳系中一个新的天体高速轨道网络。利用该网络,一些天体可比先前任何已知的轨道更快地穿越太阳系。这条星际"高速公路"使彗星和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动速度比以前想象的要快得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可从木星到达海王星。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轨道的动力学结构在从小行星带到天王星及一些其他位置的"空间流形"中形成了一系列相连的"拱桥"。理论上,天体利用这条新发现的星际"高速公路"穿越太阳系只需要几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宇宙约有1250亿个星系。银河系仅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太阳仅是银河系3000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仅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一颗中等个儿的行星.这大大增强了科学家们寻找系外类地行星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星球     
《科学之友》2005,(9):12-12
“火星快车”号拍摄到水凝结成的冰,奇特星系空中现3个太阳,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被发现,科学家发现密集黑洞群,首批地球人2025年进驻火星  相似文献   

5.
根据理论研究推测宇宙充满着行星。但天文学家还只在4年前才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当时他们仅仅根据外系行星的母星的波动来定位,这是一种为怀疑主义留下了想象空间的间接方法。但在lop年,天文学家已毫无疑问地肯定了外星系行星的存在。他们抓住了外系行星移动时的一个像面,每3.5天该像面有数小时明显地处于背阴而变暗。天文学家们还概括了该行星的特征:它大约比地球大200倍,其直径明显大于木星,而且也像木星一样,主要由氢氨组成。也是在lop年,另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外星系行星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星光。新发现的这颗行星全年都在稳…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4,(11):14
英国天文学家近日通过计算机模型推测,太阳系中存在大量彗星,而人们只能观测到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太阳系内存在很多不发光的“暗彗星”。  相似文献   

7.
前沿     
正太阳系中发现新的星际高速公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条贯穿太阳系的新的星际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来加快航天器从地球到太阳系遥远部分的旅行时间,并监测和了解可能与地球碰撞的近地物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太阳系中各种天体的轨道,并计算出它们如何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新发现的星际高速公路使彗星和小行星在太空中的传输速度比以前想象的要快得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可从木星旅行到海王星。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4,(12):12
英国天文学家近日通过计算机模型推测,太阳系中存在大量彗星,而人们只观测到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太阳系内存在很多不发光的“暗彗星”。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而且据了解,它们能够产生巨大的粒子和能量射流.但是很多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内都拥有超大质量的黑洞,然而并没有产生类星体.  相似文献   

11.
行星形成     
在过去几年,由于深空探测特别是几个彗星任务的科学结果、以及理论模拟的突破,使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过程有新的想法.其中包括微星体和行星胚胎的产生可能部分以小圆石块积生而成,而"星尘号"和"罗塞塔"彗星计划告诉我们一方面太阳星云的固态尘埃粒子曾经大规模的混合,另一方面挥发性冰晶物质含有很大量的星际物质成分.彗星67P含有丰度仅次于水分子中的氧分子亦是一个完全未预期到的结果.再加上系外行星的发现和第9行星的搜寻,太阳系来源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戴文赛 《科学通报》1977,22(6):231-231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用当时最大的望远镜观测到一万多个星云,它们的位置和亮度被列成表。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才明确了这些星云中,只有少数位于银河系內,绝大多数位于银河系以外,它们是和银河系同一类的物系,是河外星系。这样,人们探索宇宙便从太阳系、恒星世界推进到星系世界。今天用大型望远镜可以观测到一百亿光年以上的距离,在观测所及的空  相似文献   

13.
彗星可能是由太阳和行星形成时的那些物质构成的,它们保存在深幽寒冷的空间中,在离开内太阳系非常遥远的地方度过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彗星离开我们,可能比冥王星还要远1,000倍,在那样遥远寒冷的地方,它们得以避免靠近太阳时所遭到的高温强热一类破坏。一些偶然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才把这些保藏的物质输送到地球的附近。  相似文献   

14.
星系的碰撞 有许多射电源看来与银河系内的大体无关。但是,如果微波来自其他星系,那么要使这些微波到达地球而仍能被我们探测到,这些星系输出的微波就必须远较我们银河系发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人们仍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并早在  相似文献   

15.
<正>太阳系每2.5亿年闲适地环绕银河系的"银盘"一圈。但这条路径并非一路顺畅,太阳系每3000万年在银盘中沉降、冒出一次。有科学家推测,这或许与地球上发生的物种大灭绝有关,例如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恒星经过奥尔特云(位于太阳系外围,由小天体构成)所造成的扰动,会推动"云"中的一些彗星朝着地球奔去。在此过程中,或许就有彗星撞击了地球,从而引起地球的物种大灭绝。还有科学家相信,随着太阳系每次在银  相似文献   

16.
仅仅在十余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围绕着恒星旋转的行星.如今,他们又有了一个重大的新发现:首次侦测到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红外线.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的统计,自从1994年首次发现在太阳系之外的行星以来,直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总共发现了145个行星,这些行星一般称之为外行星.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窗     
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反物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库费斯和西北大学的帕塞尔在5月上旬的高能天文学会议上宣布,他们观测到银河系中心上方数千光年处稀薄的光晕区喷射反物质和炽热的气体。目前,天文学有关银河系的知识可能因这一发现而有所改变。据海军研究实验室的伽玛射线天文学家介绍,反物质的喷射使银河系中心和星系的遥远边缘连接起来,这种宇宙现象揭示出星系中心对其边缘的制约。研究人员利用航空航天局康普顿伽玛射线观测站(GR)上的设备绘制出了银河系中心的高能图,从而得出了上述结论。由于尘埃弥漫,通过可见光和紫外线…  相似文献   

18.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15,37(4):281-286
肉眼看到彗星的机会很少,尤其是长尾巴的亮彗星更是罕见,因此彗星有重要的观测研究意义。艾森(ISON)彗星无疑是2013年最新奇的天象之一,它是从太阳系边缘初次到太阳系内区被发现的“新”彗星,曾推测它走近地球时可能展示“世纪彗星”的壮观丰姿,又穿越太阳外部的高温大气(日冕)而展现“飞蛾扑火”的“掠日彗星”毁灭闹剧。从天文爱好者到专家及太空飞船做了大量观测,留下了很多新奇而有趣的宝贵资料。其实,它的本体只是冰-尘冻结的小彗核,随着走近 太阳而蒸发的物质形成大而亮的彗发和长长的彗尾。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察觉到宇宙间存在着黑洞,这些引人入胜的物体位置在许多星系(包括我们的银河系)的中心。研究者们为了推断它们的存在,必须依靠两种间接的论证路线。首先,在靠近星系中心,恒星运动得极快,以致除有一种巨大质量——大到相当于10亿个太阳——的引力拉住它们,否则它们就会飞走。具有如此大质量的东西,一定是极其紧密的,理论家认为除了黑洞别无选择。其次,许多星系中心和双星系统以极大的速率喷涌出辐射和物质,它们一定包含着一种产生能量的非常高效的机构。理论上说,最高效的可能机器就是黑洞。黑洞之所以成为如此高效的机…  相似文献   

20.
在天空中有很多美丽的景观:各式各样的恒星、双星、变星;星云、星团、星系等等。但是在城市里,由于受光污染的影响,使得观测条件比较差,那些美丽的天体就显得遥不可及了。但是观测太阳系的天体就相对比较容易.特别是几乎不受城市观测条件影响的几个大行星。下面让我们来谈一下太阳系大行星的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