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务重建(BR)作为一种以系统观和变革观为基础的系统改造的指导,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模型工具与建模方法来支持.为此,文中在综述各种新型企业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维企业模型体系,因其具有对企业组织因素及企业流程改造的描述能力,因此能较好地支持BR建模基于此模型体系,还进一步对支持BR的企业建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IM system is a verycomplex process that needs the guidance andsupport of enterprise modeling methodology.Thedevelopment of CIM system theory andmethodology has produced many results in thefield of system modeling,analysis and design,such as CIM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 CIM-OSA) [1] ,GRAI Integrated Methodology ( GRAI-GIM) [2 ] ,Purdue Enterprise Reference Architecture( PERA) [3 ] ,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System ( ARIS ) [4 …  相似文献   

3.
现代集成制造体系结构生命周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现有几种典型现代集成制造(CIM)体系结构在实际指导企业设计、实施信息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企业信息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目标、需求和内涵,给出了实用化的建模体系结构应具有的功能和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成化虚拟企业建模体系结构(IVEM).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企业模型驱动的、面向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以企业模型向工作流模型的映射机制为核心的集成化虚拟企业建模与执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分布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基本问题和统一建模语言 (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的体系结构建模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UML的分布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UDESAM.UDESAM由组件、连接件、接口件和约束组成 ,采用 UML的一个子集作为体系结构建模语言 ,用例视图、逻辑视图、构件视图和配置视图是表示 UDESAM的 4个视图 .给出了基于 UDESAM的软件开发过程和以体系结构为中心、以面向对象为指导思想、基于构件、由用例驱动的软件开发策略 ,并以一个基于 Web的销售系统开发实例辅证  相似文献   

5.
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产品建模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产品模型是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信息共离垢关键,建立完整,精确,高度一致的产品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比较了面向几何的产品模型,面向特征的产品模型和集成产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生命周期产品模型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点,组成,层次结构及建模过程,在该产品模型指导下的工作,可以保证产品数据信息在产品数据形成过程中传输和继承的一致性,为产品开发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CPC虚拟企业的IDEF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快速地构建虚拟企业是企业成功实施CPC的核心内容,对成员企业的选择又是构建虚拟企业的重要内容。在深刻分析虚拟企业运行模式和企业实施CPC的系统要求的基础上,采用IDEF建模方法初步构建了基于CPC的虚拟企业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建模过程和建模原则。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支持虚拟企业模型建立的体系结构,并结合面向对象技术探讨了基于事务过程构件的虚拟企业建模方法(BPC-VEMM)。该建模体系和建模方法有效支持虚拟企业的运营特征和组织结构特点,为虚拟企业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制造全球化 ,网络化制造和动态联盟成为制造的新模式 ,对支持动态联盟企业建模的建模工具的研究也随之展开 .动态联盟企业建模工具需要网络的支持 .XML语言是面向对象的标记语言 ,有着严格的语法和统一的基础 ,非常适合应用于网络化的建模工具 .讨论了在原有的网络化建模工具上进行XML语言扩展的意义 ,并给出了改进后的框架体系 .  相似文献   

