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说文解字》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说文解字·虫部》字153个汉字的意义进行了考察,对整个《虫部》字意义体系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说文解字.虫部》字153个汉字的意义进行了考察,对整个《虫部》字意义体系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说文解字.虫部》字153个汉字的意义进行了考察,对整个《虫部》字意义体系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中的"示"部字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寓意,笔者以"示"部字为基点,通过对"示"部个体汉字的形义探源,展示其折射的特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说文解字》“心”部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通过分析“心”部字义符的语义,从而归纳出“心”部字一般的表意类别。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写的一部重要的字典,其中收录《酉部》字共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有关的不同词,从该书之释不仅得知这些字的形体和本义.而且这些字里又能折射出中国博大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酉部》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写的一部重要的字典,其中收录《酉部》字共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有关的不同词,从该书之释不仅得知这些字的形体和本义.而且这些字里又能折射出中国博大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酉部》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大徐本《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对《说文.肉部》涵盖的140个字进行逐字考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意义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分析了某些"肉部"字字义的转移以及"肉部"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汉字发展演变中"肉部"与"月部"的混淆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字本义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后人一般把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当作一部字典来认读,不过,这部书里面融入了较多的天文地理人事知识,并涉及到人的精神层面,反映出中国古人对当时天地人的理解,这种精神层面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其"示"部字里,从字义本身和字序两方面来看,"示"部字有着浓厚的宗教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说文解字》小篆及古文字体多有改订。文章通过对“上”“社”“瑁”“词“要”和“卒”等段氏所改字例的分析,探求其改订之得失。  相似文献   

12.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其使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一”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已经不能吻合,其构形笔意主要表现为实物之象、自然景貌、行为动作、人体部位、抽象符号等。其构型笔意相当多变,很难按照一个统一的义群去归类,作为一个部首,它仅仅起着检字之作用,在现行汉字体系中,它已失去了“以形示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部"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代以前玉的分类和在古代文化制度中体现的功能。本文先对"玉部"字中瑞玉字个数进行判定,确定讨论范围,并对"瑞"字在"玉部"字中的排列问题进行纠正。然后从命名理据角度以及参照《周礼》文献的介绍对《说文》中有瑞玉功能的17个字进行分类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疒部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是一本字书,但是我们可以从许慎所作的释义中了解到当时若干的文化信息。通过对《说文解字》“广”部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许慎时代医学的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窥测到当时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医学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分540个部首,其中酉部收字75个,多与"酒"有关系,都体现了古代的酒文化。文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说文解字》酉部部首字"酉"与"酒"的关系;二,从《说文》中酉部与"酿酒"有关的若干汉字看古代酒的酿造文化。  相似文献   

16.
曹敏 《科技信息》2008,(10):154-154
中国与西方文化迥异,但经常也存在有趣的相似。“上帝”一词多让人联想到《圣经》,但其实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上帝”早已多次出现。本文就《圣经》中的上帝、中国上古文献中古人对上帝的崇拜进行阐释,并对中西文化中的“上帝”概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把《说文解字》衣部117个字作为一个以形旁“衣”为义类的离心性字族进行分层系联,可以得出33个义类组。衣部字内能系联的字约为总字数的84%。《说文解字》的编排确实是“同条牵属,共理相贯”:义类组内的字相互关联,排列紧密,这是段玉裁整理《说文解字》时的一个重要依据;义类组之间的排列也有一定的意义联系,体现一种整体的构思。另一方面,衣部字是一个横向的义类聚合,因此要把117个字安排妥帖也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说《说文》中“个”字“宋”字陆忠发个、宋二字,是《说文解字》一书中非常特别的字,个字见于唐本《说文》,而今本无之。来字,许慎释其义为“居也”,此义不见于历代传世文献,连甲骨文中也找不到此义的用例。个、宋二字,可以看成为《说文》研究史上的两个谜。本文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说文》宀部字在甲骨卜辞和《诗经》里的使用情况,可以探寻它们在历时状况下的本体发展变化情况:上古时期使用的宀部字成为《说文》宀部字的基本词,并沿用至今,显示了较强的传承性。虚词较少,实词较多;引申义和假借义开始使用。上古宀部字的这种使用情况说明先秦时期是汉语汉字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说文解字》小篆及古文字体多有改订.文章通过对“上”“社”“瑁”“词”“要”和“(牵)”等段氏所改字例的分析,探求其改订之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