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降低成本,对PCR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将HBV特异性基因片段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提取质粒,利用PCR扩增HBV C区基因,对PCR条件中的退火温度、Mg2 浓度进行优化,并比较3种不同Taq DNA聚合酶的灵敏度.结果:HBV C区基因扩增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最佳Mg2 浓度为1.5mmol/L,Biostar Taq DNA聚合酶扩增到10-6.讨论:对HBV C区基因进行了转化和PCR实验条件的优化,为扩大PC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8(4):40-47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译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体外扩增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40-44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译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体外扩增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PCR扩增纳豆激酶基因的程序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利用PCR从纳豆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纳豆激酶基因的最优化条件,得到PCR反应在本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值为:模板量10ng;Mg^2+浓度1.5mmol/L;退火温度60℃。在这种优化程序下进行PCR反应,获得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纳豆激酶基因产物。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 PCR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在单纯疱疹病毒 ( HSV) TK基因区设计了一对外层公用引物和两个内层分型引物 ,建立了半巢式 PCR检测和分型 HSV的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天津地区 6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 (病脑组 )和 4 6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对照组 )的脑脊液 ( CSF)标本。病脑组了阳性率为 1 5.63% ( 1 0 / 64) ,其中 9例为 HSV-1感染 ,1例为 HSV-2感染。对照组阳性率为 2 .1 7% ( 1 / 46)。本方法在发病后第 1天即可测出 CSF中的 HSV DNA,敏感性为 0 .0 1 TCID50 。 相似文献
6.
以人的SRY基因的HMG-box保守区设计的两对引物,对黑斑蛙Sox基因的扩增.结果如下:1)雌雄黑斑蛙均扩增出一条带,大小约为220 bp,说明Sox基因的长度在黑斑蛙雌雄个体间无性别差异;2)两对引物的扩增结果相同,表明Sox基因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从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的植株中提取马铃薯卷叶病毒总RNA,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其中的2个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提取的病毒RNA材料中扩增出符合设计大小的240bp、400bp的特异性产物,对照的健康植株中未扩增出相应产物。 相似文献
8.
该成果应用巢式PCR对献血者HTLV-IDNA进行了检测,开发了检测试剂。为血站系统、医院临床提供了灵敏、实用的检测HTLV-I方法奠定了基础,在HTLV-DNA的快速提取、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的组成、PCR扩增条件参数优化等方面均有独创性。该技术的建立及检测试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刘宏;易山宏;孙静;杨琛琛;雷巧玲;邵建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1):85-91
为建立一种应用于巴尔通体(Bartonella)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根据巴尔通体16S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在2023年广州市花都区采集的100份褐家鼠脾脏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巢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可特异性检测出巴尔通体阳性核酸,与其他对照菌株贝氏柯克斯体、无形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和伯氏螺旋体阳性核酸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7.66×101copies·μL-1;应用该方法完成100份临床样品快速检测,检出4种巴尔通体,其中1种与人类疾病有关。表明建立的巴尔通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为巴尔通体的临床样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席在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2):43-45
军团菌是军团菌病的病源,在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水中普遍存在. 对常德市区随机在14个冷却水塔取水样,通过半巢式PCR方法,扩增军团菌特异16srRNA基因成功地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14个水样检出有军团菌,检出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直接法提 取血清DNA后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肝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红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19(2):42-45
为进一步提高HBVDNA检测水平,改良了直接法提取血清DNA技术,并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DNA。即以裂解液直接提取血清HBVDNA,用内外两对引物分别进行连续两次扩增。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乙肝病毒聚合酶在病毒的复制中具有关键作用.拼接了HBV56的聚合酶全长基因,利用重组腺病毒系统,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乙肝病毒聚合酶.通过一种半定量PCR方法,检测到所表达的蛋白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这一研究对深入认识该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制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并将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HBsAg、HBeAg和抗HBcAg同时阳性的受检者中,100%可检测出HBVDNA。在血清标志物全阴性受检者中,也有45%可测出HBVDNA。结合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是敏感的,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树对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易感性 ,用含 HBV的人血清接种给 10只成年树 (雌雄各半 )。然后每周抽血 1次 ,每只动物共抽血 11次。用不同公司生产的 EL ISA试剂检测接种后的动物血清感染指标。实验观察至 13周 ,结果分别有 9只和 7只动物出现 HBs Ag阳性 ,持续最短 1周 ,最长 7周。用 PCR检测 ,结果有 1只动物连续 4周在血清中检测出 HBV DNA。表明树能感染人 HBV,但实验有待改进以延长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48例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及12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结果表明我国肝炎患者中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它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中,HGVRNA的检出率为10.4%,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8%,而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3.3%,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的损害,HGV感染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半套式PCR技术在植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5):377-379
常规PCR方法在分离克隆已知序列的基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求目的基因片段与引物间的同源性几乎是100%,一旦引物序列与目的基因间存在有差异,便往往会导致扩增的特异性不强,扩增效率不高,给克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常规PCR基础上,若所分离的基因在不同植物间存在保守序列,依据这一序列再合成一对引物,进行半套式PCR则能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对于较长的基因片段而言还能同时完成亚克隆.本文依据南瓜GPAT(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cDNA序列及比较拟南芥菜、豌豆间在该基因内的保守区段序列合成相应引物来分离克隆黑子南瓜及西瓜GPAT基因的cDNA片段为例来说明半套式PCR技术在植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细胞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X蛋白的致癌机理构建了pTAT-GFP-X载体.该研究以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pCMV-X质粒中的x基因为模板,设计了x基因的PCR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x基因,回收PCR产物,以XhoI和EcoRI酶切位点将PCR产物连接到蛋白转导系统pTAT-GFP载体中,再用XhoI和EcoRI酶对筛选的重组子进行酶切鉴定,获得了510bp的目的片段,表明已成功地将目的片段克隆在pTAT-GFP载体中.经DNA序列分析检测,显示克隆的x基因无突变.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将重组质料pTAT-GFP-X转化致大肠杆菌BL21中,可表达pTAT-GFP-X融合蛋白.该pTAT-GFP-X载体蛋白转导系统的构建,为进行X蛋白的蛋白转导实验奠定了基础.pTAT-GFP-X融合蛋白具有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能力,进而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与转基因不同,无需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使得X蛋白的定量实验成为可能,X蛋白的蛋白转导实验更有助于探讨x基因的致癌机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NCBI上的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常规PCR、降落PCR、巢式PCR三种方法扩增糙皮侧耳和阿魏侧耳的拓扑异构酶Ⅱ部分基因序列,比较三种方法扩增效果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表明,巢式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优于常规PCR和降落PCR,并且巢式PCR的灵敏度是常规PCR灵敏度的100倍以上,更加适合兼并引物扩增.这对利用兼并引物获取特异基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乳汁感染的母婴传播问题,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5例HBsAg阳性产妇初乳及其新生儿外周血进行HBV DNA的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妇初乳中乙肝病毒5项标志物(HBVM)。结果为1)175例初乳中HBV DNA阳性率为68%,高于同组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34.67%,有显性差(P〈0.01);HBVM三项阳性各组二埂有显性差异(P〈0.05).2)HBeAg阳性初乳及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均量高,与HBsAg、抗-HBc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P〈0.05)。表明初乳排毒率高于内传染率,母婴传播率与母血中HBVM传染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检查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对132例本地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通过PCR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型101例(75.5%),B型15例(11.7%),BC混合型12例(8.7%),A型1例(0.9%),检测结果与KaoJ H、XinDing等报道基本相似.但在132例患者中,有3例未确定基因型,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