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8种含氰基季铵盐,比较了它们的杀菌活性,讨论了结构与杀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 p H、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若干含氰基季铵盐具有较高杀菌活性,在偏碱性及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氰基季铵盐杀菌剂DMM_(1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MM_(l2)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缓蚀作用,水溶性好,加入水中后能使滤膜系数有所提高,和阻垢剂水解聚马来酸酐及缓蚀剂六偏磷酸钠共存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戊二醛复配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植物胶与喹啉和吖啶进行反应,试制得具有缓蚀-杀菌功能的阳离子型水处理剂FQ-C、FA-C.这类聚氮杂环季铵盐因含π电子,一方面能在铁表面引起π电子吸附,形成化学吸附膜,起到缓蚀作用;另一方面因含季铵基因而具有杀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功能.通过测定这类季铵盐对A_3钢在模拟油田废水中的缓蚀效果,并用X射线衍射等研究方法,证明了试制药剂能有效抑制SRB引起的腐蚀,且药的缓蚀性能与杀菌性能之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油田回注水杀菌剂的杀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油田回注水杀菌剂苯扎氯铵[1227]的耐药性问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子结构季铵盐,4,4′-(1,5-戊撑二羟基)双(1-碘化十二烷基吡啶),命名为PA-12.研究了该季铵盐对于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腐生菌的杀菌特性.结果表明:PA-12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与传统的油田回注水杀菌剂1227相比低一个数量级,对于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腐生菌的平均达到了5.2mg/L.PA-12对于环境温度和pH的变化都能够保持杀菌活性的稳定性.即使在10℃时PA-12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也不高于60mg/L,对于油田回注水的杀菌作业具有实际意义.pH几乎不影响PA-12的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3种不同取代度(DS:37.3%,56.0%,81.5%)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所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吸湿性等相关性质,同时对其成膜性、膜抑菌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和吸湿性随着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所得膜透明光滑,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明显优于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困难、水质浑黄等问题,采用低聚季铵盐和破乳剂复配提高聚驱采出液的水质.通过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率、脱出水含油量的测定,结合脱出水界面情况,采用破乳剂单剂初步筛选和两组分复配优化的方法,从18种破乳剂单剂及3种低聚季铵盐中筛选出协同破乳效果和脱出水质最佳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破乳剂AE-932质量浓度为15 mg/L,低聚季铵盐MD-50质量浓度为25 mg/L时,60 min脱水率达98%,脱出水含油量小于50 mg/L,且脱水速度快,脱出水清,油水界面齐.表明低聚季铵盐MD-50对协同提高破乳剂的脱水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分析;用两相化学滴定法测定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6种已合成的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质量分数均在98.5%以上.同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介于4.46×10-5~4.17×10-4mol/L之间,而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4TABr和C12TABr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00×10-3mol/L及1.50×10-2mol/L;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固体DZ-1的合成方法,初步研究了季铵盐作为单组分缓蚀剂对碳钢在盐酸酸洗液中的缓蚀性能,讨论了缓蚀剂浓度、酸液浓度、温度和Fe3+浓度等因素对缓蚀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季铵盐固体DZ-1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不燃不爆、用量低、缓蚀性能好的优点,可直接用作温度低于70℃、浓度小于10%的盐酸酸洗缓蚀剂.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铈铵作催化剂,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壳聚糖(Chitosan)反应得到一种含季铵离子的壳聚糖接枝共聚物(Chitosan-g-DMAE-BC ),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和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用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特性 ;采用细菌活性实验TTC法和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探索了壳聚糖季铵盐型衍生物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其杀灭率分别为99.70%和87.40%.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有较强的灭菌作用且抗菌机制是首先吸附.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吸附细菌后,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致使细胞质内的DNA和RNA流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纳米Fe3O4颗粒经修饰接枝高分子季铵盐可形成具有抗菌功效的抗菌纳米Fe3O4颗粒。