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理清秦岭地区大熊猫最集中分布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区域。方法采用常规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室内标本鉴定、查阅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及文献资料考证,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这两个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3属、5种,其中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i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 inlingensis为该区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结论在这两个保护区内,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主食竹种,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次之。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主食竹种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秦岭大熊猫主食竹新纪录一种: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Gamble)Yi),该竹种已有的分布记录仅见于湖北神农架地区。本研究发现该竹种还广泛分布于秦岭中段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安光头山及柞水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等地。特别是平河梁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最东部,是秦岭大熊猫平河梁区域种群的分布核心地带,而神农箭竹为该区域较高海拔分布的唯一竹种,可以确定其为该区域大熊猫主食竹。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熊猫作为“国宝”级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过程中受到食竹资源的限制。对大熊猫分布区以外的潜在食竹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与主食竹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大熊猫潜在的可食竹,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和保护区竹种的引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林业大学竹园中箭竹属的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元江箭竹(F. yuanjiangensis)、扫把竹(F. fractiflexa)和棉花竹(F. fungosa),簕竹属的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青皮竹(B. textilis)、孝顺竹(B. multiplex)和绵竹(B. intermedia),慈竹属的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牡竹属的大叶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等10种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竹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总能、总磷、钙、能量蛋白比等9个指标,探讨竹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结果】竹叶营养含量中粗蛋白最高的为大叶慈竹(19.54±2.76)%,最低的为元江箭竹(11.64±0.70)%,10种竹叶粗蛋白季节性变化明显; 粗脂肪以孝顺竹的最高(3.59±0.32)%,青皮竹的最低(1.91±0.76)%,粗脂肪季节性变化明显; 粗纤维以棉花竹的最高(43.29±4.10)%,慈竹的最低(37.58±2.45)%,粗纤维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竹叶总能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能量蛋白比以元江箭竹的最高((162.44±10.17)kJ/g),元江箭竹、棉花竹、孝顺竹、云南箭竹的能量蛋白比显著高于慈竹、大叶慈竹、佛肚竹和青皮竹的(P <0.05); 10种竹叶中钙质量分数为(0.85±0.05)%~(0.93±0.07)%,钙季节变化不明显; 总磷质量分数为(0.15±0.01)%~(0.27±0.03)%,粗灰分质量分数为(12.06±4.32)%~(16.16±3.80)%,总磷和粗灰分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结论】通过与大熊猫主食竹营养成分比较,发现云南箭竹、元江箭竹、扫把竹、慈竹和孝顺竹等5种竹子从营养组成上符合大熊猫主食竹的需求,将在实际饲养中进一步验证大熊猫对其喜食性。  相似文献   

4.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竹类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林业部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竹类做了大量调查,整理出6属、13种、及1个变种:(?)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4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1种;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t)5种;箬竹属(IndocalamusNakai)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 Keng f.et Yi)1种.其中缺苞箭竹(F.denudata Yi)和抛花箭竹(F.scabrida Yi)是大熊猫主食的竹子.本文提出了6属、13种、和1变种的分属、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分布和用途做了简要说明.除个别种外大多数种是甘肃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公路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2014年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公路网中,设置距公路不同距离的调查样方,测量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成竹的株高、基径、密度及环境因子等.研究结果显示:在距离道路垂直距离0~500m范围的5个梯度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无显著差异,但密度差异显著;在0~100m的5个距离组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华西箭竹株高、基径、密度与距公路距离均无显著相关性.华西箭竹株高主要与草本高度、苔藓层盖度和腐殖质盖度显著相关,基径主要与苔藓厚度显著相关,密度主要与上层植被盖度和草本层高度显著相关,即箭竹的生长状况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虽然公路运营对华西箭竹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公路建设对道路旁的竹类损毁严重,包括人为砍伐、家畜啃食与践踏等.  相似文献   

