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雪人>讲述的是一个雪人不可救药地爱上火炉的故事.在19世纪,"柏拉图哲学"曾风靡一时,安徒生的爱情观就深深地打上了被伏尔泰称为"形而上学爱情"的柏拉图思想的烙印.这个故事便可清晰地折射出安徒生心目中理想的爱情观,那就是精神至上的"柏拉图式的恋爱".由于崇尚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安徒生始终无法在精神恋爱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也正缘于此,他终生未娶.  相似文献   

2.
《我的柏拉图》是韩东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柏拉图式爱情观出发,通过主人公追求爱情的失败完成了对这种爱情观的质疑与否定。柏拉图的爱情观中存在浓厚的形而上学因素,而小说的思想本质是反形而上学的,主人公对爱情的理解具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气质。因而柏拉图所说的"人人得到自己心仪的人,由此回归自己原本的自然"是一种谬误,"原本的自然"事实上就是孤独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爱情心理及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是高校必须注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科学的爱情定义、大学生恋爱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并结合实际对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各学校校园人数不断扩大,适龄的年轻人在校园这个象牙塔里很容易互相滋生爱情,大学生恋爱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与社会恋爱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心理实践教学中不能套用一般社会性的分析结果来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和问题,需要制定针对大学生的爱情观量表进行量化分析。该文首先阐述了爱情观量表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然后论述了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方法,最后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特点,以期能对今后大学生心理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不少爱情诗是上古男女恋爱婚姻的真实写照,从恋人们或甜蜜或痛苦的爱情经历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之前人们的爱情观念。由于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男女双方的恋爱受的限制和束缚较小,男女双方在恋爱中的地位相对平等,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由于礼制的确立和一夫一妻观念的形成又使他们的爱情观表现出精诚专一的严肃态度。从这些爱情观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的一些礼俗和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鹏 《科技信息》2009,(29):I0128-I0128,I0124
中国传统戏剧演绎着无穷无尽的恋爱、婚姻故事,将“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寓托在浪漫而执着的爱情追求中,成为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中国传统戏剧中对爱情的追求方式有:私定终身型、突破宗教清规戒律束缚型、私奔型、积极主动型、奋起反抗型、“从良”型。  相似文献   

7.
屠格涅夫创作中有两种爱情范式:一是以心灵的吸引为基础的“理想型”爱情;二是以不平等的“奴役”为基础的“生活型”爱情,两者在产生过程、感情性质及人物设置等方面均呈现出鲜明对比。在观念上,屠格涅夫肯定前者而摒弃后者,而在现实中又不得不承认后者总是击败前者,由此折射出他爱情观中的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爱情诗,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对爱情独到的认识,展示了人们古朴自由的恋爱方式;《诗经》中的爱情诗,表现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坦诚、率直及“一见钟情”的恋爱方式;《诗经》中的爱情诗給后人以教育、启迪,激励我们追求真正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于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永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采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由电影《倾城之恋》入手,结合小说文本,分析了隐藏在白流苏与范柳原真假爱情背后的张爱玲关于爱情的观点态度,即张爱玲消解了“纯爱”,重构了饮食男女的爱情,真实地写出了“不彻底”人物的爱情现状,体现了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探讨与剖析。  相似文献   

12.
从情、理、事三方面梳理古今各家诗论之说,分别论述诗歌的抒情性、明理性、叙事性的本质。并指出:抒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理、叙事都是为抒情服务的。由此提出以抒情为主体、明理、叙事为两翼的诗歌本质观。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在2003年出版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用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的"影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黑人家族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本文通过对这种手意象进行解码,力图展现黑人历史,发掘小说的深层主题涵义。本文作者认为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矛盾关系,既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又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传统方法、格雷马斯“矩形符号”理论对小说《黑骏马》进行解读。《黑骏马》是张承志的代表作,小说娓娓道来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就如同那曲高亢、悲怆而又充满柔情的古歌———《钢嘎哈拉》。  相似文献   

15.
电视动画片《白马少年》以在山西晋城一带广为流传的《白马拖缰的故事》为依托,重述民间,表达了老百姓对正义、忠诚、勇敢的崇敬以及对自由、安宁、和谐生活的向往。在这部剧作当中,能看到一种博爱、悲悯的人文情怀。作品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与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传播了一种保护环境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在论著中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主张:爱情以异化为前提条件.同时也要克服异化。我们梳理了前者论证中结合的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观、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理论,同时提出了后者的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精神理想的相承关系。并且结合上述论述,构建了爱情与异化关系的分析图示,再次重申哲学家对于爱情主题的思考与给予人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从唐朝开始,杨贵妃故事就被赋予多种表现方式和主题,清初洪昇也借杨李故事表达了自身对"情"的理解。前人多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论述《长生殿》的主旨,但很多人忽略了"金钗钿盒"这一定情信物在故事中的作用。通过对它具体形象的考证,可以看出它在不同版本里拥有不同地位,进而可以得出《长生殿》以"情"为主的创作宗旨,因此"金钗钿盒"在文本结构和情感描述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进一步看,"金钗钿盒"的爱情也表现了洪昇本人独特的爱情观——建立在传统夫妻关系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尊重人性的"至情观",但在那个时代,这种理想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  相似文献   

18.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爱情题材的描写,大多数作家从伦理道德角度审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他们的爱情婚姻观:爱情应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等级、门第与金钱不应作为真正爱情的筹码;在男女两性精神之爱与肉欲之爱结合的基础上而结成的婚姻才是牢固的。但也有少数作家把爱情视为一种欲望的发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缺失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爱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必然要面临着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方式的选择.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必定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即为恋爱道德.我国的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爱情与学业主次颠倒、恋爱动机功利化、行为短期化、恋爱责任感缺乏及公共道德缺失的现状,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所致,另一方面是由社会大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家庭、高校三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