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德焴 《科学通报》1982,27(16):995-995
对于磁球亚暴产生以及在亚暴期间磁尾中荷电粒子的加速机制,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显然,有二个卫星的同时观测,能够极为有力地帮助澄清磁球亚暴的机制与地球磁尾中的各种物理过程,可惜目前在亚暴期间这类卫星同时测量的事件还极为稀少,Hones等报道过两个卫星在亚暴期间,在磁尾头部中间地球方向和磁尾尾部的背地球方向同时测量到增  相似文献   

2.
人类总是以为自己控制着这个地球,支配着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命运,是永远高于其他生命的主宰。然而,无论什么生物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都有它的意义。这其中,更是有一类动物群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它们,也许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这就是昆虫。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昆虫几乎贯穿生命进化的始终,它们进  相似文献   

3.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产生于何时?它现今的年龄有多少?这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为了揭示这个千古之谜,自古以来有过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遐想,人们也为此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古代波斯曾传说地球存在约1万年~1.2万年;古巴比伦祭司根据星系的位置和它们的运动,曾断言地球的历史约有200万年。《圣经》里曾详细论述宇宙是在6天时间里创造的,但对地球出现的时间却含糊不清,这样使有神论者在考察和推算地球的年龄上产生混乱,众说纷纭。大部分认为地球仅存在4 000~5 500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和社会学家普遍关心人口增长问题,这是因为生育原本是生命个体的活动已远不止是个人的事情,它正在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所有新的生命来到地球上都必需吃穿住,每个人都要使用地球资源,并增加环境污染。更严重的是这些增长着的人口只有少数居住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则居住在不发达国家。世界上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六个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等),  相似文献   

5.
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凯布雷拉发表了他观察到磁单极的事件,这一新闻震动了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开始,由于这一实验很有说服力,所以人们期待着这一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是一种幻-粒子的磁单极终将取得其成为现实粒子的地位。尽管当时认为磁单极在数量上将比目前预测的远远较多,但认为他的观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一发现无论在哪方面仍然都不能为物理学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09,(3):F0004-F0004
日前,《机器人总动员》毫无悬念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动画片中的机器人“瓦力”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外形可爱、致力于地球上垃圾清理的机器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曾研制出多种机器人,它们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地球环保事业做着贡献,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以下是6种现实版的机器人“瓦力”,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是怎样“拯救”这个星球的。  相似文献   

7.
嗜热生命     
你能想像你在滚烫的沸水中游泳吗?当然不可能,绝大多数生命都不可能,在这样的温度中构成我们生命躯体的细胞很快就会分崩离析而不复存在,但是大自然的魅力之一就是往往有超越人们想像的奇迹存在,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就在我们的身边,一些生命却在那些我们认为是地狱的高温环境中愉快地生活着,这里是它们生息繁衍的天堂,离开这个天堂迎接它们的将是死亡,它们就是越来越引起人类关注的嗜热生命.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生命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它们互相竞争又互相依赖,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精巧的生物圈。在这里大约有500万~3000万种生物,已经命名的约有180万种,我们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把这个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比作网的话,人类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而各种生命则共同支撑着这张网,相依相存,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9.
几个星期以前,当人们对墨西哥城那次造成五千多人死亡的地震报道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北京国家地震局的丁国钰教授承认自己是一个多虑的人.这个局和它的分析预报中心似乎要人们相信,在中国,大地震的发生存在着静止与震动(十至十二年间隔)的交替周期,而一个新的活动周期大约就要开始.  相似文献   

10.
天地大冲撞     
彗星和小行星是太阳系中来去匆匆的行者,自古以来人类对它们的神秘莫测充满了敬畏,至今人类也不能说对它们已彻底了解。近年海尔-波普彗星和苏梅克-列维彗星的出现再次吸引了人类的目光,尤其是后者撞击木星更是震动了全球。好莱坞最近也接连推出了《天地大冲撞》等两部耗资巨大的灾难片以表现人类面对灾难的态度。影片的结局当然是以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美国英雄拯救了地球和人类。英雄们拯救地球的方法,比如乘飞船飞上高速冲来的彗里去引爆核弹将其炸毁,无疑纯属幻想,其实际的可能性无需评价。但彗星真的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却并不是个幻想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最普遍的想法是,宇宙如此之大,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你怎么知道直径才1千米的天外来客就偏偏要撞在地球上呢?  相似文献   

