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同时代两个作家狄更斯、爱米莉在他们的小说《双城记》、《呼啸山庄》中提出了爱与死的主题。《双城记》的卡顿和《呼啸山庄》的希思克利夫都因爱而死 ,但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命感觉不同 ,对爱的态度和反应不一样 ,他们因爱而死的价值内涵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通过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对《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的分析,来展示《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的设计的独特之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是一本非同寻常的爱情小说。艾米莉·勃朗特以她创造性的艺术想象赋予了小说一种永恒的魅力。她想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强烈性、自然性、神秘性和反常性。正是这四个因素使她有别于其他作家,从而创作了令人颤栗的、超凡脱俗的《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4.
戏剧独白 (soliloquy)是作家用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心理描写技巧。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戏剧独白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探索《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强烈的感情 ,挖掘人物的无意识的精神世界 ,并演绎他们的生死之恋。  相似文献   

5.
裴洁君 《科技信息》2011,(31):261-261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曲折发展着。《呼啸山庄》围绕着个性迥异的主人翁间复杂的关系展开,揭示了回归自然,与自然结合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一部永具神奇魅力的文学瑰宝,本文试从叙事方式、双重结构和双重主题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的艺术结构,再次欣赏《呼啸山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分析洛克伍德为契入点,从反童话,置换的心理批评以及原始文化中“金枝”精义三个方面重新阐述《呼啸山庄》,凸显出洛克伍德的“现代王子”逃亡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斌 《科技信息》2009,(22):113-113
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以菊花为贯穿全文的象征,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精神追求,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农村妇女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丽珍  杨晓安 《科技信息》2009,(26):302-303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下文简称《梁祝》)从南北朝时期起,就一直被多种艺术形式记录演义,现代评论界称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下文简称《罗朱》)。莎士比亚的《罗朱》,是作家根据意大利古老传说在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著名悲剧。然而,就在这两个互不影响的文学时代(魏晋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却有着两部外形相似的爱情悲剧作品。本文试图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作品的民族性方面透析它们的异同,并力求找出产生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国内有众多的翻译版本。本文通过肯尼思·伯克的修辞理论中的"象征手段"、"认同"、"辞屏"等来重新解读《呼啸山庄》的杨苡译本,以提供一个更深层次理解杨苡之翻译行为、目的以及效果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妓女题材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较受作家关注的题材,老舍的《月牙儿》和郁达夫的《秋柳》即是对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两种有关娼妓的记忆,作为主流的苦难记忆与苦闷记忆:前者是与五四启蒙思想合流,后者则是五四知识分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洋溢着非凡的激情,异己化的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本文试图从小说的物质外壳——充满神秘色彩的独特结构和响彻时空的复调式旋律的设置和处理方法上分析《呼啸山庄》,来探讨外在形式如何最佳的服务于作品的内容是作品获得最大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13.
在英美著名文学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创作的小说《呼啸山庄》中,读者可以随处看见英美文学宗教文化的特点。本文结舍个人的研读心得,就《呼啸山庄》中英美文学的宗教文化特点展开探讨,主要从环境描写和人物情节塑造的角度展开进一步的探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以其激越、暴烈、强劲的情绪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小说中叙述主体间的关系入手,讨论各叙述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冲突所构成的文本张力及其意义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可进一步揭示:小说令人震撼的力量来自于其具有独创性和超越性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身处世纪之交新旧力量对比的特殊时期,他对旧时代基督教教义束缚现代人自然人性的行为深感不满,同时他深切关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类非理性追求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作家本人反传统伦理道德和反对宗教文化信仰的痕迹.尤其在小说《虹》和《羽蛇》中他的基督教文化立场和归属尤为明显,本文基于此对劳伦斯的宗教观进行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博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复仇的故事,讲述了英国大工业动荡时代人性的冻结与复苏。文章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出小说的主线——复仇的根源,从而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部杰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探讨《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呼啸山庄》希克厉的复仇形象及复仇心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锐的《旧址》中呈现出的苦难意识和西方现代派文学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即把苦难当作一种本体意义上的生存境界来加以感受和表现,并成为小说创作中表现的主题。《旧址》以碎片式的叙事方式,以李氏家族在大革命时期和"文革"时期所遭受的生死苦难作为一个窗口,进一步揭示出人类生存共同面临的困顿局面以及作家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