该抗菌颗粒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真菌(酵母)等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抗菌活性与形成的季铵盐电荷及疏水性有关,以正己烷基形成的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最高,聚合物分子量对抗菌剂的抗菌活性有较大影响,纳米Fe3O4颗粒修饰接枝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剂后,具有较好的接枝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固体DZ-1的合成方法,初步研究了季铵盐作为单组分缓蚀剂对碳钢在盐酸酸洗液中的缓蚀性能,讨论了缓蚀剂浓度,酸液浓度,温度和Fe3 浓度等因素对缓蚀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季铵盐固体DZ-1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不燃不爆,用量低,缓蚀性能好的优点,可直接用作温度低于70度,浓度小于10%的盐酸酸洗缓蚀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对季铵盐的吸附行为,进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并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样对季铵盐的吸附等温线均较好地符合Langrnuir吸附模式,并且计算得到各方程组成的参数项数值都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吸附特性.季铵盐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很快,振荡30min即已达到最大吸附率的90%,1h就达到了吸附平衡.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季铵盐在土壤中的吸附,温度从25℃升高到45℃,季铵盐的饱和吸附量从32.0mg·g-1降低到29.9 mg·g-1,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线性关系,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二茂铁季铵盐作为离子缔合型选择电极的活性材料至今未见报导.本文试用六种二茂铁季铵盐和两种增塑剂制备了高氯酸根电极,其中三种二茂铁季铵盐制成的电极的性能比较好,达到目前报导的较好高氯酸根电极的水平.二茂铁(Ferrocene)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性质和空间构型的化合物.由于二茂铁基分子量较大,增水性强,生成的缔合物水溶性小,二茂铁基能够分散电荷,使得离子缔合体的缔合常数增大.以不同结构的二茂铁季铵盐作为电极的活性材料,有可能改变电极的某些性质并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新型聚醚季铵盐PECH-QL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环氧氯丙烷(PECH)为原料,用喹啉(QL)作季铵化试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醚季铵盐(PECH-QL).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配比对聚环氧氯丙烷接枝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仪对聚醚季铵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型咪唑啉阻锈剂的合成及防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钢筋混凝土迁移性阻锈剂,对其分子结构及其在含3.5%Cl-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其阻锈机理.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合成产率达95%;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是一种阳离子型阻锈剂,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钢筋防蚀效果,其掺量为1.0%时,阻锈效果略低于掺2.0%无机阻锈剂亚硝酸钠的效果,优于掺量同为2.0%的醇胺类有机阻锈剂;腐蚀早、中期(1、7、14 d),掺1.0%的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的阻锈效果较好,28d后,掺2.0%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的阻锈效果较好;合成的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阻锈机理主要为在钢筋表面吸附成膜并抑制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阴极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三甲基羟乙基氯化铵作为可溶性载体,支载氰基乙酸酯,与硫及醛或酮经Gewald反应合成了10种2-氨基噻吩类化合物,产率为55%~91%,产物经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与其结构相吻合.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物分离纯化方便,解脱下来的季铵盐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树勇  王宇 《太原科技》1999,(A06):58-58,60
研究了以氯丙烯和二甲胺及氢氧化钠合成季铵盐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原料配比、低温反应温度、高温反应温度、高温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壳聚糖改性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用于炼油废水的絮凝处理 .实验表明 ,其投药量少 ,除油除浊效率高 .对絮凝后的上清液进行硫酸盐还原菌检测 ,结果表明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壳聚糖季铵盐絮凝—杀菌共同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经实验研究发现具有结构为(C8~10H17~21)3N+CH3Cl-的季铵盐A-l是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酯化、氧化和烷基化反应中其催化活性要优于聚乙二醇、季磷盐和其它短碳链的季铵盐.A-l在分离过程中不乳化,因而使合成产品易于分离提纯.该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次数与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抗静电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和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用1HNMR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和成分.利用超高电阻计,测定了聚乙烯(LDPE)和含抗静电剂的聚乙烯试片表面电阻.研究发现,添加0.5phr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试片的表面电阻从3.43×1013Ω降至1.67×107Ω,这一结果表明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抗静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