11.
在遥远而黑暗的太空中运行着很多人造卫星,它们按照人们的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离地面数百公里的高空中,卫星用电子仪器窥视着大地,它们引导勘探者去发现地球上埋藏的矿藏;用光速传播通讯;卫星用雷达探测了地球上空的气象状况并传送给家庭电视和导航船舶通过黑夜及风暴海区。攫取地球上局部地区发生的敌对状态情报资料。卫星这个空中间谍,日夜监视着动荡不安的世界,侦察各种情报为各国自身的利益服务和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12.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人在自然环境中诞生和发展,也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着进游宇宙,但却无法离开地面分寸,其中自有奥妙。17世纪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学说.揭开了这个秘密。万有引力定律指出,物体都有引力,它们总是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人的质量与地球相比,相差十分悬殊,因而引力的大小显得一边倒,总是地球的强大引力吸引着人,把入束缚在地球上而无法进入宇宙空间。牛顿运动力学还告诉人们,速度是战胜引力的法宝,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3.
昆虫帝国     
正昆虫,从远古走来,别看它们渺小、貌不惊人,可它们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空中、陆地上或是水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地球上已知的动物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昆虫!昆虫,已经经历了上亿年的进化,它们以小搏大,绝对是这个地球上把自己经营得最成功的生物。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统治"地球?  相似文献   

14.
听了亚力山大·库森科 (AlexanderKusenko)的谈话 ,你也许以为他在讲科幻小说中的某种怪兽。他说 ,Q球“吃”得不很多 ,“但它们在地球上的行为肯定是不平常的。”它们非常微小 ,若你把它放在桌上 ,它将像针尖那样穿过桌面直入地心。库森科所说的Q球是一种奇异物质的微球 ,它们可能弥漫在空间。每个Q球内都藏着一个新的宇宙。这是因为在Q球内部 ,不存在我们所熟悉的、把世界组合起来的力。这种特性 ,具有惊人的后果。意味着每个Q球都在破坏宇宙的规律和秩序 ,它吸收普通物质 ,并迫使后者按Q球的规律存活下去。但迄今…  相似文献   

15.
铈异常——一个寻迹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化学示踪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明清 《科学通报》1992,37(3):242-242
稀土元素是一个具有特殊地球化学性能的元素家族,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往往相互共生,并特征地反映了各原始来源物质的本性,为此,人们常常利用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来探寻各种不同地质体的物质来源。然而由于在这个元素族中存在着两个特殊成员:变价元素铈和铕,在沉积作用过程中,稀土组成的变化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沉积环境的烙印,因而有可能利用这两个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参数来探讨古沉积环境。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利用海相沉积地  相似文献   

16.
蜘蛛是地球上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它们的生活历程可以追溯到2亿年以前,并且至今仍然保存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据统计,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蜘蛛约有3 5万种,专家们估计,这大约只是地球上蜘蛛总量的一半,还有3万多种蜘蛛未被人发现.据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宋大祥院士主编的<中国蜘蛛>记载,中国目前共发现蜘蛛2361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出发日期的日益临近,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议论也变得热烈起来.这个有6个轮子的新一代火星车在很多方面都与它的“前辈”“勇气号”和“机遇号”不一样.4年前,“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降落在火星表面南北半球的两个不同的地区,它们原定的任务期限只有90个火星日,但直到今天,它们仍在不断地向地球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王水 《科学通报》1984,29(16):976-976
在地球磁层、行星际空间以及星际空间中,存在着许多磁流体力学间断结构,例如磁层顶、行星际磁场的扇形边界、I型彗尾的边界、日球层顶等。很多作者已对这些磁流体力学间断的稳定性作过大量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或者将定态场视为分区均匀的,或者考虑了过渡区或边界层中基态物理量在间断面法线方向上变化,这些假设都是对真实空间环境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龚树模 《科学通报》1962,7(7):35-35
一揭露星能源的秘密星光闪闪,永恒不变,能源从何而来,是千古之谜。这个谜底现在是揭穿了,它是原子能。天上的星星,除了月亮、行星和彗星是反射太阳光或由太阳光激发而发光外,称作恒星,都是自己在发光。它们发光已有多久?今后再能发光多久?会否变动?这些问题不仅是天文学上好奇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地球上的人们应当极度关心的问题。因为太阳是银河系中亿万个恒星之一,只因地球是绕行太阳的行星,距离近,所以太阳显得  相似文献   

20.
谁是地球的主人?是拥有智慧的人类吗?不,与其说这颗蔚蓝星球是属于人类的,不如说是属于昆虫的.昆虫是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生物种群,从天空到陆地再到水体,从草原到沙漠再到冻土,它们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繁衍,其生存能力远超其他动物,是当之无愧的"地球统治者".经过亿万年的自然演化,它们形成了动物界最为庞大的类群,至今约占已知动物总数的70%以上.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以上,约占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已定名的昆虫种类仅有100万种左右.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个地球第一大动物类群的演化细节与生活习性不甚了解,很多类群的出现时间和演化关系众说纷纭.近年来,在各国研究者的努力下,有关昆虫各个目的演化关系才初步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