9.
开放组架构框架(TOGAF)业务架构作为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的基准,在企业系统架构设计中占据引导作用。但由于其自身描述形式的局限性,存在无法对系统业务架构框架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的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ROAD业务架构的着色petri网(CPN)可执行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TOGAF业务架构ACF元模型划分提出的4类模型——规则模型(RM)、组织模型(OM)、活动模型(AM)和数据模型(DM),建立4类模型不同描述形式与CPN建模语言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以RM,OM,AM和DM为主体的可执行模型五阶段建模方法。最后,以幼儿园智能晨检机器人系统业务架构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实现了灵活、自动化的CPN可执行模型的生成,打破了业务架构建模语言和CPN建模语言之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超媒体数据库应用的三层数据模型,并给出了使用DBHM方法设计的一个实例。DBHM模型由上至下包括表现层、逻辑层,存储层等三个层次,各自对应于导航模型,对象模型以及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驱动的产品数据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型驱动架构(MDA)技术解决产品数据管理(PDM)与企业应用系统的互操作问题.分析了传统PDM系统体系结构的不足之处,依据MDA的思想,构建了PDM系统6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论述了PDM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采用MDA的PDM开发过程.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BITPDM原型系统.系统采用了XML描述软件间共享数据,通过Web服务技术实现动态集成.以此验证了MDA解决软件集成、系统互操作性、可移植性等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Ralph Kimball和Inmon的数据仓库设计和架构思想,以建设某学院办公自动化数据仓库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实体联系(ER)模型的数据仓库多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从构建数据仓库全局角度指导维度建模,同时兼顾用户需求与底层数据,从而得到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具扩展性的维度模型。该方法规范了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建模过程,可以为多维模型的设计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开发应用中的企业需求的“柔性”和系统自身的“刚性”的矛盾问题,采用应用建模的方法,以领导综合查询系统科研项目为实例,总结了UML的建模机制与方法。在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利用UML,完成了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构建了系统的需求模型、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的行为模型。结果表明,系统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加深了用户对系统的开发平台、体系架构和实现功能的认识,用户的意见不断的修补系统的模型和文档,大大减少了系统实现阶段的工作量,有效应对用户的需求变更。提高了系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ROAD元架构通过业务架构指导整个企业架构体系开发过程,是一组简单明确且高效的模型表达。针对已有的元架构体系中业务活动模型所采用的IDEF0图存在对多组件系统之间丰富的活动触发序列和信息交互场景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在ROAD元架构基础上引入场景模型,与原来基于IDEF0的活动模型融合成为面向场景的活动模型,同时具备层次化描述能力和场景化时序表达能力。扩展后的ROADS元架构保留原架构的整体性和灵活性,且补充面向场景的系统建模能力,实现业务架构设计中的场景管理。最后以一个情景化外语教学系统为例,使用ROADS元架构方法建立场景化业务架构模型组,并对其进行讨论,为现有架构体系提供一种面向场景的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根据企业组织中行为个体的行为特点,设计Agent节点的行为策略,构造智能Agent节点,使Agent节点能够自主地选择是否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或取消联系,形成基于Agent的企业人际关系网络的演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观察企业人际关系网络的生成和演化过程。同时,运用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分析企业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企业人际关系网络是随着Agent节点寻找资源的行为逐渐生成和演化的,网络结构也随着企业组织系统的演化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信息共享环境中的信息合作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合作模型,研究了基于CORBA/IIOP的分布式对象管理,包括分布式对象的定义,以区域为单位的对象管理体系结构,及相应的元数据管理·该信息合作模型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和动态的方法,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合作问题·通用性体现在网络上任何节点都可以映射为不同的分布式对象,可以分别从属于角色层和信息层;动态性体现在该模型支持分布式对象的即插即用,不同对象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目前,已应用到一个面向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系统ViaScope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企业业务流程模型的柔性化程度和增强模型的敏捷运作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gent的流程建模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对传统的流程建模语言进行改进,以便更好地描述企业的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其次,为了体现模型系统中Agent的个体特性和交流协作能力,提出了转换法则,将Agent模型应用到等级反应计划体系结构中;从而实现了在仿真中能够可视化描述Agent行为,改变了传统企业模型的运作结构和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模型的功能性危险源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安全关键系统开发早期传统危险源分析方法不精确和不完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ADE(safety critic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模型的功能性危险源分析方法.利用SCADE数据流建立系统功能性体系结构模型和功能故障模型,将两种模型集成起来,同时,基于SCADE实现一种系统危险场景捕捉算法,对集成后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安全关键功能和系统危险源.将此方法应用于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功能性危险源分析的精确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以代码为中心的数控系统开发方式导致了系统测试滞后,系统性能难以保证。针对这种情形,提出利用模型转换将领域模型转换到第三方验证工具(Matlab 或UPPAAL)进行系统性能早期测试,从模型层保证系统性能。讨论了采用基于元模型层规则定义、语义动态添加和基于设计模式的操作等策略,以此满足实际模型转换的具体要求,给出了其框架。并指出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实现步骤和技术手段完成模型转换。从数控系统工作模式模型到StateFlow模型的转换实例从建模语言构建、映射规则定义、算法设计等几方面验证了上述模型转换理论框架和实现手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0Introduction In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MichaelHammer andJamesChampyhaveproposedtheconceptof“3C”,namely,Customers,CompetitionandChange,whichrepre sentthethreekindsofprimemoversstrengthsandthenew connotationofenterprisedevelopment[1].Economyglobaliza tionresultsinneversofiercecompetition,andthegreatsci enceprogressesimprovecompetitionlevelgradually.Thenit isnecessarytodevelopaneffectiveenterpriseevaluationsys temthatwillhelpenterprisetoassessitscompetenceandpo sitionitselfinmarket.I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