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语大字词》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字词》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词》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词》第一卷的部分释放问题,旨在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比雅》是清代亁嘉时期学者洪亮吉所著的一部仿《尔雅》而做的雅书著作,类聚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搜录古书训诂和解释意义相类的词语集成一书,释义体例独具特色,是一部词义辨析词典;《比雅》保存有大量周秦两汉时期的字义,这些字义可作为语料补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的阙失,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必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迄今最为权威的汉语词汇工具书,但其对中古史书有所忽视,其中《南齐书》词例为权较少,按《汉语大词典》收词要求,从《南齐书》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凡15例。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序、义项误立、书证有误、体例不一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力的语料证明。  相似文献   

5.
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义项缺失,词条缺漏,释义不确,书证晚出等问题分条举例,以期为《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埤雅》所用词语的梳理,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语是《汉语大词典》所漏收的。虽然个别词语见于《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埤雅》所见词义,《汉语大词典》未立义项。故考释《埤雅》所见《汉语大词典》未收词语,可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以及大型历时辞书编纂的基础,而挑选一部恰当的专书进行穷尽性的词汇搜罗调查则是诸如《汉语大词典》之类大型辞书收词工作的关键。《齐东野语》是宋代一部内容广泛、词语丰富的笔记,其中诸多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所漏收,这些历代高频使用的词语当补收。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字典》在引用古代辞书方面有一些缺失,尤其是在引用时代较早的辞书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小尔雅》中的古词义训释看《汉语大字典》引用其书的情况,以提出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9.
书证晚出,历史词典应该避免,同《雨雅》对照,《汉语大字典》晚出书证近2000条,短则数百年,长则千多年,本文从11种词典中列举88例,可供《汉语大字典》修改时选择入典参考,尤有49例,同《雨雅》一字不差,《汉语大字典》弃《雨雅》不同,令人不解。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这部辞书是权威性的工具书,字、词的义项和释义都超越了以往的辞书。然而难免有不足之处,需不断完善。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一书中发现"堪描堪画"、"推睡"、"不著"、"会钱"等几个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均未有解释或失收一些义项。通过对这几个词用例的考察,从而考释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北宋初年陆佃所著之《埤雅》一书所见的书证用例,来探析《汉语大词典》书证之"源流并重"的编纂方针,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修订提供书证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是当前最重要的汉语语文辞典,本文结合唐代高僧义净的译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谨对其部分书证滞后的问题提出一些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都”一词在《汉语大词典》、《辞海》都有收录,但是两部词典对“中都”义项的收录不尽相同,《汉语大词典》收录义项较少,虽然《辞海》收录义项较多,但仍不太完善。两部词典在释义举例上都有其长处,我们结合上述两部词典对“中都”进行考证,使该词条的释义和举例更加准确,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自出版以来,嘉惠学林。但由于编写者众多,难免有失误之处。就前人可能尚未言及的词条而言,《汉语大词典》词语释义的失误主要为释义与书证不符和义项缺漏。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当前最权威的语文工具书,但一些比较常用的词语却没有收录,例如:霍地、霍然、却好、并然、干自、不时间、平地里等,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还不低。《汉语大词典》之所以漏收,主要是对附加式词语的重视不够,补充几条,对以后《汉语大词典》的重修应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应用使许多词语有了新的活力,后人根据《孟子》的应用,对词语加以凝固组合.于是在汉语文学语言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加之格言、成语、典故、俗语的凝练、应用,使汉语文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富于哲理性。它们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的词汇系统,推动了汉语文学语言的发表,我们从中也可窥见到汉语文学语言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是收字丰富、释义详赡的大型汉语字典,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在汉语辞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白璧不免微瑕,本文即以《手部》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例证从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具体探讨《汉语大字典》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按《汉语大词典》收词要求,从《南齐书》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凡13例。  相似文献   

19.
孟建安的专著《汉语病句修辞》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实用性、理论性、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是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词典,为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美中不足的是词语的溯源失误太多,而在宋代文献方面尤其严重。笔者谨就平时读书所及展列部分材料如次,以引起使用《汉大》者注意,且为《汉大》的修订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