6.
王冰洁  王建宏 《甘肃科技》2014,30(18):141-143
甘肃记录的大熊猫食用竹有5属13种、1变种、1变型,其中箭竹属7种,刚竹属3种1变种1变型,箬竹属1种、寒竹属1种、巴山木竹属1种.其中缺苞箭竹、华西箭竹、青川箭竹、龙头竹、糙花箭竹、团竹等6种竹子为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分布于文县、迭部县、舟曲县和武都区的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是甘肃省大熊猫生存的物质基础.此外,紫耳箭竹、巴山箬竹、紫竹、毛金竹、斑竹、石绿竹、黄古竹、刺黑竹、巴山木竹为大熊猫偶食竹,零星分布于文县、武都相对低海拔的林缘及村庄附近.依据竹类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编制了甘肃大熊猫食用竹分属、分种检索表,以便于甘肃大熊猫保护区一线从事保护、科研和监测的人员识别.  相似文献   

7.
竹子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现有缺苞箭竹、糙花箭竹、巴山木竹和青川箭竹等竹种。5/6的缺苞箭竹和1/5的糙花箭竹已开花死亡。实生苗仍处在以3至5年生为主的时期。大熊猫的食物在一个实生苗需7年才能成林而现有成竹有可能开花的阶段。因此,大熊猫仍未摆脱食物危机。  相似文献   

8.
竹子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喜食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受灾面积占82.2%。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初是由喜食冷箭竹老笋改为竹秆,2年后下移采食未开花的拐棍竹。受灾初期大熊猫种群数量接近容纳量,1978年以后由于拐棍竹增生,其数量约低于容纳量.本文阐明了区域性的容纳量和如何挽救它们,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冷箭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2~1988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大熊猫主食竹类生态生物学研究,对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地下茎和地上茎及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种龄与秆龄鉴别以及生物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作为扩大冷箭竹分布区和保护大熊猫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开花对大熊猫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偏食行为的大熊猫-冷箭竹-拐棍竹三维捕食食饵脉冲微分系统,证明了系统大熊猫灭绝周期解的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性,并进一步给出了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结论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单一主食竹开花并不会影响大熊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1.
拐棍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通过对拐棍竹无性系笋子生长发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大熊猫在春夏季的采食活动、摄食量和营养状况.笔者从1982至1984年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野外观察站,连续观察拐棍竹笋子的生长变化,得知笋子的出土持续时间约80天,成活率为60.33%.笋子生长前期、中期和末期各占25天.平均每天增长分别为3.1cm,9.6cm,0.96cm.从笋子茎高和时间关系的数据分析,其生长中期的变化更适于用对数曲线拟合其规律。这与笋子生长的坐标曲线一致。  相似文献   

12.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天然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最优梯度搜索参数估值的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森林群落冠层郁闭度与缺苞箭竹(Fargesia denndata)天然更新苗丛数(每4m~2)的正态函数关系 y=ae~(-b(x-c)~2).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之间,箭竹天然更新的适宜性存在很大差异;同一群落内箭竹天然更新主要受冠层郁闭度和层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了大熊猫对松花竹(Fargesia sp.)笋细胞壁的利用状况,利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通过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比研究野生大熊猫食物和粪便中的松花竹笋细胞壁的形态。发现竹笋经过大熊猫的消化后,其细胞壁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变化,薄壁细胞细胞壁变薄,厚壁细胞初生壁和次生壁都有部分消失、缺损或扭曲。  相似文献   

14.
马边大风顶大熊猫的年龄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绝对数量调查表明,在位于小凉山山系的马边大风顶大熊猫野外观察站约20km^2的研究区域里,共有9只大熊猫,其中幼少组4只,青壮组2只,中年组2只和老年组1只,其年龄结构金字塔属于锥形,显示出略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拐棍竹和冷箭竹已知秆龄竹茎的外观特征和营养叶在各枝上的年发叶数量和着生方式的调查,分析总结出秆龄与主枝上营养叶数量与叶鞘梯数间呈N=x—a+n 或 N-Y/b-a+n 的直线关系,并能以此确定出营养叶不同着生点的秆龄。这对确定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卧龙五一棚大熊猫生态研究区85个产量样方中,冷箭竹单株茎高、基径、湿重和干重等数据,建立了冷箭竹单株湿重的经验公式和湿重与干重的折算公式,为研究冷箭竹地上部分的生物生产量和种群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